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評社報道,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對美國的閃電訪問,暴露出他急切渴望成為美國總統奧巴馬及其重返亞太計劃的支持者,但這是否是菲律賓所需要的、增強自己作為主權獨立共和國所擁有的威望,還是想解決與中國之間的海洋問題,這還有待觀察。
菲律賓《馬尼拉標準日報》刊登分析文章稱,阿基諾三世在美國華盛頓會面了奧巴馬總統、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及參議員領袖,並重申了菲美之間的軍事聯盟關係。一項由印第安納州參議員理查德•盧格(Richard Lugar)起草的呼籲「美菲之間加強軍事關係」的參議院決議,早在阿基諾三世沒到美國之前便得以一致通過。
文章稱,這項決議受到了菲律賓政府的歡迎,並把它看作是兩國1951年《共同防禦條約》簽訂60多年來的一大成就。但是,這不過是在一個世紀的「指導」和「夥伴合作」之後,更加凸顯了美國幫助菲律賓建立「最低的可信防禦狀態」的失敗。
除了《共同防禦條約》,菲律賓還和美國有一項簽訂於1946年的《美菲軍事協助條約》。1947年至1991年間,這項協議讓美國免費使用在菲律賓的各大海軍基地,以供美第五艦隊及第十三航空隊所用。但在美國所有的東南亞盟國中,唯獨菲律賓沒有一支可靠的海軍及空軍力量。
文章還稱,在參議院一致通過那項決議和奧巴馬-阿基諾三世會談之前,華盛頓在4月30號舉辦了「2+2」 美菲部長級對話。在對話中,美國務卿希拉裡、美防長帕內塔與菲外長阿爾貝托•德爾•羅薩裡奧(Alberto del Rosario)、菲防長伏爾泰•蓋茲敏(Voltaire Gazmin)會面,在中菲產生海事矛盾之時商談了對菲律賓可能的軍事援助。
隨後便有報道稱,美國決定擴大對菲律賓的軍事援助至每年3000萬美元,向菲律賓海軍交付第二艘美國海岸警衛隊巡邏艇,以加強幾乎不存在的菲律賓海軍力量,並在菲國最長的海岸線上保持共同的「海岸監察」系統。
文章表示,奧巴馬與阿基諾三世在橢圓辦公室裡是否達成了什麼新的核心協議,還尚未有消息被披露出來。然而,最可信的消息源預計,奧巴馬正試圖擴大對菲律賓軍隊和海軍設施的使用權,並借此加強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美防長在此之前曾稱,美國希望能在菲律賓得到類似在澳大利亞已得到的;而在澳大利亞,美軍已在珀斯、布裡斯班和達爾文駐軍,並在一座澳控印度洋島嶼上部署無人機。
在《共同防禦條約》框架內簽署的1999年《美菲軍事參訪協定》,允許美軍在菲律賓進行短時間的軍事演習。但由於一個個軍事演習總是重迭在一起,所以一個軍演還未完另一個軍演又開始了,這實際上把「短時間」的軍事訪問變成了「永遠」。這樣的軍事存在境況在菲律賓棉蘭老島尤為突出,也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來自菲國國內的批評之音。然而,美軍似乎還想停留更長的時間,尤其在「制衡中國」的政策之下。
阿基諾三世是否同意美軍更長的停留,具體條款和條件是怎樣,現在還尚未明瞭。但如果他真的同意了,他需要根據律法過程提交這一議題,被需要在參議院得到通過,如果國會要求對此進行全民公投,那麼也需要在全民公投中得到大部份民眾的首肯。
文章表示,無論如何,是否應該允許美國軍隊繼續部署在菲律賓,必須交由公眾進行開放而激烈的辯論。如此,總統便不得不去聽與主權和獨立相關的直接且刺耳的聲音,而不是簡單地向溫和的政治鴿派及與其沆瀣一氣的媒體低頭。
阿基諾三世還不得不考慮中國可能有的反應,這即使是實力雄厚的美軍也無能力完全招架得住。雖然發生大範圍戰爭的威脅似乎很真實,但仍有不少事情超越了傳統戰爭與和平的範疇。
華盛頓媒體一直有一個觀點認為,為了解決全球經濟危機,老牌帝國企圖在中東或亞洲挑起與中俄兩國的戰爭,全球人口將從當前的70億降至不足20億。
文章稱,人們可以認為這是個來自類似「全球策略信息組織」(Executive Intelligence Review,簡稱EIR)那樣極右組織的古怪觀點,但不要忘了,「全球策略信息組織」在很多年之前便先人一步得預測到了美國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及全球經濟的持續動盪。
如果中俄領導人看到了相同的論述,他們可能將盡一切可能避免一場各方都會輸的戰爭,一場即使是最大膽的美國將軍也不希望看到的對抗。中國海軍並不想冒險激起美軍可能直接參與的南海衝突,所以中國針對菲律賓的軍事動作而採取的行動,可能並不僅僅限於在黃巖島或南沙地區展示軍力。
菲律賓政府不應該忘記,歷史證明:中國可以成為菲律賓安全問題的盟友,或者敵人。
現在,中國能夠在經濟、種族上影響在菲律賓的華人社區,而這些人在當前幾乎控制了菲律賓國家經濟的各個部門,甚至連阿基諾三世身上也留著部份中國的血液。對於大部分菲律賓的華人來說,中國是文化的家園,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