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央視:希拉里·克林頓為何而來?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9-0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聞1+1》2012年9月5日台本

——希拉裡·克林頓為何而來?

(導視)

解說:

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到訪,輿論紛紛猜測用意。

解說:

一手促成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明確提出南海事關美國國家利益。將我國領土釣魚島納入《美日安保條約》,稱南海為「西菲律賓海」。近四年來,希拉裡·克林頓究竟在框架一個什麼樣的中美關係?

希拉裡·克林頓美國國務卿:

當我第一次以國務卿身份訪問中國時,我引用了一句中國諺語「同舟共濟」。

解說:

這是否是她任內最後一次訪華,她給中美關係留下的會是什麼,《新聞1+1》今日關註:「希拉裡·克林頓為何而來?」

白巖松評論員:

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又來北京了,這一個「又」指的是,想想上次來,不過是今年5月份,而且在她就任國務卿期間已經多次來到中國,但是這個「又」跟以前又不太一樣,因為今年內她有可能離開國務卿這個位置,她非常有可能以國務卿的身份最後一次來中國。這個「又」字又會產生很多聯想和猜測。目前圍繞在整個東亞很多問題很熱、很是焦點,像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等等,那麼希拉裡·克林頓來到中國,究竟來滅火促和還是澆油點火?假如這是她最後一次以國務卿的身份來中國的話,又該如何評估過去幾年,在中美之間,以及美國和亞洲之間所做的工作呢?來,我們一起探討吧。

解說:

任國務卿以來,七次訪華,其中四次主持中美戰略對話,三次出席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昨天,當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再次抵達北京,輿論普遍認為,這應該是她任內的最後一次訪華。

2012年9月5日新聞:

國家主席胡錦濤,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美國國務卿克林頓。

解說:

會見中胡錦濤主席表示,近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美關係總體穩定發展,雙方積極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盈的中美合作夥伴關係,中美關係的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日益凸顯,值得我們倍加珍惜、共同維護,中方願同美方保持和加強對話、溝通、協調,排除各種干擾,確保中美關係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胡錦濤主席表示,保持中美經貿關係穩定發展,對兩國乃至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都有重要影響。希望雙方充分發揮互補優勢,努力挖掘合作潛力,積極推進貿易和投資一攬子合作,不斷提升雙邊經貿合作的質量和水平。同時,妥善處理雙邊經貿關係中存在的磨擦和分歧,避免經貿問題政治化,希望美方堅決抵制貿易保護主義,放寬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限制,為中國企業赴美投資提供公平競爭環境。

希拉裡克林頓表示,當前世界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建立什麼樣的美中關係,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美方致力於同中方超越差異、加強合作,攜手應對全球性問題和挑戰,以史無前例的方式證明,一個守成大國和一個新興大國,能夠繼續為各自人民創造美好未來,為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美方願擴大兩國貿易與投資,加強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環保等領域務實合作,進一步推動美中經濟關係發展。

2012年9月5日資料: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美國國務卿克林頓。

解說:

溫家寶總理指出,中美關係對世界有很大影響,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或繼續前進,或消極倒退,這取決於雙方的努力,歷史證明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完全可以和平共處,共同發展,關鍵在於領導人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去思考和把握兩國關係。美方應切實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照顧中國核心利益和國民感情,在亞太地區,對話與合作中發揮建設性作用,維護和平、穩定、發展大局。

希拉裡·克林頓表示,贊同溫總理對中美關係重要性的看法。她說,美中關係儘管經歷過波折,但兩國有許多共同看法,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仍很脆弱,美中關係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尋求互利共贏,符合雙方利益,美方願與中方加強高層交往和民間交流,充分發揮各種對話機制的作用。增進相互瞭解與合作,推動中美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希拉裡來中國談什麼?會帶著什麼結果離開?對於當前的東北亞局勢,她的此次來訪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答案還不算清晰。

白巖松:

首先,我們來研究研究這兩天希拉裡·克林頓的行程,這個行程真是夠忙碌的。9月3日,五千多公里飛到北京來,在北京忙完了之後,又五千多公里到文萊,然後東帝汶,接下來又向北近六千公里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參加APCE會議,劃出一個大的「N」型,這是15000多公里的里程,就在幾天時間裡。這一個「N」劃出來的時候,的確讓人產生N種聯想,包括面對N個問題。同時這樣一個「N」型又勞人又傷財,對她的體力也是一個挑戰。於是很多人猜測,這樣的行動是不是為了處理眼前亞太非常棘手一些問題而來。

