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倫敦書展政治類中國圖書引關注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4-1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專家千人,圖書萬種,300場活動——作為第40屆倫敦書展主賓國,中國不僅是展會名副其實的「市場焦點」,而且也成為展會魅力十足的「核心話題」。

【文匯網訊】據光明日報報道,人們從英國《泰晤士報》、《金融時報》等媒體的相關報道中可以看出:「中國出版業給予本屆書展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中國書」引起各國書商的濃厚興趣;「中國視角」和「中國概念」受到讀者廣泛關注;「中國話題」成了本屆倫敦書展最高亢的旋律。英國《衛報》、《泰晤士報》、《出版商週刊》、《倫敦書評》等8家媒體記者組成的「媒體之旅」代表團此前曾為報道書展專程到中國採訪,它們在書展前夕發表的各類報道中,向英國公眾詳細介紹了「中國擔任本屆倫敦書展主賓國的原因」及畢飛宇、韓寒等中國當代作家的作品。在英國媒體看來,中國成為倫敦書展主賓國的事實充分說明,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政治舞台地位的快速提升,中國出版業走出國門、融入世界的願望日益強烈,中國在版權輸出、出版物及數字出版產品出口等方面的總體規模正在不斷擴大,「中國書」開始走向世界,並在快速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中國書」很有魅力——這是本屆倫敦書展透露出的重要信息。對參加倫敦書展的來自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的逾2.5萬家出版商、銷售商和圖書代理機構而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市場,同時也是名副其實的出版大國。中國出版市場是世界圖書市場的生力軍,同時更是世界出版行業的新機遇。倫敦書展讓世人看到,儘管大多數歐美國家出版機構對中國的出版市場及各領域的作家、作品還普遍缺乏瞭解,但是一些國家的重要出版商、銷售商已經在「中國書」中發現了巨大的商業價值和市場潛力,它們已經聽到了「世界亟待讀懂中國」的呼聲,看到了「世界渴望瞭解中國」的心意。

「中國書」的魅力在哪裡?在以往的國際書展中,文化底蘊永遠是中國書籍的核心吸引力,但本次倫敦書展卻證實,政經類「中國書」對嗅覺靈敏的各國出版人同樣具有不可抗拒的誘惑力。中國崛起是不可迴避的政治話題,包括西方讀者在內的世界各國讀者都對「中國故事」充滿好奇:是什麼推動了中國發展?是哪些人譜寫了中國傳奇?作為全球最大、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力量在哪裡,它將把中國人帶到何處去?本屆倫敦書展主賓國活動中一批「政治特色鮮明」的主題圖書對各國書商極具殺傷力。《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中國道路——中國經濟學家的思考和探索》、《中國共產黨建黨90年》、《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關注中國——41位駐華官員談中國共產黨》及李瑞環的專著《務實求理》等一批介紹中國政治面貌的書籍備受關注、青睞和熱議。

倫敦書展的官方代表在書展開幕前曾對媒體表示,希望中國的主賓國活動「讓英國乃至世界看到一個發生巨變的當代中國」。據報道,展會期間,主賓國中國展區的表現相當出色,中方舉辦的各類活動與一萬種參展書籍贏得了展會主辦方和參會者的一致讚許。專業人士稱中國展區圖書種類多、內容新、吸引人,充分展示了別具一格的「中國視角」、「中國概念」,讓世界分享到了生機勃勃的「中國方式」和「中國智慧」。一些評論家認為,長期以來,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過於單一。多數報道都是集中在經濟領域,對中國的政治生活則完全憑借「意識形態影響下的想像力」。正像22歲的倫敦學生剋萊爾所說的那樣,中國其實是一個非常令人著迷並且非常多元化的國家,在眾多西方文化元素湧入中國的同時,中國在西方面前也表現出自身的文化影響力,但西方主流媒體不願對中國文化元素進行發掘,而是熱衷於尋找和誇大來自中國的負面消息。從這個意義上說,積極參與倫敦書展這類有助於「增擴國家軟實力的公關活動」,對中國來說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中國需要更好地融入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地瞭解中國。在對待中華文明的態度上,西方需要改變自己。崛起的中國在東方屹立。不管西方對她是否繼續懷著封閉的心態,她仍然屹立在那裡。一百多年來,西方強國總是抱著偏見和傲慢的態度來看待中國發生的一切。甚至在中國的進步與發展對全球戰略穩定、經濟繁榮舉足輕重的背景下,西方強國還是不願意放棄從陳腐的意識形態視角來看待「中國問題」。西方的局限性是它的故步自封和自以為是,它們用唯我獨尊的文化優越感將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裡。某些西方媒體的「專欄作家」一看到「中國大規模地參加西方書展」就很不高興,就認為這是「中國在從事針對西方的文化滲透」。這些「專欄作家」對中國的偏見根深蒂固,他們不瞭解中國的現實,不肯去閱讀「中國書」,甚至也不願意從「西方書」中尋找、挖掘和發現中國與整個世界、與人類文明發展的關係。

曾把北京稱作「世界之都」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其鴻篇巨製《歷史研究》中寫道:「中國有可能自覺地把西方更靈活、也更激烈的火力與自身保守的、穩定的傳統文化熔於一爐。如果這種有意識、有節制地進行的恰當融合取得成功,其結果可能為文明的人類提供一個全新的文化起點。」在「中華文明停滯論」尚且甚囂塵上的20世紀上半葉,湯因比卻在探討「中國文明向現代化轉型」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了中華文明對人類發展可能具有的特殊意義。人們願意相信,只要肯坐下來認真讀幾本「中國書」和「西方書」,那些熱衷嘲諷和謾罵中國的西方「專欄作家」們遲早會折服於湯因比大師的預見力。

      責任編輯:新二
台北書展「搶灘」香港 首創平台「為書做媒」      [2012-03-22]
地方財政結束高增長 全面調整      [2012-04-19]
中方反對外國干涉 批駱家輝言論不適當      [2012-04-19]
中國船長刺死韓海警案今日宣判      [2012-04-19]
國家海洋調查船隊正式成立      [2012-04-19]
玉樹各寺院誦經紀念地震遇難者      [2012-04-19]
中國船長刺死韓海警 面臨死刑      [2012-04-19]
解放軍首次使用無人機軍事測繪      [2012-04-19]
人民日報:讓弄虛作假幹部倒霉      [2012-04-19]
國務院:各省2年內公開三公經費      [201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