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人民日報:香港國民教育非洗腦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5-07]

【文匯網訊】據人民日報報道,針對國情教育的缺失,香港特區政府2010年提出增設國民教育及德育課程為中小學必修課,原定於今年起推行,但卻引爆爭議。上周公佈的計劃是,今年9月先在小學試行國民教育課,明年起在中學試行,試行期間,學校安排每週一至兩節課,3年後設為中小學必修課。

根據香港國民教育規劃,「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將涵蓋個人、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5個範疇,分別發展學生的個人素質、家庭成員身份認同以及在社群中的角色認同,同時探討國家的機遇、挑戰以及世界性議題。

香港德育及國民教育專責委員會主席李焯芬表示,國民教育課程修訂稿已充分回應社會期望,該課程對提升個人品德及國民素質十分重要,相信課程可促進學生對社會對國家的身份認同,及配合社會及國家發展。

針對有人稱擔心課程有「洗腦」之嫌,香港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國華回應,課程旨在教導學生建立正面價值觀,並發展獨立及批判性思考,故新修訂指引加入了價值觀培育,如平等、公義、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內容。

國民教育是國際慣例

所謂國民教育,大體而言就是愛國教育。香港部分政治人物和學者擔心,國民教育內容「報喜不報憂」,無法讓學生認識真正的國情,甚至變成「政治洗腦」。

國民教育並非中國獨有。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龍子明援引一份國外研究指出,從1870年到1970年的百年間,在憲法中明訂國家有義務提供國民教育的個案從43個增到139個。遍觀當今世界,重視國民教育已成為國際慣例。例如,美國就是一個非常重視國民教育的國家,美國許多中小學校每天都有升國旗、奏國歌儀式;法國的國民教育偏重法蘭西民族優秀傳統,突出法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光輝業績,褒揚一切有別於他國的獨特之處,培養了作為法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其他如日本、韓國、新加坡、俄羅斯等國的國民教育,無不以不同的方式強調青少年應有愛國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實際上,香港教育界大部分人對國民教育持支持態度。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八成教師認同政府的國民教育課程。支持者說,國民教育不是洪水猛獸,它關乎培養國民對國家的歸屬感、承擔精神和國民身份認同。將其冠以「愚民」、「洗腦」等負面形容詞,顯然違背情理。有香港學者指出,國民教育不僅關乎教育範疇,而且關乎香港的發展,港人如果不認識國家,香港怎麼能發展?港人如果對國家民族沒有認同感,怎麼能抓住國家發展的機遇?

「洗腦」是個偽命題

實施國民教育早已成為多數國家的通用做法,但在香港卻引發了意外爭議。那麼什麼樣的教育能稱得上「洗腦」?

《香港商報》評論指出,部分人士擔憂國民教育「洗腦」,未免過於政治化。如果說讓學生認識國情是洗腦,那麼教導其他價值觀也可視之為另一種洗腦,因此,簡單地把國民教育說成洗腦,實際上是缺乏理性思維的表現。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席黃富榮撰文指出,動輒說國民教育是「洗腦」的人,忽略了學生的自由選擇和自發學習過程。當下傳媒信息如此發達,香港中小學生每日通過多種渠道接收信息,隨時都會形成自己新的理念與價值觀,被老師「洗腦」之事絕無可能發生,我們應該對學生多一份信賴。

香港資深媒體人梁立人直言,如果說國民教育是「洗腦」,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被洗腦。他批評香港反對派有西方情結,只許自己用西方思維對人「洗腦」,而不允許愛國主義「洗腦」存在。

不過,許多肯定國民教育的人也同意,只要不從根本否定國民教育,探討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則是合情合理的。不少學者認為,國民教育內容應「百花齊放」,教師應拿出銳利的個人觀點,供學生腦力激盪。

針對有人擔心國民教育會「報喜不報憂」,香港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表示,老師可以自行編寫教材。香港教育局長孫明揚近日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國民教育涉及國家大事,讓學生不單只看「光明面」,也會觸及「黑暗面」。

      責任編輯:東風
港生考內地名校 大呼題難且怪      [2012-05-07]
香港隊止步中華龍舟賽半決賽      [2012-05-05]
香港法院為什麼少審「民告官」      [2012-05-05]
中銀香港控股躍居「全球最強銀行」第二名      [2012-05-04]
席地而設 香港報攤成街頭風景      [2012-05-04]
海軍171護航編隊結束停靠香港      [2012-05-04]
香港三千青少年參加五四升旗禮      [2012-05-04]
香港零售業三月錄得強勁增長      [2012-05-03]
香港警方接李克強訪港投訴質詢      [2012-05-03]
香港富商湯恩佳為內地大學捐孔子像      [201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