同時,中國外交部8月28日對外發佈克林頓訪華的消息,而美國國務院此前未對此行程透露風聲,很多人認為這是不是比較突然?其實未必要從這個角度去解決,未必因為眼前有了釣魚島或者南海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我更願意把這一個大的「N」型看作的確不是很久之前就定下來了。但是反應了兩國這樣一個意願,不管眼前面臨多麼棘手的問題,都願意在建立互信過程中,採用面對面溝通的方式,進行協調、溝通、交流等等。而不是在背後打嘴仗或者猜測,因此這樣一個「N」型符合中美要建立互信關係這樣一種共同的想法。

針對這樣一個行程,接下來向一位專家咨詢一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的所長王帆教授,王教授,你怎麼看待希拉裡·克林頓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來到中國?有人認為突然,其實也不是那麼突然。

王帆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

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來到中國,確實容易產生很多猜測,也是非常敏感。我覺得她的到來還是中美戰略對話機制一個部分,也是高層交往的組成部分,所以她的到來總的來講,我想還是有積極意義,剛才也講到了,是不是她的告別之旅,如果是她的告別之旅,我希望這是和平友好之旅,也是能夠很好地總結中美關係這些年很好的做法和業績,然後展望未來,這樣一個旅行。

白巖松:

我們也看到胡錦濤總書記跟她見面的時候,他們兩個的一段話。胡錦濤主席強調,中美之間要加強對話、溝通、協調,排除各種干擾,沿著正確方向,這是關鍵詞了。希拉裡·克林頓有這樣一段話,以前表達過,不是這麼準確清晰,中美兩國要以史無前例的方式來證明,一個守成大國和一個新興大國能夠繼續為各自人民創造美好未來,為世界和平穩定作出貢獻。

王教授,怎麼看待她的這個表達?史無前例,這是不是對過去一段時間,世界很多國家猜測、猜疑、擔心有關?

王帆:

這個說法的意義非常大,我們要看美國的戰略,對於中國發展長期以來的擔心,以及過去五百年歷史大國興衰的演變,她的話的意義很有歷史啟示意義,這是非常積極的。美國也在想,能夠跳出過去五百年的歷史怪圈,能不能找到一種新型的大國合作之路,實際上這個方面的探索,中國一直在突然地進行,現在美國給出了一個積極的回應,我認為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非常積極。

白巖松:

沒錯,中國這樣的表達已經是多次的,但是這次希拉裡·克林頓這麼說,希望美國上上下下思考的結果,而且很重要不能光是嘴上說,而且今後的行動的確按照他們思考的結果運行。不過這次希拉裡·克林頓來到中國,畢竟全世界很多國家,尤其亞洲國家也會針對一些熱點問題進行很多猜測,促和還是點火?我們繼續看。

解說:

自擔任美國國務卿以來,她一手促成了奧巴馬的亞洲戰略調整,也就是所謂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在兩年前的東盟地區論壇上,她提出了「南海事關美國國家利益」。兩年來,她的大多數行程不在中國就在繞著中國的路上,她甚至稱南海為「西菲律賓海」。在中國輿論看來,她似乎在說一套做一套,這就是希拉裡·克林頓。

面對她的此次來訪,我們還是願意看到積極的跡象,能使中美之間增進互信,共同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新聞資料:

對於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此次訪華,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美聯社等各大媒體都給予了大量報道。媒體普遍認為南海和釣魚島問題是此行的焦點議題,並對希拉裡卸任後,美國對亞洲的外交政策走向提出質疑。

解說:

一方面強調說美國不干涉、不站隊,在領土問題上不持立場,另一方面卻在南海和釣魚島問題上總是針對中國,指責中國威脅了南海的自由通行和安全,指責中國在南海不守《國際法》,指責中國設立三沙市和警備區,特別是在釣魚島局勢趨於緊張之際。她反覆聲明,《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釣魚島。從美國高調宣佈重返亞太戰略以來,美國在亞太地區所扮演的角色有目共睹。

楊伯江中國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1951年,日本和美國簽署的日美安保條約,從當中的第五條來看,當日本主權領土範圍內受到侵略的時候,美國有義務來幫助日本進行防衛。但這裡要注意到一個關鍵的措辭,就是主權所屬的領土範圍內。

解說:

釣魚島的歷史和現狀,希拉裡·克林頓應該最清楚,把釣魚島納入《美日安保條約》,我國已經多次表明了立場。

蔡英挺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我們堅決反對美國把釣魚島列進美日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我們希望美國在維護地區和平、維護中美兩國友好的大局上,多做一點好事。

洪磊外交部發言人:

《美日安保條約》是冷戰(時期)的產物,不應該超出雙邊範疇,不應該損害第三國的安全利益。

解說:

