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廣網報道,2009年以來,三峽工程已經進行了3次175米試驗性蓄水,據國內外水庫建設的普遍規律,新建水庫蓄水後至高水位初期3到5年內將集中產生大量的新生滑坡和塌岸,地質災害防治形勢非常嚴峻,大約10萬人將面臨搬遷。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巡視員、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柳源介紹說,三峽庫區每年都會發生多起崩塌滑坡,由於監測到位、預警及時,三峽庫區已連續9年實現地質災害零傷亡,但未來一段時間,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不容樂觀。
柳源: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發生的地質災害災(險)情超過70%為突發性地質災害;部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點受水庫水位升降影響出現災(險)情,且有逐漸增多趨勢,需要及時採取工程處理或搬遷避讓措施。一些位於庫區沿岸的滑坡和塌岸,即使災害體上沒有人員和房屋,但湧浪災害的危險性對長江航道構成嚴重威脅。
柳源表示,今後一段時間,國土資源部將配合湖北省、重慶市做好各項防治任務的實施。
柳源:開展355處滑坡崩塌危巖體工程治理。對現有的5386處隱患點實施群測群防,其中對182個隱患點,影響比較大的實行專業監測。除此之外,還要對一些需要進行搬遷避讓的人員實行搬遷,大約涉及10萬人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