【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2月4日刊載題「北京的南海賭局」文章稱,如果中國是對的,那麼南海就蘊含著足夠全世界消費數年的石油。但北京的豪賭或許下錯了注。
確保獲得潛在深海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是北京在南海雙重下注的主要原因。許多人將南海稱作下一個波斯灣,這種類比有助於理解中國因何將南海視為核心利益之一。隨著中國逐漸轉變為工業強國,能源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儘管正在發展太陽能、水電等多種形式的能源,但中國認為常規化石燃料仍可能佔主導地位。因此,北京正打造健全的能源供應組合渠道,以減少依賴任何單獨能源來源的風險。在北京看來,南海能為中國提供確保繁榮的更安全能源。
但北京的計劃可能有缺陷。對南海能源儲量的各種預測結果大相逕庭。據美國地質勘探局計算,南海石油儲量約為280億桶,而中國政府的預測結果則接近2000億桶。分析家普遍認為中國的說法未免過於樂觀。
中國還忽視能源技術和更廣闊能源市場的發展前景。替代能源的大規模使用將改變南海海底能源的戰略價值。如果替代能源生產繼續快速發展,專家認為10年內它們就可實現市售,並在價格方面與石油不相上下。
更重要的是,並非所有石油「生來平等」,至少成本不是。某些分析家稱深海石油的價格是中東等地區常規石油的4倍。因此,南海石油的開發成本可能將遠高於生物燃料,甚或煤炭、天然氣等污染更嚴重的能源,使深海石油的戰略意義受到削弱。
若能源趨勢繼續照此發展下去,尤其是如果南海被證明「空洞無物」,北京的努力或許將徒勞無益。結果,中國對南海的強硬不但將損害其和平崛起的形象,還將迫使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呼吁美國增強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
對美國而言,近期內緩解該地區緊張態勢的最重要舉措,或許莫過於發出南海資源並非像北京所認為的那樣珍貴的信息。與此同時,美國應鼓勵東南亞國家通過亞太經合組織等機構探明南海能源儲量,並消除與之有關的各種不確定性。北京屆時或將意識到自己無力承受對南海的賭注。(作者威爾·羅傑斯,王會聰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