除了釣魚島問題,在南海問題上推行所謂「南海行為準則」也應該是希拉裡·克林頓的重點。本月3日,希拉裡·克林頓在訪華前一站印度尼西亞警告稱:有關方面不要在處理有爭議、且資源豐富的南海爭端時,訴諸脅迫、恐嚇和威脅。並敦促該地區國家,共同合作,制定南海行為準則。

新聞資料:

希拉裡·克林頓此前表示,討論南海行為準則的時機已經成熟了,南海行為準則有望在11月舉行的東亞峰會前開始討論制定。

解說:

就在昨天,對於所謂的南海行為準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也做出了明確回應。

洪磊:

我們注意到美方多次在南海問題上表示不持立場,我們希望美方信守有關的承諾,督促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

白巖松:

我們先說釣魚島問題,美國一方面在表態,這事跟我無關,這是你們之間的事,但另外一方面又明確表達,釣魚島的問題可以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範疇內。因此,很多中國人不解,為什麼有這樣一個自相矛盾的過程。希拉裡·克林頓來到中國,這個問題恐怕也迴避不掉,在見很多領導人也會談。

這個問題還是咨詢一下王帆教授,你覺得在這個問題上能取得多大進展?

王帆: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要想一次談話能夠取得很大進展也是很難。但是這裡有一個關鍵的一點,明明日本犯了這樣一個愚蠢的錯誤,而且今後幾天可能所做的事情都是歷史的鬧劇,這樣的錯誤,如果美國對它進行縱容,這是一個很糟糕的事情,無論以前怎麼表態,實際上在承擔義務方面比較含糊,但是如果縱容日本進一步推進這樣一件事情,所謂釣魚島國有化的事情,美國的態度完全走偏了,而且犯了戰略性的錯誤。

白巖松:

最重要的是她帶著什麼樣的態度來談這件事情?

王帆:

她總是有這樣一種邏輯,總是先說由於中國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或者進攻性、強硬的政策,所以美國不得不來勸導中國,希望中國能更加溫和、妥協,這是希拉裡首先想做的事情,對於我們來說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解讀。

白巖松:

甚至把整個順序顛倒了。

王帆:

順序顛倒了,因果關係顛倒了。誰的軍艦來了?誰不斷地增強軍事基地?誰不斷地加強軍事部署?我們是不得不做出自衛的反應,但是她把結果當成原因,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因此,她的態度站位首先就是邏輯錯誤,我想我們也需要不斷地跟美國進行溝通、交涉。

白巖松:

不光是釣魚島問題,首先看看人民日報9月5日給美國提出來,美國有三個問題要想清楚:第一,中國並非現行國際秩序挑戰者;第二,別想在核心利益問題上挑戰中國。第三,在中國周邊挑撥離間得不償失。說到挑撥離間,她從印度尼西亞、庫克群島過來的,說了很多話,大家自然會談到中國,想到中國。針對她說的話,菲律賓挑自己有用的方向解讀,「希拉裡·克林頓讓東盟聯合起來對抗中國」。我要告訴大家,中國歷來認為關於南海問題,哪怕有些不同意見,也是國與國之間單談,但是菲律賓把希拉裡·克林頓的話解讀成「東盟聯合前來對抗中國」,顯然跟中國的利益和想法不一樣。但是印度尼西亞有報紙說,「希拉裡·克林頓女士請不要要惡意中傷中國」。

這一點得向王帆教授來解讀,她在說這番話的時候,像我節目一開始說的那樣,她是來促和、澆油,還是點火,甚至讓人產生離心力,甚至有點像傍大款,故意往這麼想,把事情變得更複雜,您怎麼理解和判斷?

王帆:

美國對東南亞的政策,我理解是這樣,首先想拉一個統一戰線,所有東南亞國家整合在美國亞太戰略的設計之中。她也發現這個很難做到,因為東南的國家各有不同的利益訴求,所以這一點很難做到。於是就採取了一種分化的政策,這些國家在這個地區恰恰也是有不同的需求,我覺得從以前的新聞來看,希拉裡的表態是不同的,它會給這些國家造成一種不同的傾向,使這些國家有可能產生一些不同的解讀,所以出現了剛才所說的一些情況。在這個地區小國戰略通常是這樣,希望在大國之間進行一種平衡,玩一種平衡術,但是小國最擔心大國之間發生大的衝突,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怎麼選邊站隊,這是最大的難題,所以有些國家不願意捲入到希拉裡想設計的這樣一種圈套中來。

白巖松:

所以也需要美國方面言語之間要清晰,不要讓人產生各有各的解讀,於是促使有些人抱大腿、傍大款,然後使局勢更加複雜。由於今年奧巴馬不管連任還是不連任,希拉裡·克林頓都表達過不會再當國務卿了,非常有可能她最後一次以國務卿身份來中國,怎麼評估過去幾年中美之間她所做工作,以及美國和亞洲之間她所做的工作呢?

