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新一期的《中國簡報》首頁 【文匯網訊】據環球網報道,美國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2012年2月21日發表新一期的《中國簡報》,其中有文章專門探討中國民企生產的無人機對解放軍無人機機隊的意義,文章指出,儘管近年來解放軍無人機力量的發展備受關注,但其很可能僅部署了少量型號無人機,而且過半趨於過時老舊,因此無人機戰力目前仍十分有限。但考慮到中國民用無人機行業的快速發展,必將會反哺解放軍無人機實力的增長。
美智庫文章稱,中國最大航空製造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最近宣佈,在2011年實現破紀錄的18.8%的增長後,現在公司正在增加對無人直升機的投資。這種直升機可在很多民用和更重要的軍事和警察任務中發揮作用,這代表了一種更廣泛的趨勢。中國軍隊武庫已經擁有一些無人機,但關於解放軍無人機能力的信息仍然有限。不過,通過進一步審視民用無人機的使用,可能瞭解到一些關於中國未來無人機編隊的重要信息。中國直言有意用民用獨創性來促進國防現代化,而且在無人機市場上,國內國防生產商和專業學術機構都是無人機創新的重要來源,解放軍是最終受益者。
解放軍當前無人機編隊
美智庫文章稱,解放軍在役的僅有少數無人機機型。在國際戰略研究所2011年出版的《軍事平衡》中,共列舉了解放軍在役的七種機型,其中約一半是過時且能力有限的,而關於另一些更現代化的機型,則很少有消息。例如,據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CATIC)公司目錄顯示,解放軍在役的ASN-105和ASN-206無人機基於上世紀60年代的技術,飛行範圍約93英里,最大負載約88磅,而且必須用回收傘才可著陸。解放軍空軍的無人機能力也很有限:如據稱CH-1長虹無人機是對上世紀50年代美國技術進行了逆向工程,長空-1無人機是在上世紀60年代研發的,而哈比無人機是1994年從以色列購買的。較新的BZK-005和BZK-006/W-6機型雖然可能更加強大,但仍是一種比較模糊的平台。最近的文章對這些機型進行了一些介紹,但很多問題卻無法解答。2011年8月出現的圖片顯示,一架類似於美國「死神」無人機在中國河北某地墜機,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BZK-005,。類似地,2011年12月中國網站上出現了一架外形類似在伊朗墜毀的美軍RQ-170無人機的「風刃」(windblade)無人機,除了引起了對潛在用途和實際隱形能力的猜測外,這些圖片的價值有限。目前對解放軍現代化無人機能力和未來機隊樣貌的直接瞭解還非常有限。然而,當認真觀察中國開放市場上的無人機時,會明顯發現那裡的國家支持行業和知識基礎很繁盛,這會對解放軍有利。
無人機行業的市場化
美智庫文章稱,僅2010年,由70個軍事研究所設計的52款無人機就進入了市場。這種能力源於國防工業的市場化,中國政府通過此舉來更好地利用民用知識來進行國防現代化。2005年,中國採用了一種許可制度,允許私營部門競爭參加武器和國防工程的研究和發展項目,但國家仍對整個程序進行最終控制。僅幾年之後,這一舉措似乎就取得了很大成功。
中國2011年出版的國防白皮書指出,民營企業現在約占授權研究和生產武器和其他防禦產品企業的三分之二。此外,國防部指出,「中國正處於建立與國防相關的科學、技術和產業新體系的初始階段,其中大部分軍事潛在能力來自民間。似乎政府仍在全力推進這種軍民工業合作關係。連接公有和私營國防企業的真正橋樑是那些組成中國防務產業基礎的企業,其中很多仍在一定的國家控制之下。多年來,這些國內企業已經為解放軍設計和製造了戰機和其他軍用產品,其中多數企業現在已經開始進軍無人機市場。他們生產的很多無人機,雖然表面上是民用,但有明顯的軍事應用。
市場上的民用無人機及其與解放軍的聯繫
美智庫文章稱,在中國2011年5月舉行的一次警用和反恐裝備展覽會上,無人機被看作是支持警察部隊的現代化方式。其中展示的一個平台,也是中國國內安全部隊正在考慮的一個平台被稱為「翼龍」,這種無人機可進行監視、偵察和地面打擊,而且可在5000米高空飛行長達20小時。北京市公安局發言人評論稱,這種無人機在夜晚定位嫌疑人方面非常有用,因為其能夠在夜晚進行查看。據稱,展覽上另一種無人機與美國陸軍使用的機型相同,目前北京政府正在考慮購買。
美智庫文章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一家國有企業,也是「翼龍」無人機的生產廠家。該公司目前正在大規模參與解放軍空軍的研究、發展和製造工作。例如,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一家子公司——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就領導了殲-10多功能戰機、JF-17(梟龍)的設計和生產工作,目前正在負責殲-20的研發。V750由有人直升機改裝而來,最大飛行範圍500公里,可巡航四個小時,而且可執行攝影、偵察和監視任務。這種無人機可通過存儲的程序進行自動控制,也可手動控制,而且可在兩種任務中途進行切換。與固定翼無人機形成對比的是,這些無人直升機可在空中某點保持靜止,可對地面目標進行更穩定的追蹤和分析,甚至可對敵方裝置進行干擾。在V750進行首次測試僅四個月後,解放軍揭示了Z-5無人軍用直升機中的一種非常類似的概念,引起了人們對軍民聯繫的注意。使民用和軍用無人機技術界線更加模糊的事件是,中國航空工業研發了U8E無人偵察直升機,據稱可發揮重要的民用和軍事作用,這是一種中空中航時無人機,可用於執行森林防火、電子戰和地面目標指示等一系列任務。
美智庫文章稱,在2010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製造的SL-200系統亮相——這是一種高空無人機,用於農業方面,如進行人工降水和噴灑農藥等。這一機型的特別之處在於,其是隱形設計,可搭載多種負載。這對它的一些可能用途給出了提示。這款無人機的設計者是國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這是中國太空項目的領頭企業,而且很多發射器和火箭生產公司的母公司。中國另一家大型無人機企業——愛生技術集團公司稱擁有無人機市場90%的份額,其也與民用和軍用無人機產業有聯繫。例如,據該公司網站稱,其生產的夫人機可用於氣象監測、研究和救援等民用任務,也可進行「石油管道檢測」。愛生技術集團公司還生產了輕型無人機ASN-211,這是一種撲翼機,可模擬鳥類,而且可攜帶小型攝像機——無人機本身還不到半磅重。根據類似技術,愛生公司研發了一種偵查及精確打擊無人機,可「發現並立即摧毀那些時間敏感目標」。雖然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市場主要傾向民用,但其網站稱,公司產品的主要終端用戶是「中國士兵」。中國無人機市場正在增長。實際上,中國企業正在準備更大規模地進入國際無人機市場。這種轉變將迫使國內工業更具創新性和競爭性,以改善解放軍可獲得的產品。雖然關於中國出口先進無人機的公開信息很少,但有一些證據表明,他們正在或準備在不遠的將來這麼做。
