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韓國各銀行的企業貸款越來越呈現兩極化狀態。
大企業的貸款近年來明顯增加,而中小企業的貸款比重卻跌到史上最低值。
據韓國銀行(央行)8日的資料顯示,截至2007年1月底,全體銀行企業貸款中,中小企業的比重高達88.8%,而到去年11月則跌至78.7%。
相反,同時期大企業的貸款佔據的比重從11.2%急劇增加到21.3%。
與此同時,中小企業還面臨著貸款利率差別化待遇的問題。
2009年大企業新申請貸款的利率為5.61%,中小企業為5.65%,差距並不明顯。
但是到2010年底,這一差距達到0.43%(大企業5.25%,中小企業5.68%),而到去年底差距更是增加到0.57%(大企業5.42%,中小企業5.99%)。
受此影響,中小企業被拋入資金難的局面當中。
據央行的企業經濟情況指數(BSI)顯示,今年1月中小企業的資金BSI為82,這是自2009年5月後的最低值,這一指數從去年7月份出現88以後不斷下降。
資金BSI以100為標準,若高於100說明資金狀況良好的企業較多,低於100則相反。
有消息稱,銀行為了風險管理,將有可能提高貸款門檻,這會使中小企業更加難以維持現金流。
央行調查的今年第一季度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態度指數為0,比上個季度下跌了9,而對大企業的貸款態度指數則從3上漲到6。
貸款態度指數越高,說明銀行提供貸款越積極。
由於對中小企業持相對保守的貸款態度,銀行正在招致越來越激烈的批評。
中小企業不像大企業一樣,可以通過發行股票或公司債券來周轉資金,如果銀行的貸款門檻變高,中小企業將面臨嚴重的資金流動性危機。
如果中小企業的經營再出現惡化,從而減少就業崗位,更會造成內需減少。這不但會造成銀行滯納率上升,還會給銀行的健全性帶來不良影響。
因此有意見指出,不論如何都要尋找到能讓中小企業和銀行共生共存的方法。
中小企業研究院主任研究員洪順永(音)說:「銀行這種下雨天搶雨傘的行為只能讓經濟停滯更加嚴重,必須共同尋找方法,讓中小企業能夠克服長期危機。」
三星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鄭永植(音)說:「銀行應該知道,如果中小企業垮台,銀行自身的資產安全性也無法得到保障。對於中小企業,銀行必須有更加積極的貸款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