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網報道,台灣「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近日在美國演講時提到,未來4年,有責任把兩岸「不武」制度化。「不武」不是新話,但在馬英九剛獲第二任期的時機提出來,增加了舊話的敏感性與話題性。
首先,「不武」不是獨立的兩個字,馬英九先生也把它與「不獨」相提並論。單提「不武」只是演講辭令,沒有實際意義。「不武」與「不獨」是連體的,只處理「不武」就會傷到「不獨」,如果「不武」制度化,那麼「不獨」呢?很遺憾賴女士不著一字,無益「制度化」。
兩岸關係就是兩岸的關係,即你要考慮你的利益,也要尊重我的原則,一廂情願地堅持自己只會傷害感情與互信。賴女士在其位說其話,表明自己的立場也是職責所在。她強調大陸不能施壓台灣,要尊重台灣的民意,這話不錯;但大陸也有民意,大陸也有自己的核心利益,這一部分也請台灣當局以「對等」之心思考。
說到施壓,有一個原則需要釐清,在台灣當局一再表態的「對等」、「民意」的語境裡,彷彿大陸台灣是天然的敵手,民意是必然的對立。冷靜面對,無論是歷史還是法理還是現實,大陸台灣都是相連共生、命運相連的;民意也達成根本的共識——大家是同胞,都要過好日子。「不武」當然意味著和平,但「不獨」更是和平的前提。放眼世界,「獨立」的硝煙戰火尚存。
最後說到制度化,關於「獨」和「武」,大陸有法律框架,任何個人即使是國家領導人也不能做出有違國法的決策,2005年大陸全票通過《反分裂國家法》,這也是一種民意的表達,任何的「制度」也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
賴女士說的「累積互信」、「鑄劍為犁」都是佳言,但實現需要務實、誠意、智慧與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