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東方早報10月9日報道,10月8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對華為和中興通訊為期一年的調查結果浮出水面。這份52頁的非保密報告草案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000063,中興通訊)的設備可能被用來針對美國民眾進行間諜活動,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風險。該報告建議,美國政府應避免使用這兩家公司的設備,美國企業也應尋找可替代華為與中興通訊的電信設備供應商。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報告中稱,上述兩家公司在長達一年的調查中,未能配合調查。
上述種種說法遭到了華為和中興通訊的竭力否認。華為昨日在發給早報記者的一份中文聲明中稱,在過去11個月裡,華為最高管理層在華盛頓、香港和深圳多次面對面回復了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問題,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成員檢查了華為的研發、培訓、生產等區域,華為還提供了大量文檔,包括過去10年的董事會、監事會的名單,從1987年成立以來每一年的銷售數據,以及持股員工名單和持股數量,資金來源及財務運作等。
中興通訊亦稱,該公司全力配合調查,其所提供的設備不會對美國市場造成任何安全威脅。
2011年,華為在美國的銷售額為13億美元,中興通訊在美銷售額為3000萬美元。華為是繼瑞典愛立信之後,全球第二大路由器、交換器及其他電信設備的生產商。中興通訊則位列第五,其眼下在美國主要是銷售智能手機等設備。
華爾街日報分析,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報告的出台等於捅破了一層窗戶紙:長期以來,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官員一直在私下裡警告,中國對美國防務系統和企業構成網絡間諜威脅。美國政府官員因擔心激怒中國,一直不願公開表明這些關切。如今,這一問題被擺到了檯面上,因此「報告可能會讓美中關係更趨緊張」。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回應稱,「中國電信企業按照市場經濟原則開展國際化經營,其在美投資體現了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性質。中方希望美國國會尊重事實,摒棄偏見,多做有利於中美經貿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精英網絡戰單位」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上述調查啟動於去年11月,理由是這兩家中國企業的產品「涉嫌為中國間諜活動提供便利」。今年9月中旬,華為和中興的高管分別被要求在美眾院聽證會上提供證詞。這是歷史上首次中國企業負責人出席國會聽證會,為自身企業辯解。
同時,上述聽證會也是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少見的公開聽證會,該委員會負責監督美國情報部門,包括美國政府下屬的17個與情報活動相關的部門以及軍事情報活動;現任委員會主席羅傑斯(Mike Rogers)為密歇根州共和黨議員、前FBI特工。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報告草案中說,該機構之所以專注於調查華為和中興,是因為它們歸中國所有,這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最大的威脅。
該報告稱,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對華為可能存在違規操作的指控,是部分基於對華為現任和前任員工的訪談。但該委員會並沒有提供上述人士的身份信息。
彭博社昨日援引上述報告稱,華為現任和前任員工供給委員會的公司內部文件顯示,華為曾為一個被稱為「精英網絡戰單位(elite cyber-warfare unit)」的項目提供服務。報告稱,該內部文件看上去是「真實」的。
羅傑斯稱,「中國是針對美國發起網絡間諜活動最多的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52頁的非保密報告草案並沒有提供有關兩家公司設備被用於在美間諜活動的證據。報告只是說,美國的一些公司遇到了蹊蹺的或是令人警覺的事件,這些事件與華為或中興的設備有關。報告沒有提供這些事件的細節。報告稱,一份保密的附錄中包含了一些加劇人們擔憂的信息。
此外,報告指出,華為尋求在美國獲得訂單時,有過被指欺詐和行賄的案例。報告同時提到了華為員工持旅遊簽證在美國全職工作的例子。
「危險的政治干預」
作為被調查方,華為與中興通訊在昨日的回應中都在力證清白,並指出其提供的產品不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造成任何威脅。
華為自去年開始在美國銷售網絡設備,並已賣給一系列中小型運營商,尤其是在鄉村地區。過去4年,華為還通過美國運營商來銷售手機。
華為在昨日提供給早報記者的一份聲明中稱,該公司「抱著良好的意願,全力和委員會進行公開、透明的合作」。這些合作包括:華為的最高管理層在華盛頓、香港和深圳,多次面對面回復了委員會的問題;委員會成員檢查了華為的研發、培訓、生產等區域,華為還提供了大量文檔,包括過去10年的董事會、監事會的名單;從1987年成立以來每一年的銷售數據,以及持股員工名單和持股數量,資金來源及財務運作等。
「我們透明地呈現這些信息,只為確保此次調查符合事實,能客觀地審視華為……」華為稱,「即便如此,委員會的一切活動和努力似乎都指向一個事先已確定的結果。」
華為在昨日的聲明中特別提到,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決定啟動調查之前,該委員會的高級成員就公開通過媒體呼籲美國商界,「在選擇華為設備上採取謹慎態度」。
