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評社2月22日編譯報道,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上周訪美吸引了全世界眾多媒體的關注,更有報道甚至結合尼克森訪華四十週年,認為習近平訪美將中美關係推上了新高度,但同時,這又引發美國部份保守派人士的擔憂,對於那些掛記冷戰的美國人來說,中國只會讓美國感到害怕和討厭。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對習近平訪美冷言相擊,並在華爾街郵報上撰文抨擊「總統奧巴馬對華太溫柔,只會讓中國更加肆無忌憚」,「這是以犧牲美國自由為代價長中國威風。」羅姆尼稱,中美經濟戰爭並不是所樂見的,但是美國絕不該在國際貿易中向中國投降。
對此,芝加哥論壇報近日刊登分析文章指出,中國無論在軍事硬實力上還是在經濟層面上都不是美國的威脅,中國快速的經濟發展給美國乃至世界帶來的更多是利好而不是危害。文章還稱,中國不會是美國的威脅,除非美國執意這麼認為,並且預先做出打擊的姿態。
文章首先從軍事層面上指出,美國和中國似乎在軍事上套牢。去年1月,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美國的頭號危險對手國便是中國;在最新的一項調查中,中國僅次於伊朗,位列第二位。伊朗是美國最大的危險,這很好理解。那麼中國呢?如果美國執意找出一個「敵國」,那麼中國應該是最優秀的對手。
但其實,中國的軍事實力並不及美國。美國的軍費開支是中國的2.9倍,擁有11艘航母平台和約3700架現代戰機,而中國只有一艘改裝自烏克蘭購買的舊航母平台,現代戰機也僅有307架。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官、海軍中將布斯科克(Scott Van Buskirk)去年表示:「我們並不認為中國是美國的直接威脅,帶著『敵國』的有色眼鏡看中國,只會適得其反。」
文章指出,中國近年來的確在升級自己的國防體系,但考慮到中國近幾十年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周邊仍存在多個有潛在軍事衝突的國家,中國的國防升級是理所當然的動作。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中國在太平洋擁有9000英里的海岸線,但這片廣闊的海域實際卻在美國海軍的管轄之下。
和所有的區域大國一樣,中國寧可支配他國也不願被他國支配。然而,新興力量深入舊的國際體系時,難以避免地會遇到衝突,這意味著中美之間必然存在分歧。但是,中美已經向世界證明兩國可以和平地解決矛盾,例如台灣問題。
文章表示,中國與納粹德國及前蘇聯很不一樣,中國沒有興趣從其他國家掠奪土地,也從沒有強制要求鄰國順從,更沒有煽風點火加速他國的革命。中國並沒有傳播危險的意識形態,而是自始至終地關注本國的經濟發展。
中國極少在他國領土上添亂。正如普林斯頓大學學者亞倫•弗裡德伯格(Aaron Friedberg)所寫,「中國一再表現出自己是一個謹慎並自持的國家。」
此外在經濟上,中國經常被指責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以刺激出口。但這並不足已證明是侵略行為。實際上,美國消費者可以因此得到更為實惠的商品。中國快速的經濟增長也能帶來諸多利好:中國從落後的國家一躍成為經濟強國,大量的貧困人口過上小康生活。中國進入世界貿易體系並加入世貿組織——在這裡,如果中國進行不公平競爭,必將接受嚴懲。
文章最後表示,中國並不會成為美國的敵人,除非美國執意這樣做,無限擴大中國威脅論弊大於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