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財經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專家:十八大或啟動經濟新週期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9-20]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和訊報道,受到海外經濟復甦乏力、工業去庫存週期拉長、金融緊縮造成內需不振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GDP增速連續9個季度下降。部分學者認為阻礙國內經濟好轉的多為暫時性因素,復甦出現延遲但長期前景仍然值得看好,另一派則認為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速中樞已經出現下移,經濟接下來將進入漫長的整固期,走出形如「L」的增長曲線。中國經濟究竟將向何處去?

不景氣持續,中國經濟已行至何處?

在西方傳統的經濟週期理論中,宏觀經濟的運行可以被劃分為復甦、繁榮、衰退和蕭條等四個階段(對於中國經濟,我們更願意把這四個階段稱為復甦、擴張、下滑和收縮)。在當前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為了認清前路的方向,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哪裡?

數據顯示,自2010年一季度創下12.1%的反彈高點以來,我國GDP增速進入長達9個季度的下滑通道,並於今年二季度創下金融危機後的新低點7.6%,直逼2009年一季度的6.6%,而CPI則隨著需求的下滑和流動性的緊縮回落至2%的歷史較低水平,同時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企業效益等各類指標紛紛創出金融危機後新低,當前中國經濟無疑正處於2009年以來的這輪經濟週期的尾部和谷底。中國經濟將觸底反彈,迎來復甦,抑或呈現長期「L」型增長?

微觀指標顯示經濟景氣已降入冰點

微觀企業的庫存調整行為決定了宏觀經濟的短週期波動。當前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進入了一輪比2008年更為漫長的去庫存進程,工業景氣度已經跌至冰點。另外,企業新訂單、用電量、M1等指標也印證了企業庫存調整尚未結束:PMI新訂單指數長期處於50以下的收縮區間,用電量增速節節下滑,而M1增速更是史無前例地在5%以下徘徊長達數月之久,這表明當前企業部門的交易性現金需求萎縮已經非常嚴重,企業的去槓桿化進程或許已經進行得比較充分。

金融收縮遏制實體經濟擴張

金融大鱷索羅斯曾經說過:「信貸工具的伸縮與擴張是全球經濟不穩定的源泉」。當前的中國經濟無疑仍然處於金融收縮的過程中,M1和M2增速均已創下有歷史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其中貨幣政策的執行失當難辭其咎。似乎出於對房價反彈和「四萬億」遺留問題的忌憚,面對持續走弱的經濟,央行在實質性寬松政策的執行上一再拖延,首鼠兩端,「預調微調」的寬鬆表態並未完全落到實處,準備金率的下調幅度不足以對沖外匯占款大幅少增對貨幣供應的影響。今年以來新增信貸整體增長並不顯著,其中最為重要的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量尤其有限。

持續偏緊的貨幣政策不僅會通過銀行信貸的形式壓抑經濟增長的動力,也會對金融資產的價格造成嚴重打擊,引發更大範圍的金融收縮。當前中國股票市場持續下跌,估值連創新低,房地產市場受到政策調控影響短期前景並不樂觀,過去十年中拉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最主要驅動力正在拖累經濟的企穩復甦。

展望未來一段時間的貨幣信貸環境,我們認為通脹的趨勢性下行將緩解央行進一步寬鬆的外部壓力,換屆的完成將使得寬鬆政策的執行更加堅決,這將直接帶動企業經營和整體經濟活動逐步回暖,引領中國經濟從泥淖中走出。

需求增長乏力,「三駕馬車」如何「突圍」?

消費、投資、淨出口這「三駕馬車」決定了經濟增長的中期前景。當前以房地產和基礎工業投資引領的資本形成增長空間已經比較有限,海外需求對中國經濟的增量貢獻越來越小,限制居民消費傾向提升的諸多制度性問題尚未解決,拉動宏觀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已不能以當前的速度狂奔,從而導致全年GDP增長創下1999年以來的新低。中國經濟要在走出週期性收縮後迎來中長期的較快增長,必須依賴更長遠更深層次的經濟改革。

「十八大」或啟動經濟新週期

儘管從中短期指標、金融資產的伸縮與擴張,需求的增長等方面來看,中國經濟似乎復甦乏力,但是從供給角度分析則是另一番天地。

事實上,一個國家的長期增長潛力隱藏於其財富創造的要素、源泉和方式。把長期經濟增長理論做一個簡單的概括,類似於80年代制度和生產效率改革所帶來的增長叫做「斯密增長」;類似於90年代依靠人力、資源、資本、技術的投入和消耗所帶來的增長可以叫做「庫茲涅茲增長」;而以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所驅動的增長可以叫做「熊彼特增長」。如果以這樣的視角來看待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我們毫無疑問將得出樂觀的答案。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制度優化仍然存在著巨大的空間,人口紅利依然能夠維持10年以上,城市化率只有50%,儲蓄資本和外匯資本雄厚,全球技術向中國轉移的進程仍在繼續……

因此,拘泥於中短期需求的增長空間而看空中國毫無疑問是短視的。中國經濟本身所孕育的巨大的斯密增長、庫茲涅茲增長和熊彼特增長的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只要「十八大」後能夠及時啟動相關領域的改革,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新的供給就能創造新的需求,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還能持續10年以上。(作者為經濟學家滕泰)

聚焦十八大
      責任編輯:晨彥
十八大紀念郵票開印      [2012-09-19]
中日關係趨緊張 日本經濟大挫      [2012-09-19]
日經濟界高層欲訪華 修復關係      [2012-09-18]
英媒:中日若搞經濟戰兩敗俱傷      [2012-09-17]
解放軍十八大代表率官兵巡邊疆      [2012-09-17]
評論:中國何時對日扣經濟扳機      [2012-09-17]
港媒:習近平出席公開活動 十八大進入最後準備階段      [2012-09-16]
公安部部署十八大消防安全      [2012-09-15]
中國電商行業發起對日經濟制裁      [2012-09-15]
港媒:中共十八大議程未變      [201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