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美報:美國生產取代中國製造?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6-0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網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31日文章,原題:用美國生產取代中國製造? 上世紀80年代,比爾•古德曾在亞拉巴馬州一家健身器材生產廠打零工。隨著來自亞洲的低成本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美國這類企業最終都不見了蹤跡。古德之後為一家總部位於佐治亞州的燒烤架生產商工作,2004年參與決策將該公司生產業務從美國轉移到中國。回憶起這個過程,他的描述是「極為痛苦」。這類決定當時成為一股潮流。

去年9月古德終於朝著逆轉這股潮流的方向邁出一小步。作為惠而浦在格林威爾工廠的經理,他將公司旗下一款手持式攪拌器的生產業務轉回美國本土。過去6年裡,該生產一直外包給一家中國工廠。

這代表了過去兩年間悄然發生的一種趨勢:一些在過去幾十年間離開美國到中國等低成本地區扎根的製造業工作,如今開始回歸美國本土。

近幾年來,中美之間工資差距有所縮小,這讓一些企業感覺美國製造的吸引力增加了。美元持續貶值,也增加了美國商品競爭力。油價上漲增加跨洋運輸成本,令本土製造更具優勢。麻省理工1到2月間對105家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39%的企業正考慮將部分生產業務轉回美國本土。

但無論如何,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競爭優勢依然明顯。一旦專業技術和供應網絡成熟,要想再挪動位置難度很大,智能手機在中國的現狀就是如此。且在自動化機械操作等至關重要的領域,美國缺乏掌握相應技術的工人。

生產回歸美國對Core Systems這樣的供應商也是好消息。這家塑料模具生產商的總裁比爾•李奧巴卡稱,對大多數產品來說,原材料占總成本的62%到78%,勞動力成本只有8%到12%。一家高效的美國製造商能利用極少的人工生產出產品,找到辦法給中國企業迎頭痛擊。儘管這麼說,李奧巴卡還是不得不與中國企業打交道。最近由於訂單量增加,該公司需要買些新塑料成型機,而他發現,只有海天國際這家中國機械製造商提供最低廉的價格及最快的交貨速度。

業內人士認為,製造業不會大批轉回美國。實際情況將是,企業在考慮將生產線放在本土還是海外時,會更謹慎地權衡利弊。亞洲不再是必然選擇。

      責任編輯:Shineyo
阿根廷購買中國製造地鐵列車      [2012-04-19]
「中國製造」三重壓力下謀突圍      [2012-04-03]
3月中國製造業PMI升至53.1%      [2012-04-01]
美團體打廣告抗議「中國製造」      [2012-03-28]
德媒:中國武器越封鎖越進步      [2012-03-20]
卡梅倫贈奧巴馬中國製造乒乓桌      [2012-03-19]
英兵怨軍裝做工糙 疑中國製造      [2012-01-01]
外交部:相信吳紅波會勝任聯合國副秘書長      [2012-06-01]
張裔炯辭去江西省政協主席職務      [2012-06-01]
蛟龍號潛7000米級海試開展首演      [201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