華為稱,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應該被視為危險的政治干預。」
根據相關規定,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並無權得出企業是否違反美國聯邦法律的結論。該委員會的官員打算將有關華為的調查結果交由美國司法部和國土安全部處理。
此次遭美國會調查的另一中國公司中興通訊昨日也在聲明中說,自2012年4月,中興通訊已用事實向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證明,該公司是中國最獨立的、透明的、致力於全球貿易的上市公司。中興通訊稱,在中國企業與美國國會調查的配合方面,「中興通訊在透明和合作上已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標準」。
中興通訊指出,該公司提供給所有美國運營商的可信賴交付模型裡,中興通訊設備是由一個獨立的受美國政府監督的美國安全評估實驗室進行評估的。
中興通訊吁美方審視整個電信產業供應鏈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在海外擁有不小的業務規模,卻並沒有遭遇類似在美國市場的眾多坎坷。
英國金融時報稱,華為大約70%的營收來自海外,該公司在英國也擁有規模可觀的業務。就在最近,華為宣佈擬在英國投資20億美元,並將在今後5年裡把英國員工人數大致增加一倍,至1500人。
華為在昨日的聲明中也強調,「25年來,我們沒有任何不良紀錄……華為解決方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業界公認的,目前我們的誠信表現和產品質量和安全得到全球140多個市場的認可,被超過500家運營商使用,我們的產品服務了全球近30億人口。」
華為認為,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調查中有選擇性無視的問題。「這個報告根本就沒有關注ICT行業所面臨的挑戰。幾乎每個ICT企業都在全球進行研發、軟件編碼和生產,共享同一個供應鏈,網絡安全挑戰超越於某個公司或國家。委員會的調查報告對於這一事實,始終無視。我們不得不懷疑,這樣的一個報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阻礙競爭、阻撓來自中國的ICT公司進入美國市場。」
中興通訊在昨日的聲明中也提到了類似問題:「幾乎所有的美國電信設備供應商(包括西方供應商),都在中國進行生產。因此,中興通訊敦促委員會擴大視野審視整個電信產業供應鏈,所有供應商都應該向美國運營商提供一致的可信賴交付解決方案。」
「思科中止與中興長期銷售合作關係」
華為和中興遭遇的調查,只是中國公司在美境遇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早在2008年,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提出反對意見後,華為就被迫放棄與貝恩資本(Bain Capital)聯手競購美國網絡設備製造商3Com。去年,華為還被迫放棄收購IT初創企業3LeafSystems資產的計劃。箇中原因,皆與美國當局認為上述收購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有關。
為了緩和與美國政界的關係,華為加大了在美遊說力度。根據美國參議院的記錄,華為在今年上半年的遊說費用達到了82萬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之多。《華盛頓郵報》此前報道稱,從去年11月以來,華為已經聘請了6家遊說公司,並在今年3月註冊了內部員工遊說者,包括3位前美國國會助手。
路透社則報道稱,2009年時,華為登記在案的遊說機構只有一家,而現在已經有了7家。華為不僅通過遊說政府官員來改善形象,還通過各類贊助和營銷來吸引主流受眾,包括倫敦奧運會期間在NBC播廣告,贊助芝加哥的一場食品博覽會等。
但此番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調查結論的出爐,不啻是對華為的大打擊。
中興通訊所受打擊看上去也不小。據路透社10月8日報道,思科中止了與中興通訊的長期銷售合作關係,之前該公司對中興涉嫌向伊朗出售思科電信設備進行了內部調查。美國商務部、相關的國會委員會和美國聯邦調查局也就此事展開調查。(編註:中興通訊今年上半年在美的遊說花費從去年同期的10萬美元減少至8萬美元。此前中興曾聘請共和黨前任參議員克裡斯滕森,但路透社稱,因為中興向伊朗出售美國電腦設備,違反美國對伊制裁措施,遭到了FBI的刑事調查,之後克裡斯滕森也辭去了遊說職責。)
關于思科中止合作一事,上述報道援引中興通訊發言人的表態稱,「中興通訊在對伊朗調查的問題上正積極與美國政府合作,我們相信此事將得到妥善處理。」
觀察人士指出,美國大選之年,類似的政治阻力對力圖開拓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而言,顯得尤為突出。今年3月前後,三一重工的關聯公司Ralls收購了4個在美國俄勒岡州的風電場。此後不久,美國海軍稱,其密切關注其中一處風電場的所在地。美海軍以風電場的「風力渦輪機對此處空氣的擾動」和影響「軍事飛機的低空訓練」為由,要求Ralls改變風電場的位置規劃。
Ralls立刻照辦,並於6月28日向CFIUS遞交了一份自願申報,對收購交易進行披露。不過CFIUS發出命令,即使更改了位置,該交易還是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風險,所有的操作必須終止,而不僅僅限於海軍所關切的一處風電場。為此,9月12日,Ralls公司將CFIUS告上法庭。
但美國當地時間9月28日,奧巴馬仍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簽發命令,禁止Ralls公司在美國俄勒岡州一軍事基地附近興建四個風電場,並要求Ralls公司撤出全部投資。10月1日,Ralls將奧巴馬也列入被告之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