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娛樂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新中國首部禁片修復出版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3-22]    我要評論
     

劇照

【文匯網訊】據《新京報》22日綜合報道,3月15日,一條消息出現在微博、豆瓣網上——由孫瑜執導、趙丹主演,號稱「新中國首部禁片」的電影《武訓傳》在沉寂了近六十多年(曾於1951年公映)後,開始發行正版DVD,亞馬遜中國、淘寶商城及西單北京圖書大廈等地均有銷售。

這條消息被眾多影迷迅速傳開,網友在微博上感歎:「還有什麼壁壘能抵擋萬能的中國碟商,抵擋住人民群眾對未知的渴望呢?中國第一禁片《武訓傳》重見天日!」就在當天,《武訓傳》的網絡下載也隨之出現,畫質還算清晰的完整版(長達197分鐘)更讓不少影迷喜出望外。幾天下來,《武訓傳》在豆瓣的短評從三四條增加到五十多條,而《武訓傳》DVD的來源、現存拷貝的狀況、這部電影所牽涉的複雜背景、歷史遭遇,以及中國國產老電影的保存、修復、流通,都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

版權溯源

保護期過後的「公版」

1951年上映的《武訓傳》由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知名私營電影企業「上海崑崙影業公司」出品。1953年,崑崙影業與文華、國泰等8家私營企業共同併入上海電影製片廠,而《武訓傳》在經歷其後的一系列批判、動盪之後,當年的拷貝去向和版權歸屬也變為模糊地帶。

主持人崔永元告訴記者,當年的老電影通常只發行三到五個拷貝,「多的也至多十來個,當時全中國沒那麼多電影院,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年《小城之春》也總共只有四個拷貝」。

據記者瞭解,號稱「亞洲最大電影資料館」的中國電影資料館目前仍保存著《武訓傳》的拷貝,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人沙先生向記者確認了這一點,但他表示中國電影只有50年版權保護期限,完成近62年(1950年9月攝制完成)的《武訓傳》如今已是公版,版權沒人管。而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饒曙光則表示:「不清楚最近發行的《武訓傳》DVD從哪裡弄來的內容源,總之肯定不是從中國電影資料館放出去的拷貝」。

DVD出版

民間影迷提供原始拷貝

《武訓傳》DVD發行方為廣東大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國內知名民營傳媒企業「俏佳人傳媒」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關注華語老電影的影迷對「俏佳人」都不陌生,近年來市面上銷售的《一江春水向東流》《早春二月》等一批國產老電影的DVD大多由這家公司發行。

據大聖文化節目與版權相關負責人戴女士表示,近年來「俏佳人」的經營策略有所變化,老電影的發行業務主要交由大聖文化承擔。記者也發現,在淘寶商城的「俏佳人專營店」上有「大聖紅色院線專區」,剛上市的《武訓傳》與《雷鋒》《閃閃的紅星》等DVD擺在一起銷售。

「《武訓傳》已是公版電影,只要找到節目源,拿到正規出版社去完成相關手續,就可以出版」,戴女士告訴記者。問及《武訓傳》拷貝的來源,戴女士透露曾向崔永元的電影博物館借,但接觸過對方工作人員後被婉拒。直到最近,一位老影迷向大聖文化提供了拷貝,「當時也是專車押送來的,具體情況人家也不願多說」,但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原始拷貝,大聖文化才在近日發行了《武訓傳》的DVD。

一碟難求

售價雖貴仍能賣斷貨

對於《武訓傳》「重見天日」?戴女士表示「全是因為影迷」。她透露,常有50歲以上的老影迷打電話建議多出些老電影,便於觀看收藏,「2005年上海放《武訓傳》,有個七十多歲的大連影迷特意坐飛機到上海看,我們也很理解,到了這個年齡再不看也許就看不到了」。據她介紹,《武訓傳》原本沒字幕,而片中趙丹說的大多是山東方言,不少人可能聽不懂,為此有老影迷自發向他們提供《武訓傳》的台本(台詞腳本),便於後期添加字幕,「居然能找到了『文革』時的台本,確實不容易」。

