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參考消息網8月13日報道,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日發表標題為《審視中國問題的兩個角度》的文章,作者是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考恩。文章稱,中國當前在應對一些嚴重的經濟問題。北京針對這些問題的作為與不作為可能改變全球經濟的發展路徑。
文章指出,首先,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在不斷萎縮。但該國經濟似乎還有美國經濟學家所說的產能過剩問題。產能過剩是指對工廠、零售店或基礎設施等資本商品進行的過度投資。
那麼現在是什麼情況呢?答案部分取決於不同經濟學派。
凱恩斯經濟學認為,總需求——即所有消費、投資、政府開支和淨出口的總和——是穩定的決定性因素,政府在困難時期有能力、也應該施以援手。但受到很多自由派和保守派經濟學家擁護的奧地利學派強調,政府政策通常會適得其反。
所有學派的經濟學家都一致認為,中國摔上一跤可能是一種必然。凱恩斯在上世紀30年代就強調過投機性泡沫的危險。而今看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肯定有泡沫。
凱恩斯主義者認為,北京有多種手段刺激總需求。比如說,中國可調整利率和銀行準備金率、指示國有銀行維持放貸或調用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中的部分資金。
奧地利學派提出了一些更可怕的看法。中國一直將其國民收入的40%至50%用於投資。但而今很難用這麼多錢進行明智投資了,特別是在經濟領域存在偏袒的背景下。這一投資比率一開始就被人為拉高了。
奧地利學派提出一種可能性,即中國根本無法維持足夠的過度補貼投資。起初,過度補貼投資會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和收入,但隨著商業週期的推進,新的邊際投資的價值會降低,且更有可能淪為腐敗的分配品。
此外,而今有效刺激中國經濟的難度更大了。資金近來已加速從中國外流。隨著政府實施資本市場自由化,以及中國企業更具國際性且在不斷學習如何與體制打交道,這種趨勢還會維持下去。再有,市場力量正在推翻國家青睞的投資模式,或者說不再為這種投資模式的有效性提供證明,這反映了奧地利學派的核心主題。
樂觀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反而很快會自然發展到可支撐當前資本結構的程度,該國經濟衰退只是暫時性的,而不會出現經濟蕭條。
悲觀人士認為,中國的問題很嚴重,該國政府試圖通過進一步補貼支撐投資的做法會嚴重限制消費並嚴重歪曲資源配置,最終導致中國經濟停滯不前。
文章稱,這一存在爭議的問題尚沒有定論。縱觀世界歷史,出現以極快速度增長30多年且其間未遭遇嚴重經濟混亂的國家的可能性有多高呢?人們可對中國的長期前景持樂觀態度,但仍要對下一輪商業週期心存憂慮。不論怎麼講,中國過去已讓世界驚訝過許多次了。該國也完全有可能再讓世界吃驚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