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財經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GDP增速目標降至7.5%引反響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3-19]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京報報道,7.5%,這個數據自3月5日披露,就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之一。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5%。這比2011年的增長目標調低了0.5個百分點,是我國GDP預期增長目標八年來首次低於8%。

 「政府工作報告作了以後,世界上各種媒體反響最大的,就是關於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我以為他們抓住了一個要害問題。」3月14日,溫家寶在記者會上對此解釋稱,由於歐債危機、外部市場萎縮,中國經濟有下行的壓力,但調低速度主要是為了結構調整,真正實現高質量的增長。

 中國經濟增速「棄八」,分析人士認為,決策者正視了潛在經濟增長放緩的現實,如何調整經濟結構?如何讓經濟發展惠及民生?被認為是今年經濟增長中所要面臨的考驗。

 調低目標是「主動調適」

 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增長面臨下行風險,調低增長目標表明決策者正視了潛在經濟增長率放緩的現實。

 「中國正常的經濟增速是在下降的,把經濟增長目標調下來,是對我國經濟潛在增長水平下降的主動調適。」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說。

 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2011年我國GDP增速為9.2%,去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

 「金融危機之前,經濟增速要超過12%才能控制城鎮居民失業率不超4.1%。而現在只要把經濟增速拉到10%左右就能達到這樣的水平。」魯政委表示,這意味著中國勞動力人口在減少,中國經濟潛在增長水平在下降。

 「中國加入WTO後改革紅利逐步釋放、農村可轉移人口大幅減少,這兩方面因素共同推動下,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放緩,再去強求過去那種10%的高速增長是不現實和有害的。」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此次調低經濟增長目標表明決策者正視了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放緩的現實。

 他同時表示,目前中國所處的增長短週期裡,內外需都比較弱。2012年1、2月份的宏觀指標反映出,增長面臨進一步下行的風險。

 溫家寶總理在3月14日上午答記者問時表示,由於歐債危機、外部市場萎縮,中國經濟有下行的壓力。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調低速度主要是為了結構調整,實現經濟高質量增長。

 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此前曾表示,這一指標廣泛聽取過意見。今年要調整結構、要實現目標和科學發展、還要開放,在速度上留一點餘地。

 過度擴張損害改革紅利

 中國面臨資源和能源瓶頸以及環境壓力,GDP的增速目標調到7.5%被認為是與「十二五」規劃的要求相銜接。

 中央決策層早在去年制定「十二五」規劃時就已調低了未來五年的經濟增速目標。去年全國人大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將「十二五」期間經濟增長目標確定為7%,低於「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7.5%。今年GDP的增速目標調到7.5%被認為是與「十二五」規劃的要求相銜接。

 「調低增速主要為了適應『十二五』時期經濟發展的主線。主線非常明確,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為了與「十二五」的整體目標相一致,明年和後年的預期增長目標還將有所下降。

 在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看來,過去中國經濟增長所具備的因素正在發生變化。中國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階段,大量農業勞動力轉移到工業部門,這種轉移目前正在漸漸進入尾聲。

 中國適齡勞動人口增速也開始放緩,2014年適齡人口比例或將出現拐點。劉煜輝認為,中國面臨資源和能源瓶頸以及環境壓力,過去十年過度擴張的增長模式,損害了改革紅利。

 「這都將促使未來5-10年,經濟結構必定經歷一個調整,而在舊模式放緩的過程中,必然帶來經濟增長的放緩。」劉煜輝稱,理論界和決策層面已形成共識,就是未來5-10年,中國經濟潛在增長速度會下一個台階。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下來,更注重經濟結構調整是非常明智的現實決定。

 舊模式增長過分靠投資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逐步過度房地產化所造成的產業結構的扭曲非常嚴重,很多過剩產能都與房地產有關。

 舊模式的經濟增長中,過度依賴外需以及政府主導的投資驅動被認為影響了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

 摩根大通在其報告中指出,2005-2009年,投資平均拉動中GDP增長7.7個百分點,同時期消費和淨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3.1和0.7個百分點。