《武訓傳》DVD分為上下雙碟,在亞馬遜中國上標明原價99元,折後價64元,淘寶商城則售價58元。一般而言,國產老電影DVD在網絡商城的售價通常只在12元至15元,《武訓傳》有些偏貴,但影迷卻仍然買賬。有網友在博客上表示自己花85元在西單北京圖書大廈購買了《武訓傳》DVD並稱「再貴也情願買回去研究」。

截至3月19日亞馬遜中國上的《武訓傳》DVD已斷貨。戴女士之前和記者聊過,這次因為權當滿足影迷,所以只發行了幾百套碟片。

■ 發現

「供研究使用」

不過,鑒於《武訓傳》複雜的歷史遭遇,DVD的「賣相」仍然有些遮遮掩掩,例如盒套封面左上角特意標明一行字:「供研究所用」,似乎在名義上盡可能規避風險。記者問及大聖文化是否擔心發行《武訓傳》過於 敏感,戴女士坦言公司員工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對老電影的歷史和政治問題也不太懂,「老影迷都認為沒問題。我看過《武訓傳》,個人覺得沒有什麼特別敏感之處。」

記者走訪了崔永元、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人員沙先生、電影文化工作者妖靈妖等業內人士均表示,許多學者、作家都發表過《武訓傳》的相關論文和著述,該片也曾在少數場合公開放映過,至少現在談及《武訓傳》、發行DVD,都不存在太大問題。

由一場批判改寫的歷史

《武訓傳》由曾執導《大路》《小玩意》等經典電影的留美導演孫瑜自編自導,男一號則是中國影史上聲名卓著的表演藝術家趙丹,此外片中還雲集了黃宗英、吳茵等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影星,掌鏡的韓仲良也是當年的優秀攝影師。「我覺得《武訓傳》非常好,它是孫瑜的轉型之作,雖然孫瑜受了很多限制,但故事仍然講得非常流暢,比現在的很多商業電影也要有思想」,崔永元向記者如此評價。而國內影迷幾十年來對《武訓傳》抱著高山仰止的態度,與《武訓傳》當年的藝術成就和政治遭遇有直接關係。

連映數月,好評如潮

出演《武訓傳》之前,趙丹已經拍出了《十字街頭》《馬路天使》《烏鴉與麻雀》等銀幕經典之作,對藝術的執著和獨創一派的表演方式令他成為那個時代最耀眼的明星。據悉趙丹此後專門到武訓的家鄉體驗生活,經常穿著乞丐的破衣服行走街頭,到達「人戲不分」的地步。

1951年《武訓傳》上映後獲得巨大成功,趙丹的大女兒趙青曾在崔永元的《電影傳奇》節目中回憶,上海各大影院連續數月都在放映《武訓傳》,街頭到處都是巨幅海報,「上海先施公司掛出了三層樓高的廣告,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廣告。大家見了我父親,不叫他趙丹,都圍著他,叫他『武訓』」,她還透露趙丹曾私下表示《武訓傳》是自己演得最好的一部戲。據悉,《人民日報》曾做過不完全統計,僅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在四個月內就出現了40多篇讚揚武訓和《武訓傳》的文 章,趙丹也在《大眾電影》上發表連載文 章《我怎樣演「武訓」》作為回應——這樣的盛況在中國電影史上堪稱炫目的一筆。

《人民日報》當頭棒喝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的社論,由毛澤東親自修改審定,文 章指出「《武訓傳》所提出的問題帶有根本的性質……應當展開關於電影《武訓傳》及其他有關武訓的著作和論文的討論,求得徹底地澄清在這個問題上的混亂思想」;6月5日,《人民日報》再次刊登了文 章《趙丹與武訓》,把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了趙丹。

當時江青派出調查組到山東訪問了大量武訓故鄉的民眾,寫出《武訓歷史調查記》。隨後的7月23日,《人民日報》公佈了《武訓歷史調查記》,指武訓是一個「大流氓、大債主和大地主」,對於《武訓傳》的討論演變成了全國性的批判,郭沫若、田漢、夏衍等文化藝術名人也紛紛在《人民日報》發表專訪、檢討。

