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金羊網報道,銀行是否暴利再度成為全國兩會經濟組上的熱點話題。昨天上午,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開發銀行顧問、原副行長劉克崮談及此事就直言,在老百姓負利率狀況下,銀行拿到3%的息差,是嚴重的錯誤,「沒良心」。此言一出,金融界委員立刻解釋,基準利差是央行決策,不關銀行的事。
大銀行和大國企都交少了利潤
2011年,靠著存貸息差,銀行業成為中國最賺錢的行業。「我認為國企(利潤)是交少了。但交得少的還有銀行。」劉克崮毫不客氣地稱,「大息差,在老百姓負利率狀況下,(銀行)拿到3%的息差,是嚴重的錯誤,沒良心。」
「(銀行利潤)是否比壟斷企業還要高,我還沒有看到數。但我知道,實業國企上繳利潤水平大致不足4%,而國際上,國有企業上繳國家的利潤一般在20%-30%。銀行業這塊有總數,但國有銀行,特別是國有大銀行的數我沒有,但我認為他們高息差高得顯眼。」
劉克崮說,他不以「銀行暴利」來形容此事態,但可以稱之為銀行「三高」。「高息差,這是根;高收費,二者綜合形成高利率。」此時,有金融界委員插嘴說,「這個責任在央行。」現場一陣笑聲。劉克崮也笑說,「我不是要追究誰的責任。」又有金融界委員馬上解釋道,「那不是。你這麼說,一報道就是銀行暴利,實際上這個基準利差是央行決策。」
劉克崮不由得解釋說,「行,那這麼說,高息差,括號,人民銀行為主;高收費,括號,銀監會為主……」引起現場一陣笑聲。
大片私企國有化,我覺得不會出現
談及私營企業發展問題,劉克崮說,現在確實有一些私營企業家轉移資產的情況。但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他自身管理有問題,企業出現了問題,經營不下去了。也有些人是干累了,想出去享受享受。」不過,他也坦言,其中也有些人是擔憂國家所有制政策會有變化。「我做大了,就國有了?」他認為,這種疑慮可以理解,「但把私營企業大量國有化,這種現象我覺得不會出現。」
不過,他認為,不少資產外移的企業家中,有一部分人是屬於迅速暴富的。「這部分人往往自身不夠透明,這也是個因素。」
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潘功勝:中國銀行利率差不是世界最高
昨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在談「銀行暴利」問題時表示,中國銀行的利差率僅為2.5%,不到3%,在世界銀行業來說,中國的銀行業利差不是最高的,「但還是可以了。」
潘功勝解釋說,銀行利差高有幾個因素,一個是由資金供求決定。「價格跟商品價格一樣,利率也是資金的價格,在資金求大於供的時候,利率肯定是往上走的。」第二個是利差管制;第三是銀行調整信貸結構,增加了小額企業貸款和零售貸款的比重。「利差的問題對銀行的貢獻是比較大的。但我們不能迴避,銀行也有亂收費的問題。」潘功勝說,社會有一些對銀行不滿的聲音,對此,他可以理解。「我是一個金融服務的提供者,我也是金融服務的需求者。我們也感覺有些銀行服務有不好的地方。」
他透露,農行目前已經減少了60項收費項目,目前有將近一億張的惠農卡,都是免年費的。「銀行收費是合理的,但不合理的收費就是不合理的。」他表示,今後,銀行利潤返還要照顧到社會、企業、股東等方方面面。此外,要加速利率市場化,由市場來決定利率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