 「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屬於投資驅動型,而在整體投資中房地產投資所佔的比例很高。」彭文生表示,從中長期來看,房地產泡沫破裂是未來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

 劉煜輝認為,過去十年,中國經濟逐步過度房地產化所造成的產業結構的扭曲非常嚴重,很多產能都與房地產有關。產能過剩現象嚴重,未來會有一個激烈的產能整合過程。

 「中國以前的產能擴張很大程度上由外部需求對沖,很多負面因素在一段時間內沒有暴露。西方經歷危機後,外部對衝力量逐漸消除,這種產能過剩就更加嚴重。」劉煜輝說。

 中國金融40人論壇研究部3月12日發佈的報告稱,如果保增長的壓力較大,投資所佔經濟的比重就難以下降,各級地方政府在保增長時,最好用的工具就是增加投資,因為投資項目的金額一般較大,對於經濟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

 新興產業將獲政策扶持

 專家認為,未來經濟的重心是擴大消費需求,減少對投資的依賴,過度依賴投資發展的相關行業會受到抑制。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來襲,為保增長,中國政府推出4萬億刺激政策,投資拉動增長的模式達到極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最終消費對GDP貢獻率為52.5%,拉動GDP增長4.6個百分點;投資對GDP的貢獻率在2009年創出新高,達92.3%,拉動GDP增長8個百分點;淨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則為-44.8%,拉動GDP增長-3.9個百分點。

 上述研究報告稱,如今經濟結構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高投資率,以及由此造成的投資效率低,經濟波動強等問題,通過降低經濟增長目標,可以減少投資衝動,緩解這些問題。

 「過去只要經濟速度往下一掉,我們馬上就會去加刺激、保增長。今年增長目標調整到7.5%已把信息說得很明白了,未來工作重點是調結構,而不是不斷加刺激了。」劉煜輝表示,目前經濟結構的調整成為中國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王軍認為,目前經濟的短板是投資比重過大,未來的重心是擴大消費需求,減少對投資的依賴,過度依賴投資發展的相關行業會受到抑制,而新興產業、第三產業等符合結構調整行業將受到政策的傾斜和支持。

 提高增長質量惠及民生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如果收入分配問題得到了改善,那麼經濟增長速度降低一些也可以接受。

 「政府部門在經濟分配中的比重太大是另一個結構性問題。」彭文生說,應該通過減稅、減費等政策增加私人部門在經濟分配中的比例,同時降低壟斷、增加競爭以促進經濟的活力。

 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財政收入首超10萬億,達103740億元,增長24.8%,遠高於9.2%的GDP增速。據測算,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在35%左右。

 彭文生預計,今年與民生相關的行業將得到更多的政策和資金傾斜,這包括農業基礎設施特別是水利設施、教育、醫療衛生、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研究和欠發達地區的行業發展,保障房得到的財政支持力度將不亞於2011年。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與經濟增長相比,收入分配問題同等重要,如果經濟增速很高,但貧富差距拉大,經濟發展的成果就會由少數人來享用。如果收入分配問題得到了改善,那麼經濟增長速度降低一些也可以接受。

 中國金融40人論壇研究部在報告中稱,下調經濟增長目標有利於更多的關注與解決消費、就業、收入分配等問題,從而提高經濟增長質量。

 3月14日,溫家寶總理答記者問時,用五個「真正」來解釋調低經濟增速的目的,「真正使經濟增長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真正實現高質量的增長,真正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真正使中國經濟的發展擺脫過度依賴資源消耗和污染環境,走上一條節約資源降低能耗,保護生態環境的正確道路上來,真正使中國經濟的發展能惠及民生。」

 實際增速仍將高於7.5%

 機構和專家普遍預測今年經濟實際增長率將高於7.5%,7.5%只是增速下限,保底目標。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一直是決策層所能夠接受的增速下限,實際增速肯定在這個水平之上,這是保底目標。」魯政委認為。

