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美強力渲染屠村大兵「性本善」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3-20]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隱藏、轉移、做精神鑒定、脫罪——在阿富汗屠殺平民的美軍士兵命運正按照美國屢試不爽的「劇本」一幕幕上演。自從「屠村大兵」羅伯特·貝爾斯的身份背景近日被公開後,美國媒體突然打起溫情牌:「好孩子」、「好父親」、「好丈夫」、「好戰士」,這些正面形象似乎把身背16條性命的「屠夫」一夜之間「漂得潔白」。德國《美因郵報》稱,這無異於在說「戰爭如此美麗」。對於屠殺平民事件,阿富汗調查組18日認定,一名士兵不可能在90分鐘內在兩個村子內殺死這麼多人,目擊者稱,實施屠殺的士兵有近20名,還有美軍直升機參與,但這似乎被美國主流媒體「選擇性過濾掉」。芝加哥學者斯蒂芬·蘭德曼表示.美國主流媒體成了美軍血腥歷史的同謀,對貝爾斯的報道怎麼看都「像是在編故事和配合五角大樓說謊」。

同情與譴責:美國被撕裂

「他並不是一個明星,而是一個嘗試做正確事情、令人喜愛的年輕人。他就是羅伯特·貝爾斯。朋友把他稱作是『我們的鮑比。他是個忙忙碌碌、惹人喜愛的傢伙』。鄰里男孩羨慕他:作為高中的後衛球員,他足以當上隊長,而且會幫助更加有天分的球員。」《紐約時報》網站19日長達4頁的文章中如此溫情地描述這個在阿富汗犯下滔天罪行的美軍士兵。

實際上,自從貝爾斯的背景16日被公佈後,類似同情的調子逐漸在美國媒體佔了上風,「人性的貝爾斯」不斷得到強化。美國廣播公司19日說,貝爾斯「並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他的家人和朋友表示,他性格溫和、頭腦很清醒,是個有愛心的丈夫和父親,是個值得信賴的軍人。美聯社稱,在貝爾斯的家鄉華盛頓州塔普斯湖,鄰居們覺得他是一個愛國者,待人友好,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雖然多次為國上戰場做出犧牲,也從不抱怨,很難相信他能做出這種事情來。《華爾街日報》質疑稱,這個「好孩子」怎麼可能就是那個在阿富汗挨家挨戶射殺、刺死並焚燒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無辜平民的美國兵?「許多美國人願意放貝爾斯一馬」。美聯社18日以同情的口氣稱,許多美國人似乎認為,這名在美軍中服役10年的老兵是因為四度上戰場而疲憊不堪,或許有創傷後精神失調問題,所以一下崩潰了。

不過,為數不多的譴責聲卻讓同情心打了折扣,而這似乎也「撕裂」了美國的輿論。「屠殺沒有發生在自己家門口,美國人很容易給貝爾斯找借口。」美國謀殺研究領域專家阿蘭·福克斯對美國《鹽湖城論壇報》表示,受害人不是士兵,也不是敵人,而是平民,可許多美國人還是將自身與此案疏遠開來,因為這事發生在遙遠的異國。而且此事涉及軍事場景,許多美國人認為這跟一個公民謀殺其他公民不一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熟知貝爾斯的人對他的積極評價以及軍隊對他在人道主義領域功績的官方評價,不足以沖淡村民頭腦中那些血淋淋的案發現場畫面。

「美國主流媒體掩蓋美軍在阿富汗屠殺真相」,美國「市場預言」網站18日以此為題的文章顯得異常另類。文章作者是芝加哥學者斯蒂芬·蘭德曼。他說,與美國充滿血腥的歷史相比,謀殺16名阿富汗平民只不過是大海中的一個小水滴,更可恥的是美國主流媒體成了這二切的同謀。對於屠殺平民事件,阿富汗調查組也認定,一名士兵不可能在90分鐘之內在兩個村子內殺掉16人。但美國主流媒體對此完全無視,而且把一個濫殺無辜的人描寫得像個英雄而非冷血屠夫,對貝爾斯的報道怎麼看都像是在編故事。蘭德曼稱,《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一樣無恥,除了貝爾斯,別人誰都不提,更像是在配合五角大樓說謊。英國《貝爾法斯特電訊報》稱,阿富汗方面有關此次事件的敘述明顯被「閹割」了。

