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網援引《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6月5日文章,原題:理解中國 近幾個月,圍繞菲中島嶼之爭,從菲律賓視角的討論已很多,菲公眾也有必要瞭解與之打交道的國家。北京對其所說的黃巖島的主權要求是基於一種信念,即「中國首先發現、命名並將其併入版圖及實行管轄」。中國視其為固有領土的一部分,與台灣和西藏一樣,屬於國家「核心利益」。中國還將其視為整個中沙群島不可或缺的部分。作為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它的失與得被認為決定整個群島的失與得」。因此,中國堅持領土主張,擔心「棄一寸,丟一丈」。
從這些因素看,對中國而言談判空間狹小。這就等於要求菲律賓在該問題上尊重中國主權,至少不要做出任何在中國看來製造「緊張」的事。不然,北京就會以海上對峙或談判僵局來回應,想拖多久就拖多久。
當事情陷入僵局時,中國會利用外交、經濟和軍事力量。最近的行動被視為是防止中國在國際社會丟「臉」及失「信」於本國國民的必要之舉。
外交上,中國堅持按自己的方式解決爭端。菲律賓提出將爭端提交給國際海洋法法庭,中國向來表示反對。在北京看來,通過多邊途徑解決爭端具有政治風險。中國喜歡通過雙邊途徑,這樣可利用與菲實力不對稱的優勢。北京還動用龐大的經濟資源,作為捍衛安全利益的有力手段。這包括制裁菲農產品出口、叫停中國人赴菲旅遊。在這場持久對峙中,預計中國會把經濟當武器,向對方發出隱晦警告。此外,中國展示軍力警告菲不要採取挑釁措施。北京從現代化的龐大艦隊中抽調艦隻,發出「中國不想戰爭,但絕不怕戰爭」的信息。
這些做法造成負面效果。在西方,中國被視為囂張國家,因經濟實力增長而日益自負。在亞洲,中國被視為捲土重來的帝國,把鄰國當成臣服的附庸國。在菲律賓,中國基本被視為「恃強凌弱者」。
其實,作為一個國家,中國的行為屬正常之舉。與其他國家一樣,中國的做法是基於保護自身的國家利益。為了追求其全球利益,中國使用龐大的資源和實力。這點也與其他大國並無二致。
中國追求本國國家利益天經地義,但願北京不要咄咄逼人地使用經濟、軍事力量。中國的威脅和制裁——儘管沒有得到官方承認,只會激起並加劇緊張。若北京更加克制,菲律賓將能信任中國,並與其談判,但願也能達成雙方都接受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