崔永元告訴記者,對於這一系列批判的來由有很多說法,但從電影史的角度來看,與當時私營電影公司的處境有很大關係:「當時國營的創作隊伍還沒建立起來,每年將近3/4的國產電影都是私營企業拍的。當時主張公私合營,但私營電影企業不願意,一批判《武訓傳》,就全都願意了。」

全國電影產量銳減

《武訓傳》的全國性大批判給新中國電影創作帶來了不小的衝擊。據《中國影片大典》記載,1952年國產電影的數量從前一年的23部跌到只有8部,直到1956年才恢復為31部。與此同時,不少電影人也對創作失去了信心,不知如何把握和適應新形勢,趙丹在《銀幕形象塑造》一書中透露自己「演戲時猶如在『九宮格』裡學描紅,戰戰兢兢,不敢再想如何才能增加人物的藝術魅力,而只求如何把人物表現得『正確』,想像力便不夠豐富了。」例如他在自導自演的電影《青山戀》中飾演一名「老紅軍」,口碑便差強人意。

導演孫瑜此後在創作上再也沒有起色,而趙丹之後出演的多個角色都被批為「有武訓的影子」,他一直夢想著飾演齊白石、周恩來、阿Q、李白、魯迅等多個富有挑戰的角色,也因為種種原因,至死都沒有實現。

如何「平反」,眾說紛紜

1966年秋,「紅衛兵」掘開武訓墓,焚屍街頭。1980年開始,民間傳出為武訓平反的聲音,其後各級政府也開始推動為武訓恢復名譽的工作。1986年4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為武訓恢復名譽問題的批復》,算是給武訓「平了反」。

至於對電影《武訓傳》的評價,電影文化工作者妖靈妖認為:「胡喬木的講話,基本上可以視作平反的一個標誌」。這篇講話就是1985年9月6日《人民日報》刊登的《胡喬木說: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非常片面、極端和粗暴》。此後《武訓傳》也確乎在不同場合進行過放映,而近期《武訓傳》DVD的出版似乎讓「解禁」的味道更濃。

崔永元對此有不同的理解,「我認為胡喬木說的話不能算是為《武訓傳》平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是國家、政府來批判的,那當然要用國家和政府的名義給它平反了。」2011年,崔永元、陳 道 明、王興東、馮驥才等五名政協委員曾提交「給『爭議電影』鬆綁」的提案,其中包括《武訓傳》《清宮秘史》《苦戀》等多部國產老電影,崔永元透露該提案已被駁回,但他會繼續「據理力爭」。

2009年,導演高 希 希曾表示要拍攝電視劇版《武訓傳》,他告訴記者,當時小馬奔騰影視公司購買了小說《武訓大傳》的版權,他本打算拍出來,但後來因為檔期、籌備等原因而暫停,「我們簽的版權有7年,以後有機會再說」。他認為,電影版《武訓傳》中的一些理念滯後了,但這個題材的敏感性他並不擔心,「我覺得改革在向前走,政策也有一個完善的過程」。

銀幕上的《武訓傳》

求學不得

七歲喪父的武訓(孫棟光飾)原本無名,被稱為武七,跟母親一起在武家莊靠行乞為生。武訓想讀書識字,卻被私塾先生趕了出來。後母親病故,武訓成了孤兒。

當起長工

十三歲,武訓在山東各地流浪,靠打短工過活。十七歲,武訓(趙丹飾)流落到薛莊店村,在富甲一方的鄉紳張舉人家打長工。

被騙·覺醒

二十歲,武訓伯母病重,他要求支取此前三年的工錢。張舉人篡改賬本,還叫人打了武訓一頓。被長工周大救出後,武訓在破廟中昏迷三天,他自認吃虧受欺負都因沒文化,於是決定興辦義學,供窮人的孩子免費讀書。