解說:

2009年1月13日,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聽證會上,希拉裡·克林頓接受國務卿提名確認程序,為此她做了一個33分鐘外交政策陳述,其中她五次提到中國,「在變動的世界格局中,中國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我們要和中國保持積極合作關係。」,「我們所採取的行動有賴於中國在處理國內外未來問題採取何種選擇。」,對於上任之前的這番言論,外界的理解各有不同的。作為美國國務卿上任後如何維持中美兩個大國之間關係的健康發展,是擺在希拉裡·克林頓面前一道重要課題,上任後首次出訪選擇了亞洲,其中就有中國。2009年2月13日,在亞洲行開始前,在紐約的亞洲協會總部希拉裡克林頓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講。

(2009年2月14日新聞)

希拉裡·克林頓美國國務卿:

我們相信美中將從對方的成功中受益,同時有助於對方的發展。在共同關心的領域與中國加強合作,並與中國分享機會符合我們的利益。

解說:

在那次演講中,她還以中國成語「同舟共濟」來形容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在同一艘船上的人必須以和平方式才能共同過河,這則中國成語在今天將繼續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而這種意願的表達,在胡錦濤主席2011年訪問美國時被再次提及。

(2011年1月5日新聞)

希拉裡·克林頓:

當我第一次以國務卿的身份訪問中國時,我引用了一句中國諺語「同舟共濟」。我們在一條船上,只能向一個方向划行,不然就會引發混亂、造成漩渦,其帶來影響的範圍將超越我們兩個國家。

解說:

2010年5月24日,在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中又引用了一句中國成語。

(2010年5月24日新聞)

希拉裡·克林頓:

中國有一句諺語說的是「殊途同歸」,我們走過的是不同的道路,然而共同的未來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和責任,這就是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最終意義所在。

解說:

「殊途同歸」,「風雨同舟」,對於中美關係的構想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應該可以得出結論。昨天面對到訪的希拉裡·克林頓,如何才算不虛此行。在其任期的最後幾個月,她究竟會給中美關係留下一個什麼樣的懸念,而回首這四年,我們又該如何評價她對中美關係所做的一切。

白巖松:

作為一個媒體人,對這幾年她所做的一切,當然指的中美之間和美國亞洲之間,我可能用這樣一句話形容「尊重但是並不感謝」,尊重指的是,中國常說沒有功勞還有苦勞,非常辛苦,不要說這次一萬多公里的行程,包括七次來到中國,而且有的時候繞著中國走一圈等等,非常辛苦,因此尊重。但是為什麼不感謝,有這樣三點做支撐。第一個問題,當美國要實施重新返回亞洲戰略,她是重要的推手,但是亞洲因此變得更加和平、和諧,還是變得更加不安、讓人擔心了?第二個問題,在中美之間要建立互信,這種信任在她當國務卿期間增強了,還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有回退?她的有些話經常被其他國家解讀成變成矛盾產生的源頭。第三個問題,考慮自己的利益是對的,但是為什麼那麼明顯?並且有的時候會解讀出一些傲慢過於眼前化了,缺一種歷史觀和大局觀。當然這只是媒體的看法。

接下來還要向王教授請教,假如說希拉裡希拉裡·克林頓離開了國務卿的位置,今後美國針對中國或者亞洲有哪些東西堅持?哪些東西要改變?

王帆:

現在需要堅持的是,第一,中美之間建立了很多重要的溝通機制,尤其首腦會晤,對於中美之間增加相互信任非常有作用。第二,達成重要共識是中美關係不僅具有地區意義,而且有全球意義。第三,中美在越來越廣泛的領域不斷地接觸、合作。這些都是新的現象。

白巖松:

要改變的是什麼?

王帆:

現在我們的差異非常大,存異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更多地求同。

白巖松:

非常感謝王教授給我們帶來的解讀。恐怕亞洲的國家要更多地想到,美國假如做得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歸根到底要靠亞洲各個國家從長遠的角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責任編輯:郁文
網友指希拉里沒有資格談釣魚島      [2012-09-05]
美媒:希拉里訪華獲微笑又遇利刺      [2012-09-05]
楊潔篪與希拉里共同會見記者      [2012-09-05]
外媒:希拉里訪華繞不開島嶼爭端      [2012-09-05]
胡總會見希拉里 談及中美關係      [2012-09-05]
胡錦濤會見美國務卿希拉里      [2012-09-05]
中國青年報:媒體別拿「愛國」當生意做      [2012-09-05]
希拉里來華溝通 分析指美要想清楚三問題      [2012-09-05]
網友:希拉里不配跟中國談釣魚島      [2012-09-05]
楊潔篪晤希拉里 強調中美發展      [201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