貝爾斯的律師也再三表示,「軍隊才是罪魁禍首」。法國《費加羅報》稱,他正試圖利用美國公眾對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的不滿,通過渲染貝爾斯「人性」、「值得同情」的一面,將責任推到「體制」身上,從而減輕嫌犯罪責。瑞士《每日導報》說,美國媒體集體刻畫貝爾斯的「人性」,實際上是「美國人站在殺人士兵的背後」。德國《美因郵報》說,美國在士兵殺人後一直宣傳「一個年輕、可愛的士兵」,這似乎在說「戰爭是如此美麗」。

日本富士電視台19日評論稱,現在美國國內的聲音是替殺人的美軍士兵辯解和宣傳,而美國政府動用的手段是對阿富汗政府及其國內施加影響力,讓阿富汗國內聲討美軍士兵的聲音變小。埃及《第七日報》稱,這是美國要轉移視線。美國注意到阿富汗政府口氣並不強硬,卡爾扎伊的嗓門在「調低」。同時,在美國看來,士兵殺人事件不是大事,不像焚燒《古蘭經》那樣震撼穆斯林的心靈。

歐洲新聞電視台的評論稱,美國目前正流傳的「好爸爸」故事恐怕只能讓阿富汗人更加不滿,因為在阿富汗流傳的是另一個故事,即貝爾斯不是一個人作案,如今他被送回美國,而卡爾扎伊政權事先竟然不知道,這對於阿富汗政府和人民而言,無異於再次受辱,倘若「好爸爸」再因種種原因被輕判,只能令阿富汗人感到更加憤怒。

精神錯亂不是屠殺的理由

19日,貝爾斯與其辯護律師約翰·亨利·布朗首次會面。此前,美軍已將貝爾斯從科威特轉移至堪薩斯州萊文沃思堡的軍事監獄隔離監禁。《澳大利亞人報》19日援引美國官員的話稱,目擊濫殺事件的阿富汗村民有可能到美國出庭作證。「阿富汗屠殺給了美國展示正義的機會」,美國彭博社13日以此為題的社論過去幾天在美國互聯網上廣為流傳,文章說,無論針對這名士兵的審判多麼痛苦,我們都不能讓過去十年在阿富汗犧牲了諸多生命換來的成績因這一事件而被蓋棺定論,更不能因此讓阿富汗和平真正的敵人塔利班得利,打破塔利班謊言的最好辦法,是努力確保對這名士兵的審判足夠透明。

《今日美國》18日報道說,貝爾斯在接受審判前會進行為期數月的精神健康評估。軍事法專家卡夫也表示,有關方面還將對貝爾斯的酗酒問題及腦外傷的治療做評估。文章稱,戰爭壓力在審判時的量刑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被告的精神狀況可以考慮為減刑的一個因素。貝爾斯的精神狀態將是「被判無假釋無期徒刑還是死刑」的關鍵所在。

「精神錯亂不是屠殺的理由。」英國《貝爾法斯特電訊報》記者羅伯特·利斯克19日撰文說,「我對於精神錯亂的士兵故事有些厭煩了,這種事件是可以預料得到的。」他表示,在坎大哈槍殺16名阿富汗平民的38歲士兵一回到美國國內軍事基地,就有防務專家和智庫人士宣稱他「精神錯亂」,如果他是一名塔利班分子,他肯定是邪惡、喪心病狂的恐怖主義分子,但他卻只不過是一個變瘋的傢伙。媒體宣稱他「明顯精神錯亂」、「可能有些錯亂」、「可能遭受過某種創傷」、「一個離群的美國士兵」、「瘋子的犯罪行為」。我們要相信這些鬼話嗎?當然,如果他真的完全瘋狂,這名士兵應該槍殺16名美國士兵,殺害自己的同僚,並放火燒掉他們屍體。然而,他並沒有殺害美國人,而是選擇殺害阿富汗人。這就涉及到了選擇問題:他為什麼要殺害阿富汗人?