賣藝攢錢

武訓賣掉辮子,為義學攢下第一筆錢。頭頂留下的一小撮歪辮,成了他的標誌。為興辦義學,他四處行乞、勞作、表演雜耍,善款一攢就是三十年。

興建義學

五十歲,武訓的經歷感動了幾位鄉紳,幫他用積攢的善款在堂邑縣柳林鎮興建了第一所義學——崇賢義塾。

拒收牌坊

五十八歲,武訓已興辦三所義學。山東巡撫賜其名武訓,光緒授其「義學正」名號,賜黃馬褂,並為他修建牌坊。武訓並不適應官府的種種嘉獎,他叮囑義學的學生們讀好書也不能忘記窮人,然後消失在原野中。

銀幕外的《武訓傳》

1944年

教育家陶行知送給電影導演孫瑜一本《武訓先生畫傳》,希望他把武訓事跡搬上銀幕。

1945年

趙丹從新疆獲釋,在醫院養病時讀到《武訓先生畫傳》。

1947年

孫瑜從美國回國的途中開始創作《武訓傳》劇本。

1948年

當時的中國電影製片廠「中制」開拍《武訓傳》,孫瑜導演、趙丹主演,11月影片因資金枯竭而停拍。

1949年

崑崙影業購得影片拍攝權以及已經成片1/3的底片和拷貝。12月,崑崙申請完成拍攝,經陳白塵、蔡楚生、鄭君裡等人組成的編導委員會討論,給出修改意見,由歌頌「行乞興學」的正劇變成「興學失敗」的悲劇。

1950年

《武訓傳》拍竣,孫瑜在廠方堅持下,將影片分為上下集。年底公映,反響熱烈。

1951年2月

《武訓傳》在中南海放映,多位領導、首長給予好評。

1951年5月20日

《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的社論,該文經毛澤東修改審定。文 章指出《武訓傳》「承認或者容忍這種歌頌(指對武訓那樣的人)就是承認或者容忍污蔑農民革命鬥爭,污蔑中國歷史,污蔑中國民族的反動宣傳……」號召「應當展開關於電影《武訓傳》及其他有關武訓的著作和論文的討論」的同時,批判的矛頭就指向了陶行知,意在引出即將大規模進行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5月26日,孫瑜檢討短文在《人民日報》刊登。7月23日,《人民日報》又發表了《武訓歷史調查記》,《武訓傳》開始遭受全國性批判。此後該片在批鬥會上被多次當反面教材放映。

1985年9月6日

《人民日報》刊登《胡喬木說: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非常片面、極端和粗暴》的文 章,被視為《武訓傳》平反的轉折點。

2000年

「電影101工作室」在上海虹口圖書館放過一次完整版《武訓傳》錄像帶。

2005年

在紀念趙丹誕辰90年回顧展上,趙丹之女趙青在相關部門批准下,從中國電影資料管借出拷貝,在上海影城放映,被媒體稱為《武訓傳》「五十多年來重見天日」。

2012年

《武訓傳》正版DVD由廣東大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製作出版發行。

主角「武訓」趙丹:傷痕永久地鐫刻在心上

這部電影既然在政治上是被徹底否定的,那麼在藝術上的成敗得失,也就沒有任何研究的價值了?我實在想不通。——趙丹

有關《武訓傳》的激賞與批判,皆在61年的歲月中逐漸淡化,這部影片所承載的,在當年的親歷者身上是不解、歎息、遺憾,在如今的骨灰級電影愛好者和為傳承電影文化而努力的人們眼中,則更多的是感動、珍惜、呵護。記者通過採訪和資料整理,發現了四位與影片相關的人物,四段故事、四種眼光,在這裡,歷史無聲交匯。

2011年,趙丹的長女趙青重新修訂再版趙丹著作《銀幕形象塑造》,把趙丹於1951年初發表在《大眾電影》上談《武訓傳》的文 章、趙丹的生前談話及「文革交待材料」添加到書中,而趙丹在《武訓傳》前後的心路和掙扎也得以展現。

(以下內容節選自2012版《銀幕形象塑造》,該書即將上市。)

演員趙丹在《武訓傳》中出演主角「武訓」,卻因此遭遇了巨大的風波。

投演

赴武訓故鄉體驗生活

剛一解放,我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武訓傳》的創作中去,但跟《烏鴉與麻雀》同時拍攝的《武訓傳》,卻是藝術史上的一大慘痛遭遇。

