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財經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富二代不願接班 熱衷考公務員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7-28]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經濟觀察報報道,7月初的陝北榆林太陽高照,只是在傍晚的時候會來一場痛快的暴雨,暴雨過後,一切如往常。這個與鄂爾多斯一樣因煤炭而暴富的地區,近年來一直也是「新聞富礦」。幾個月前榆林市府谷縣司法局的一場「造假」風波,讓這裡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

5月初,網爆府谷縣司法局局長李瑞華、副局長劉利榮涉嫌學歷造假,上升途徑存疑等問題。5月22日,府谷縣政府對外公佈了處理結果。但如同這裡夏日的暴雨,短暫的淋漓之後,一切重歸平靜。如今,當地政府已不願再對記者談及此事。

記者在當地的採訪獲悉,造假事件的當事人劉利榮是「煤二代」,李瑞華雖非「煤二代」,卻也與當地煤老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一個煤炭行業佔據當地GDP七成以上的縣,這樣的造假事件令煤老闆與當地官場的關係變得敏感起來。

「制服」誘惑

根據此前府谷縣委組織部提拔幹部的公示資料顯示,劉利榮27歲,府谷縣新民鎮人,2005年8月參加工作,大學專科學歷,2009年調至府谷縣司法局工作,2010年被提拔為司法局副局長。這位80後「煤二代」的「火箭式陞遷」令人瞠目。

5月22日,府谷縣對外公佈的處分中明確了劉利榮學歷造假的事實。按照當地政府的說法,劉利榮於2005年8月參加工作,其高中、專科文憑全系偽造,高中文憑為自行偽造,大專文憑和學籍檔案則從西安購買。

根據記者的採訪,劉利榮為府谷縣新民鎮蘆草畔村人。2000年,正讀初二的劉利榮輟學當兵。5年之後,他重回新民鎮,身份是當地鎮政府的司機。據與劉相識的人士稱,劉利榮為人謙和低調,並非傳統印象中那種飛揚跋扈的「富二代」。

2008年,劉利榮成為新民鎮司法所助理調解員,由一個臨時工轉為國家編製人員。一年之後,他調至縣司法局,正式任職府谷縣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據當地司法局的一位人士稱,劉本人踏實,是個不錯的孩子,只可惜書讀得太少。

2011年6月1日,劉利榮甚至被授予陝西省「五五」普法先進個人。不過,這一切皆因其為「煤二代」。記者採訪獲知,劉利榮的父親劉五兒是府谷知名的煤老闆,資產過億,其伯父劉彪同樣是當地著名的煤老闆,為當地市、縣政協委員,影響一方。

但在當地政府的處理公告中,劉利榮的「煤二代」背景被隱去。當地政府的對外說辭是,劉利榮的陞遷源自兩次組織「把關不嚴」,並很快對負責兩次把關不嚴的相關人士進行了處分。

第一次是2007年10月,府谷人社局工作人員上報材料時,未對劉的學歷資料認真審核,導致偽造學歷進入檔案;第二次是2009年8月,在劉擔任縣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時,幹部考察組把關不嚴,沒有認真審核檔案,錯誤認定劉利榮的大專學歷有效,幹部身份明確。

榆林市一位長期觀察當地官煤生態的政府人士向記者透露,在陝北榆林一帶,像劉利榮這樣混跡官場的「煤二代」並不少見。許多年輕的80後,甚至90後公職人員每月工資不到2000元,但開的是奔馳、寶馬、路虎。

這位政府人士說,這些「煤二代」進到單位多是在沒有技術和無關緊要的崗位,有的做臨時工,「比如有個在司法系統當司機的二代,他一月就1000元工資,上班開的是單位20萬的車,下班卻開自己家的奔馳和寶馬兩部車。」

根據他的觀察,這些人進入到司法系統的比較多,比如某區法院的法警隊、市容執法大隊等單位。「弄身制服對他們來說比啥都重要,即使是伺候人,也總覺得自己和政府有了瓜葛。」這位政府人士說。

這一誘惑不只吸引了榆林的「煤二代」。中國「富二代」蜂擁從政現象已逐漸浮現。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余明陽做的一項調查顯示,有82%的「富二代」不願意接班,而是像國內大學生一樣熱衷於考公務員,他們的理想是「當官」。

隱形官帽

前述榆林市政府人士在分析這種現象時表示,榆林的煤老闆是憑借特殊的機遇和憑鑽政策空子而暴富的,他們在成為富翁後總會覺得有錢沒有勢,心裡從來就打鼓。為此,這些人就希望下一代能進入到體制內,即使當不了官,心裡也舒服踏實。

其次,他認為是官本位主義在作祟。「我見過許多的當地老闆,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在官員面前點頭哈腰,唯命是從,說明他們在成為富翁的過程中曾遭遇過官員哪怕就是一個小小科員的刁難和打壓,所以他們從心理上對體制存在敬畏之心。」

另外,富翁也具有讓二代進入到體制內的條件,所謂條件也就是有可觀的金錢能打通走進體制內的路徑;有時候富翁對自己的二代恨鐵不成鋼,就推出近親,「比如劉利榮就是劉彪的侄子。」這位政府人士說。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余明陽在解釋中國企業接班危機的時候稱,之所以有這麼大比例的「富二代」不願意接班,更願意去做公務員等相對穩定的工作,「重要原因是他們看到太多父輩們的辛苦與無助。」

有論者稱,富二代們的選擇更像是看透了保持家業的真正依靠。因為在民營企業發展中,權力始終是既敬畏又厭惡的影子,而民營企業要想生存必須向這些權力俯首稱臣。事實上,熱衷「紅頂」,熱心「參政」,早已是榆林商人的「遺傳因子」。