 經濟增速目標是預期性的而非約束性的,從近年來中國經濟實際增速看,均大大高於年初預定目標。政府在制定增長目標值時會留有一定的餘地。

 根據中國金融40人論壇的報告統計,除了1989年中國經濟增長實際值明顯低於目標值外,其他年份的實際值都高於目標值,或至少與目標值相當接近。

 「十一五」規劃中,GDP增長目標被定為7.5%,2006-2010年5年中,經濟增長目標為8%,統計局數據顯示GDP在這5年中的實際平均增速超過10%。

 機構和專家普遍預測今年GDP的實際增速將超過8%,達到8.5%左右。中科院和社科院相關預測機構對今年GDP的預測為8.5%,IMF對此項指標的預測為8.2%。摩根大通對今年中國GDP增速的預測則為8.4%。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在報告中稱,歐債危機將使中國出口增速大幅下降至10%,固定資產投資放緩,消費和城鎮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今年GDP保持在8%以上問題不大,下半年風險可能會多一點。」王軍認為外部經濟的狀況、輸入性通脹以及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回落將是今年下半年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

 政策面預計將會穩中偏松

 今年政策重點應該是穩定增長為主,專家認為政策基調與去年一致,其中有細微差別。

 中金公司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實現「軟著陸」,CPI增幅控制在3.5%,GDP有望增長8.4%。

 彭文生認為,從GDP增長三駕馬車的貢獻情況看,今年消費貢獻將略有增加,投資貢獻會下降,淨出口將出現負貢獻。「擴大內需,刺激消費」仍是今年經濟發展的主導方向。

 「今年政策重點應該是穩定增長為主,而不是控制通脹為主。對政策的把握,去年是穩中偏緊,今年則是穩中偏松。」王軍說,儘管今年與去年的政策基調是一致的,即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但其中仍有細微差別。

 溫家寶總理認為,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47萬億元人民幣,在這個基礎上,增長7.5%並不算低。要想方設法使同樣的增長速度能夠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能夠使人民得到更多的實惠。

 延伸

 單純「保八」不再可取

 分析認為,GDP增速與就業關係趨於弱化

 8年來,「保八」首次不再出現於中國的經濟增長目標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GDP增長目標為7.5%,比去年的增長目標調低了0.5個百分點。2005-2011年的8年中,增長目標則一直為8%。

 此前中國經濟增長目標中強調保八,一個主要原因被認為是維持一定數量的新增就業,避免大量失業造成社會問題。

 中國金融40人論壇研究部的報告中稱,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增長率與就業數量之間的關係也趨於弱化,儘管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經濟增長率越高則新增就業數量越大,但新增就業相對經濟增長率的彈性在下降,出現經濟增速較高,而新增就業數量較少的局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表示,粗略來看,就業和經濟增長正相關。但是經濟增長中,新增就業人數實際上與經濟結構密切相關。新增就業人數取決於經濟依賴第二產業還是第三產業。

 王軍說,此前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外需,依靠大量的出口加工業。如果能夠順利實現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過去過度依賴外需和投資轉向依賴消費,從依賴第二產業轉向依賴第三產業,那麼經濟增速對就業影響就小得多,經濟增速放緩不會帶來就業的大幅度回落。

 中國金融40人論壇研究部的報告指出,實際上促進就業可以採取多種措施,在這些措施中,單純地拉高經濟增長率並不是最有效的方式,此外,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就業壓力也相對緩解,從這個角度看,單純「保八」也不再可取。

      責任編輯:新二
發改委釋疑GDP不「保八」      [2012-03-07]
中國貿易餘額占GDP比重逐年下降      [2012-03-07]
謝旭人:稅收以現價計算 GDP數字以不變價計算      [2012-03-06]
中國GDP為何不再保八      [2012-03-05]
今年教育支出占GDP比例首次實現4%目標      [2012-03-05]
2012年中國GDP不再保八      [2012-03-05]
內地23省份跨入GDP萬億俱樂部      [2012-02-27]
京人均GDP接近富裕國引質疑      [2012-02-27]
31省公佈2012年GDP增長目標      [2012-02-23]
中國去年GDP超47萬億 「十二五」開局良好      [201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