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美軍事回歸亞太 菲民眾兩極化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7-2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評社報道,菲律賓社會常年有兩股對抗力量,一個是佔領菲國數十年的美軍,另一個是一群規模不大但卻極具歷史意義的激進分子,後者認為前者的存在等同於新殖民主義。隨著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日漸強硬,美國又重返亞洲,菲國這些群體之間的分歧似乎在擴大,他們要求重新審視美菲關係。

美國《時代》雜誌網站當地時間23日刊登分析文章稱,普通的菲律賓人與美軍士兵之間的關係很糾結,這可以追溯到美軍在一個世紀之前從西班牙手裡「解放」菲律賓的時候。美軍在1899年「接管」菲律賓之時曾發生短暫且血腥的戰爭,那時,菲律賓人被強制送進集中營、被屠殺在自己的村莊裡或被施以現在所稱的「水刑」。當菲律賓最終獨立之後,眾多美軍基地保留了下來,與之相隨的是迅猛發展的色情產業和侵犯人權的傳統,後者在菲媒屢見不鮮。

文章表示,由於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日益強硬,而南海既是一條極為重要的海上通道,又擁有大量未開發的石油、天然氣儲備,所以當前的情況開始變得複雜。包括阿基諾三世在內的一些菲律賓人把他們自認為有主權爭議的南海,看成是該國領土及經濟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對於這些人來說,美國是一個可以幫助他們制衡中國的戰略夥伴。去年,菲律賓從美國那裡得到119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這一數字在今年升至3000萬美元。由於中菲之間出現了領土爭端,美國承諾將進一步幫助菲律賓建立「最低限度的有效防禦系統」和海岸監視系統。

然而,當前越來越多的批評人士表示,美軍基地關閉20年後,美國重返亞洲並在該區擴大自己的軍力存在其實是一個警告。對於這些批評者而言,美軍與菲律賓人之間的關係並不由國防關係來定義,而是由美軍在菲國遺留下來的人權問題和「美軍凌駕於菲國法律之上」這一不當理念來定義。他們辯稱,中國威脅論不過是政府想為美國在菲律賓軍事存在正名的藉口,不過是想把公眾視線從社會代價轉移到別處的理由。

受美軍近期軍事行動影響最大的是棉蘭老島的穆斯林們,他們是在歷史上被剝奪權利的一群人,是孤立於馬尼拉且並不廣為人知的一群人。2010年菲律賓翻譯格雷根•卡德諾(Gregan Cardeno)的死讓美軍在棉蘭老島的軍事化成為了舉國關注的焦點。在為美軍士兵工作僅兩天後,卡德諾被發現吊死於棉蘭老島的一個美軍營房內,官方稱他死於自殺,但他的家人並不相信這一說辭。

文章稱,的確,不滿情緒似乎在不斷增多。4月16日,菲律賓與美國「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正式開幕。超過4500名美軍士兵參與了此次軍演,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的觀察員亦有參加。作為對此軍演的回應,50位馬尼拉學生衝擊了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並燒掉了一面美國國旗。激進組織及政黨領導人則用大篷車帶領了數百示威者前往克拉克空軍基地。

雖然美國在東南亞地區不斷投射其軍力似乎是確定的事實,但菲律賓人心卻遠沒這樣確定。菲律賓參議院在美菲關係上分歧頗大,有人不斷呼籲撤銷(或者至少重新考慮)美菲《訪問部隊協議》。「這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戰場」,菲律賓參議員米利安•聖地亞哥(Miriam Defensor Santiago)說。她一直呼籲終止《訪問部隊協議》,並建立「獨立的外交政策」,但考慮到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她認為美軍在菲律賓的軍事化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們想趕走美國人,我們該怎麼做?」她說,「難道我們要落入中國的掌心?」她說,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可以是修改《訪問部隊協議》,以便更好地防止軍事虐待事件的發生,同時又限制美軍在菲律賓的自治權。

與此同時,激進人士對類似卡德諾事件的宣傳,也讓那些曾經熱烈歡迎美軍到來的人變成了反美軍示威者。卡德諾的妹妹記得,當她哥哥從美國人那裡得到一份工作時她是怎樣的興奮,但現在,她的全家都變成了堅定的反美派。「在他死之前,美國人壞的一面我們一點都不知道,」她說。「我們曾經並不知曉這些示威活動,現在,我們知道了」

      責任編輯:連檣
印媒稱印不願助美亞太牽制中國      [2012-07-22]
楊潔篪談亞太形勢:非傳統安全挑戰嚴峻      [2012-07-12]
楊潔篪晤希拉里 談及亞太事務      [2012-07-12]
躋身亞太一流企業 重視韓國航空市場      [2012-07-08]
美報:懼中國崛起 美返亞太基地      [2012-06-25]
港與亞太經濟體就檢測認證交流      [2012-06-23]
美媒:亞太武力競賽 美國沒勝算      [2012-06-20]
擊破圍堵 與日本挑釁針鋒相對      [2012-06-20]
美媒析中美最佳的亞太戰略選擇      [2012-06-14]
韓汽車消費兩極化趨勢加深      [201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