美智庫文章稱,在2010年珠海航空展期間,一位西安愛生技術集團公司代表被西方記者引述稱:「我不能告訴你我們向海外出口過哪些無人機,這是公司機密,當然,我們有興趣出口它們……這正是我們在這裡展出它們的原因。」在過去的兩年裡,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曾攜帶中國無人機參加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新加坡、法國等地的海外展覽,中國無人機在國際舞台上的曝光率可見一斑。因為無人機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管制產品,所以出口無人機即需要得到北京的許可,而且強化了政府的關聯性。
無人機發展與學術界的聯繫
美智庫文章稱,在以工業基地推動國內製造業和公私合營機制發展的同時,中國政府還一直依靠學術機構推動國防現代化。目前,其正積極向中國大學尋求合作,推動無人機潛在技術及應用發展。在許多情況下,無人機軍事應用研究都是公開的。
美智庫文章稱,中國政府主要通過兩種融資機制推動無人機研究,它們分別是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按照中國科技部(MOST)的描述,863計劃是由中國科技部牽頭的政府資助補助項目,目的是刺激高科技工業發展——包括支持國家安全的科技領域。自1986年以來,該計劃的內容在歷次五年發展計劃中不斷更新,仍然是中國研究員的重要資源來源,是聯接政府與學術界的關鍵工具。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863計劃相似,但該委員會是隸屬於國務院的實體機構,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由國務院控制。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基金主要來自國家財政撥款,同樣是致力於應用科學和技術研究。
美智庫文章稱,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稱,其與中國科技部一道確定研究和撥款優先事項。看起來,無人機正是其優先項目之一。例如,通過分析學術論文,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授權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針對如何在快速飛行與規避機動以及複雜飛行環境下控制無人直升機的問題展開研究,還授權北京大學研究人員研發無人機遙系統和多智能體蜂群技術。863計劃為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一系列遙感項目提供資助。
美智庫文章稱,對此,中國科技部曾表示,在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在高精度輕小型航空遙感、無人機遙感、高效能航空SAR遙感等領域,自主研發了先進、實用的可見光、紅外、激光、合成孔徑雷達等航空遙感傳感器。其還幫助中國突破了無人機多載荷同時裝載……精密導航定位、遙測遙控和數據實時傳輸鏈路等關鍵技術。
美智庫文章稱,下設無人機研究院和自動化學院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是這些融資機制發揮作用的良好實例之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站稱,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973計劃每年為該大學撥款1000萬元(160萬美元)科研資金。在這些資金的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人員在多個無人機科研課題領域發表了研究論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有著悠久的軍事革新歷史,成功設計了長虹-1(該款無人機已經解放軍空軍服役了數十年時間)等無人機,為推動國防項目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發揮了重大作用。
商業-學術界-政府之間的聯繫
美智庫文章稱,國防工業和學術界並不獨立於彼此運作,而是常常在軍事項目通力合作。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得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獎勵,理由是其為該公司做出了科研貢獻,而這種科研共享可能會催生解放軍新平台的誕生。工業、學術界和軍方之間的聯繫是完善的,而無人機市場也體現出了相似的趨勢。無人機製造競爭的出現,正是這些實體相互作用的最佳實例之一。
美智庫文章稱,2011年9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主辦了國際無人機創新大獎賽,這是其為利用民間智慧與創造力而做出的一個努力。此次競賽吸引了眾多來自中國各院校的大學生,競技大賽的題目是如何在航母上使用無人機。參賽者設計並製造可自動起機、巡航和登陸大型模擬航母船甲板平台的無人機。據中國航空學會稱,比賽優勝者來自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及北京理工大學等院校。
總結
美智庫文章稱,中國領導人在十七大講話時曾提及解放軍現代化中寓軍於民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和軍隊保障體系,堅持勤儉建軍,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事實證明,無人機發展領域已經採取了寓軍於民的努力,但這只是中國國防戰略更加普遍的趨勢——把公、私、民及軍技術與新思路及現代技術相結合,注入其防務力量——中的一個例子而已。(編譯:春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