即使如此,美國目前的態度反映出,美軍並不想這麼快離開阿富汗,倫敦大學國際關係學者肖恩·布勞克頓對《環球時報》表示,否則等同於否認美國在海外駐軍價值。

貝爾斯的命運如何?埃及金字塔戰略研究所研究員穆哈辛19日告訴《環球時報》,大兵殺人事件最終結局可能會不了了之,因為阿富汗是一個弱勢的國家,抗議浪潮難以成氣候。穆哈辛認為,美國為了能夠繼續發動戰爭、維護戰爭的合法性,在妖魔化敵人的同時,不遺餘力地美化和維護美軍的形象,給作惡者開罪,通過各種手段證明「拯救世界的美國英雄不可能罪犯」。不過,日本研究亞太地區國際關係的學者仲村澄世告訴《環球時報》,阿富汗國內民眾對美軍的容忍已達極限,雖然現在是「沉默的羔羊」,只要美國再做出任何讓阿富汗國民不接受的事情,比如輕判此次屠殺平民的美軍士兵,馬上會引起全國性抗議。

布勞克頓表示,美國媒體在這次阿富汗槍殺事件上的報道角度出現變化,主要是擔心阿富汗對美軍士兵殺人的反對浪潮會繼續鬧大,帶來的破壞力與焚燒《古蘭經》對美阿關係的衝擊同等嚴重。

《費加羅報》的文章還指出,1968年美國士兵在越南屠殺347名平民,次年被媒體抖出,引發美國大規模的反戰運動,如今貝爾斯案件的責任源頭被引向軍方乃至戰爭本身,或許會引發同樣後果,更麻煩的是,如此一來,美國軍事法庭進退兩難,如果重判,美國社會可能激起強烈反響,但若輕判,阿富汗人的怒氣將更加一發不可收拾。「阿富汗戰爭已經結束,撤吧」

阿富汗駐美大使埃克利爾·哈基米18日表示,他相信殺人嫌犯將得到公正判決。但他強調,阿美關係因槍殺平民事件和焚經引發的抗議變得十分緊張,阿富汗正評估未來對美關係,「兩國在往前走,但路途顛簸」。

「真相是戰爭的第一個犧牲品。」巴基斯坦《黎明報》19日說,1957年戰爭和1971年戰爭期間我們的軍方向我們保證最終會戰勝,可巴基斯坦不是被迫簽訂停火協議,就是完敗。美國同樣面臨這個「綜合征」:將軍們在電視上一再向美國民眾宣稱阿富汗戰爭進行得很順利,但10年戰爭讓美國大兵陣亡數千人,耗費數百億美元。北約部隊因各個成員國的財政和政治壓力,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這便是阿富汗戰爭的殘酷現實。「阿富汗使命已經結束,撤吧。」《西雅圖時報》19日社論稱,一系列事件已經讓阿富汗「一觸即爆」。時間不能修復阿富汗對北約和美軍的信任鴻溝,焚經和濫殺帶來的傷疤也不可能癒合。卡爾扎伊已經表示讓我們撤離,他為美軍找到「出口」。還是相信我們這個表面上的盟友的話吧。

曾任美軍陸軍情報中心指揮官的美軍退役將軍詹姆斯·馬克斯19日在接受CNN採訪時稱,這次事件將會加快美軍從阿富汗撤軍的步伐。他預計,相關撤軍行動會在數周內開始。

「如今貝爾斯的命運已被夾在兩個差異巨大社會的不滿情緒之間,變得十分尷尬。」法國《世界報》稱,這也表明,仍然沒有結束的阿富汗戰爭,是場代價何等高昂的戰爭,而戰爭的初衷——不讓阿富汗繼續成為恐怖分子之家——離實現又何等遙遠。

      責任編輯:晨彥
阿國屠村倖存者:美兵先辱後殺      [2012-03-14]
印成全球最大武器買家 韓列第2      [2012-03-20]
韓美欲打撈朝鮮衛星火箭殘骸      [2012-03-20]
菲稱要「監督」中國南海開發      [2012-03-20]
俄羅斯特種部隊抵達敘利亞海港      [2012-03-20]
美日「敲打」中國低價出口稀土      [2012-03-20]
法猶太學校遭槍擊 潘基文譴責      [2012-03-20]
英媒:伊朗可令美航母「致殘」      [2012-03-20]
日稱再過10年釣島是其合法領土      [2012-03-20]
希拉里2016年或參選美國總統      [201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