當地政府為了GDP以及高福利(榆林市的神木縣提出了免費醫療、府谷縣提出了12年的免費義務教育政策等)的政績,一方面難以擺脫對這些「暴利企業」的依賴,另一方面又急需維繫與煤老闆的關係。

維繫關係的最好方式,就是給煤老闆們戴上一頂「隱形官帽」。當然,在當地官方的語境中,這通常被表述為「政企互動」。

2008年6月,府谷縣委組織部曾印發31號文件,稱「經縣委常委會研究,提議聘任高乃則、王乃榮、王萬東、劉過門等四同志為縣政府縣長助理(不脫產);聘任張繼平、王世春、劉旭鋒等三同志為縣政府縣長經濟顧問」。

這些被聘為縣長助理(不脫產)或縣長經濟顧問的幾乎都為當地的煤老闆。不過,這一舉動很快遭到質疑,並被迫取消。府谷縣委組織部部長賀強(微博)解釋當初的想法時稱,聘任這些民營企業家為縣長助理,只是給了一個名分,並不參加常委會和辦公會。

在賀強看來,煤老闆這個稱呼就像「小姐」的稱呼一樣有歧視味道。因此,當地原本希望這些煤老闆在當縣長助理後,行為上有了約束,自身有自豪感,能在帶領大家致富等方面起到榜樣作用。彼時,府谷正在實施讓煤老闆參與扶貧和新農村建設的「雙百工程」。「縣長助理」事件受阻之後,當地政府很快又給「煤二代」們的從政陞遷提供了機會。

官商生態

從2010年開始,府谷縣推行了一項新的幹部退位、選拔機制,即凡45週歲以上、自願提前離崗到重點企業(重大項目)、村組(社區)掛職的科級領導幹部,主動退位離崗之前每月可享受1000元至1500元的崗位補貼。

最終有226名幹部提交了「自願」申請。這一改革也讓一些「被離崗」的人士心生怨言,劉利榮等人的事發就源自這些人的不斷舉報。事實上,李瑞華的後期提拔重用與劉利榮的提拔的確得益於2010年的這一項人事改革。

更讓人生疑的是,這項人事改革的出台出現在一場煤老闆的大型捐款之後。根據2010年2月27日的《府谷縣煤炭企業優秀企業家公益事業捐資明細》顯示,77戶煤炭企業,57位煤炭企業家捐資總額12.8億元。數額以高乃則、劉彪等人居多。府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何乃平稱這是「府谷精神」的體現,更以「乃」字在當地多用於姓名源自喝過奶媽乳汁的人為不忘哺乳之恩,來解釋當地民營企業家的這種少有的「反哺情結」。

一位曾被聘為縣長助理的煤老闆稱,這種政治待遇沒有一點實質內容,只有捐款的時候才會想起他們。

不過,煤老闆們依然不在意這樣的官帽只是虛職。這背後所體現的是當地的官煤生態。

劉利榮的同事曾對其「煤二代」還來做公務員表示疑惑,劉的回答是「有錢不也得聽領導的嗎?」據瞭解,在榆林的「煤二代」中,一部分出國,一部分去了北京、西安等城市,另一部分則在當地進入了政府、銀行等「鐵飯碗」行業。

府谷縣黃河集團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侯華是當地第一批煤老闆。曾是全國勞動模範,中共第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也曾擔任過府谷縣府谷鎮黨委副書記(不脫產)、府谷縣委副書記(不脫產)、府谷縣政協副主席(不脫產)。

讓他欣慰的是,其兒子張繼平不僅繼承了家業,還在政治上接了他的班。張繼平曾獲聘縣長經濟顧問,已成為陝西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黨員代表。「他們在冒富的同時,希望弄身護身符來方便帶來更大的利益。」榆林市一位政府人士說。

煤炭行業既是暴利行業,也是特殊行業。在建廠的位置、規模、環評等事項上,當地政府都具有相當大的決定權和調整空間。除此還有一系列的安全檢查、技術改造等巨大成本困擾著煤炭企業。家有「官人」或主動配合捐贈無疑是最好的規避風險方式。

當地煤老闆楊喜喜坦言,最怕的就是政策的不穩定。「像我最早辦的電石廠,最後投入的治污費,遠遠比我建廠時就做好環保設施的花費還高。」而今,隨著「國進民退」,府谷的煤老闆也擔心煤礦會慢慢被政府收回。

不過,府谷縣煤炭協會會長黨忠似乎不擔心這些。他透露說,府谷的一些煤老闆在山西、內蒙古經營過煤礦,但都不及府谷的投資環境好。他說,府谷的政府部門不拖沓為難,當辦則辦,效率很高,這就是他們與政府良性互動獲得的好處。

      責任編輯:葉蓁
28歲富二代進火海救十人後遇難      [2012-07-04]
江蘇富二代表白遭拒強姦女孩      [2012-05-23]
中國「富二代」佔領大學路•新村      [2012-03-27]
研究稱富二代收入普遍高於窮二代      [2012-01-18]
浙富二代黑老大教唆手下輪姦      [2012-05-18]
江蘇「最美」富二代 見義勇為發人深省      [2012-07-07]
富二代不願接班 熱衷考公務員      [2012-07-28]
羅傑斯批質疑中國者:大錯特錯      [2012-07-27]
韓經濟未來3月或將遭遇困境      [2012-07-27]
韓智能手機用戶數將突破3000萬      [201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