解放以後,在全國第一次文代會上,孫瑜看到不少歌頌革命勝利的文藝節目,他敏銳地感到再拍《武訓傳》那樣的題材,恐怕已經不合時宜。但是崑崙影片公司已把《武訓傳》提交全場討論……我們進行採訪工作,到山東武訓的故鄉去體驗生活,總之,我是不遺餘力地來演他。孫瑜又吸取了眾人的建議,對劇本作了些修改,繼續拍下去。

挨批

上街都不敢抬頭

1951年《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的社論,一場急風暴雨式的批判電影《武訓傳》運動在全國上下展開……我一生中從未經受過像這樣的批判,一下子給嚇懵住了,思想異常混亂。

上街去,觀眾指指戳戳地說:「看武訓來了!」弄得我不敢抬頭,回到家中和家人黃宗英發牢騷說:「連上街都不行了,這以後如何還能演戲呢!」又如廠內學習小組上,有個別人提出要審查我的政治歷史,這使得我更為難堪……我曾幾次向電影領導人提出離職下放,改造自己,但被他們硬留住不放。存疑

藝術價值如何評判?

當批判的陣勢突然在一個早晨拉開時,孫瑜和我簡直嚇傻了眼……我失去了往日的熱情和開朗,變得終日惶惶,常常寢食不安,徹夜難眠。在家裡,我不再是溫情的丈夫、慈愛的父親,卻像一頭暴躁的獅子,動輒大發雷霆……批判運動總算過去了,傷痕卻永久地鐫刻在心上。

批判電影《武訓傳》的政治內因將由歷史學家們去研究,而當時所產生的直接的社會效果,便是為解放後的文藝批評樹立了簡單化和片面化的風氣。這部電影既然在政治上是被徹底否定的,那麼在藝術上的成敗得失,也就沒有任何研究的價值了?我實在想不通。

《武訓傳》導演之子孫棟光:該是重見天日的時候了

《武訓傳》導演孫瑜之子,現年70歲,上影劇團退休演員,曾在《武訓傳》中飾演7歲的「小武訓」。他聽說《武訓傳》發行了正版DVD,並引發眾多討論後感慨良多。

我感覺在我父親心中,《武訓傳》可能並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是一定是最嘔心瀝血的作品,因為當時他自己也非常受武訓的忘我精神感動。

——孫棟光

批判給父親當頭一棒

拍《武訓傳》的時候我才8歲,因為年齡小,我沒受過什麼批判,但我父親受的影響很大。有人做過統計,從上世紀30年代到解放,我父親拍了二十多部片子,但《武訓傳》被批判以後,他就只拍了三部片:《乘風破浪》《魯班的傳說》和黔劇戲曲片《秦娘美》。

我感覺在我父親心中,《武訓傳》可能並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是一定是最嘔心瀝血的作品,因為當時他自己也被武訓的忘我精神感動。所以,1951年遭到批判時,最初我父親是想不通的,他最初的願望和最後的結果相差太大了,完全是當頭一棒——他拍《武訓傳》本是為了迎接「新中國文化建設的新高潮」這個主題,結果卻給了「狂熱的宣傳封建文化」的大帽子。他鬱悶了很長一段時間,導致身體也不太好。

《武訓傳》當年受好評的時候,我父親還寫過關於「導演中心論」的文 章,被批判之後,我父親在生活中也不大提《武訓傳》了。

抱憾去世心願未了

我父親是1990年去世的,他晚年的最後一個願望就是《武訓傳》能夠真正得到平反,哪怕小規模地放一放也是好的,這是他一生當中最遺憾的一個事。上世紀80年代有一次他在報刊上看到播放《武訓傳》的消息,非常高興,結果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放。

2000年我父親誕辰100週年的時候,我寫了一封信給廣電總局,請秦怡老師幫我轉交,問能不能把《武訓傳》放一放,哪怕就是在一個劇院小範圍放也行。但是最後電影頻道一個工作人員打電話給我說,不放《武訓傳》,改放《乘風破浪》。後來我就沒再做放映《武訓傳》的爭取了。

