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評報道,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2日對中評社記者說,如果中國能夠深化改革,以中國擁有的增長空間和資源,其經濟再維持每年8%左右的較快增長20年不成問題。
林毅夫當天出席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為其新書《解密中國經濟》舉行的研討會。
在這本書中,林毅夫總結了中國過去30多年改革的成功經驗與不足,指出中國所以能取得其它轉型國家沒能取得的成就,是因為中國沒有完全追隨「華盛頓共識」,即全面的市場化和自由化,而是一方面漸進開放,讓市場更多發揮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保護一些產業,通過政府的作用,將資源投向最需發展的產業。
林毅夫承認,現在中國經濟到了進一步深化改革,消除經濟「雙軌制」的階段,只有這樣才能逐漸消除社會不平等和貧富差距擴大的嚴峻問題。
林毅夫對中評社記者指出,中國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改革推進需要根據國內和全球形勢的發展進行。他認為,中國要繼續保持經濟快速發展,要在金融領域、資源配置、打破壟斷等方面推進改革。
世界銀行最近發佈的中國到2030年經濟改革建議報告提出,中國政府職能改革不在於其大小,而在於其在調控經濟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一方面中國政府應當放手讓市場在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應當在建立社會保障、保護環境、提供公共服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自稱對這個報告參與不多的林毅夫表示同意這一觀點。
對於美國主流經濟學家認為利率市場化是中國金融改革的當務之急,林毅夫不表認同。他主張中國金融改革更優先的任務應當是發展更多的地區性中小金融機構,只有它們才能真正為中小企業和農戶提供金融服務。
林毅夫強調,中國的增長潛力很大,因為它有產業升級的空間,在基礎設施、環境、社會服務等方面有不少好的投資領域,政府財政狀況較好,儲蓄率很高,有可觀的外匯儲備,如果改革得以推進,中國經濟再快速增長20年當無問題。
針對中國經濟出現放緩跡象,世界上「中國崩潰論」又有所抬頭,林毅夫說,過去30多年這種論調其實一直不絕於耳,尤其是中國改革前25年,國際上很多經濟學家都在預測中國經濟何時崩潰?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經濟學家。為什麼他們的預測失靈了?因為看待中國經濟,不能用現有的經濟理論,而必須放在新的經濟理論框架下來觀察中國經濟。
最近提出「新結構經濟學」的林毅夫笑稱,以前有第一版、第二版發展經濟學,「新結構經濟學」應當算第三版發展經濟學。
即將結束世界銀行任期,於今年6月份重回北京大學的林毅夫表示,過去4年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經歷對他來說彌足珍貴。他說,作為從發展中國家來的經濟學家,能擔任世行首席經濟學家這個被經濟學界認為是頂尖位置的職務,一方面是他個人的榮幸,另一方面是拜中國良好發展之賜,所謂「水漲船高」。
林毅夫表示,在世行的4年間正值全球金融危機,經濟衰退,在世界經濟舞台上他有機會接觸以前在中國接觸不到的東西,可以用國際視野,瞭解和思考危機生成的背景、原因和教訓,這是難得的經歷,有助於他個人今後的學術發展,也有助於為決策者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