《武訓傳》距離當年的批判已經六十年了,我覺得應該到了重見天日的時候了。雖然1985年胡喬木的那篇文 章也算是平反過,但《武訓傳》還是不能拿出來公開放映,所以我覺得這個事始終沒有徹底解決。要還原歷史的真面目,需要時間,但我始終相信會有這麼一天。

崔永元:《武訓傳》我看了十幾遍

主持人崔永元去年向兩會提交的「給『爭議電影』鬆綁」的提案,其中也提及了要給《武訓傳》一個說法。他個人收藏了兩個該片的拷貝。

如果說把這些老電影拿出來放,被人說成是爛電影、沒人買票,都沒關係,但不能因為沒人看,就把它打成「毒草」吧?藝術、市場評價和人身安全,這是兩回事。

——崔永元

收藏兩個《武訓傳》拷貝

《武訓傳》我大概10年前就看過,非常震撼,我前後看了得有十幾遍。我自己有倆《武訓傳》的拷貝,一個是我從甘肅一個影迷收藏那兒買回來的,五六年前他打電話來問我要不要,我還問「你這是《武訓傳》還是《魯迅傳》啊?」生怕聽錯了,這個拷貝挺好,有劃痕但是不厲害;另一個是我從河北買回來的,質量更好。《武訓傳》在這幾年有一些放映活動,比如在趙丹紀念會或者孫瑜研討會上放一遍,每一次在電影界都是一件天大的事,我每次都會被告知。在我心裡,《武訓傳》從來不是一個有問題的電影。

批評者後來也都被批評

我做《電影傳奇》採訪過一大批人,比如趙青、謝晉、原《大眾電影》副主編唐家仁、演「小桃」的王蓓,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當時崑崙影業公司總經理任宗德,他也是《武訓傳》的製片人。我採訪的時候他都九十多歲了,他給我們詳細地講解了《武訓傳》的事,現在老人家已經去世了。

任宗德說當時是希望《武訓傳》的投資加大,所以拍攝跨越了兩個時代,從解放前開拍,到解放後才拍完。影片上映初是一片好評,但後來,看看批判這部影片的名單,全都大名鼎鼎,可這些人後來也都特別慘,他們批判《武訓傳》的時候沒有想到,有一天也會有人這麼批判他們自己的作品——全都倒了霉,從郭沫若開始。

1956年「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提出來的時候,人們都認為文藝界的春天又來了,孫瑜寫了一篇翻案的文 章,說自己是怎麼出於好意來拍《武訓傳》的,結果他得到的是下一輪更加猛烈的批判。趙丹勞改完之後放出來,話都不會說了。黃宗英回憶,他有時候會半夜醒來說話,黃問他怎麼了,他說想快點恢復說話,好去演電影,黃宗英就說:「你還演啊?」

這不只是一部影片的事

去年我和陳 道 明他們去向政協提案,希望給《武訓傳》這些「爭議電影」鬆綁,因為我覺得這不僅是一部電影的事,那可是關乎背後成百上千人的事啊,他們的後代都背著這個陰影。如果說把這些老電影拿出來放,被人說成是爛電影、沒人買票,都沒關係,但不能因為沒人看,就把它打成「毒草」吧?藝術、市場評價和人身安全,這是兩回事。

我認為,如果要為這些影片平反,就應該發一個通知,或者應該在電影頻道或者院線公開播映,這才意味著沒事了——就是為了還藝術家一個清白嘛。

      責任編輯:陳大雪
F.T.ISLAND東京舉行粉絲見面會      [2012-03-22]
李孝利的愛情網上網下一樣火熱      [2012-03-22]
張根錫,26歲「喜歡回顧人生」      [2012-03-22]
SHINee重返韓國舞台並將開啟日本巡演      [2012-03-22]
揭秘神話為何成為「最長壽組合」      [2012-03-22]
JYJ金俊秀力挺樸有天新劇《屋塔房王世子》      [2012-03-22]
多數外國人不看好韓流的影響力      [2012-03-22]
電影《建築學概論》帶你重溫初戀時光      [2012-03-22]
新中國首部禁片修復出版      [2012-03-22]
中國明星片酬25年漲5000倍      [201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