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京滬深治堵限令加碼 被指添堵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0-24]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深圳工作區停車費上限擬漲至每天200多元,北京再提評估單雙號限行可行性,上海車牌拍賣價突破6.6萬元大關,廣州車牌搖號越來越難並傳「限制外牌」……近期,一線城市治堵「限」字頻頻升級。

 據新華網報道,治理擁堵,本是人人盼望的好事,但不少百姓感覺並不舒服:是不是到了非用「限」的地步?面對「堵城」之困,「限」字令還能管用多久?

 治堵頻升級 反現捉襟見肘

 悄然間,國內大城市交通治堵措施又迎來新一輪「加碼」。

 深圳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此次提出新的「治堵」方案,擬將停車場分為工作地、商業地和居住地三類,實行差別化收費。工作地區在工作日內停車費起步價為每小時15元至20元。

 從實施第一階段緩解交通擁堵開始,北京靠「限」來緩解擁堵已經歷9年,隨著交通壓力逐步增大,北京的治堵措施已從引導小汽車合理使用到「限行」,再到「限購」,此次再評估「單雙號限行」的可能性,可謂再度「加碼」。

 在強烈剛性需求的推動下,上海車牌拍賣價格近期突破6.6萬元,創出歷史新高。在實施車牌搖號的北京、廣州同樣面臨著中籤越來越難的困境。

 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系主任楊曉光說,長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實際上造成了管理的低效,不可能根本性緩解問題,很快就會出現反彈。

 專家表示,一方面,我們治堵措施「加碼」,正說明了政府有關部門已經「捉襟見肘」,緩堵措施越來越少;另一方面,事實證明一些限制性治堵措施實施後,可能引發新一輪買車熱潮。

 例如,2008年奧運會後,北京開始實施每週限行一天的治堵措施,最初道路擁堵確實得到了改善,但沒有延續太久。新增的車流中,有不少就是人們為了應對限行而購買的第二輛車。

 限制性治堵 邊際效應遞減

 根據北京市交管局統計,截至2012年9月底,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為515萬輛,北京從400萬輛到500萬輛用了2年2個月。

 「中國在短時間內就成為汽車產量和銷量世界第一的國家,這是所有人都沒有預計到的。」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說,我們在城市規劃、交通建設、文明培養等方面都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

 「地鐵、公交擠得像罐頭一樣,從家到單位要倒四五趟車,沒辦法只有選擇開車,堵總比等不來公交強。」家住天通苑的霍先生無奈地說,盲目地限堵,只會給市民添更多的堵。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表示,臨時限行措施表面看能緩解擁堵,其實暴露出來的是管理水平低下的問題,「限行」有轉嫁城市管理責任之嫌。市民在特定時段或區域的確需要開車,硬性的限制會給市民帶來很多不便。

 上海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所所長薛美根說,機動車的快速增長,不是造成城市交通擁堵的全部原因。包括城市規劃、公共交通網絡建設、政策的引導、參與者的文明程度等等,都加大了「堵城」之困。

 北京市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造成交通擁堵的各種因素中,交通不文明行為佔到了兩成到三成的比例。

 交通工程專家楊東援教授說,推出限行政策的合理性前提,在於能夠提供被優先發展的公交系統作為出行替代,否則一面不允許有車族開車,一面又無法提供足夠的公交資源,缺乏合理性。「不能只盯著『限牌』『限行』『限購』,否則邊際效應會遞減得更快。」

 治堵首先應弄清造成擁堵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是規劃問題、建設問題還是管理問題?需要用統籌考慮的全局性措施來解決。楊曉光說:「只供睡覺的『臥城』減少了、不文明行為減少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了、公交的便捷程度勝過私家車了,交通擁堵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多管齊下 拯救「堵城」

 如何增加城市公交吸引力?成都10月10日開始對44條公交線路實行免費乘坐。成都市公交集團董事長陳蛇介紹說,這些免費線路的公交車,約佔全市公交車總量的10%。尾號限行,能使全市公交車運營效率提高20%,節約了運營成本。這樣一出一進,不僅不會造成財政負擔,而且公司的經濟效益會增加。

 「必須通過提高道路資源利用率,大力發展公交優先,做到真正方便、快捷,這才是吸引老百姓選擇城市公共交通的根本。」薛美根表示,世界各大城市的治堵經驗顯示,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是保持交通供需動態平衡的重要對策,硬性的限號措施較少,更多採用鼓勵、引導的方式。比如新加坡的政策,政府鼓勵市民自願限號,同時給予減免稅費的獎勵。

 楊東援說:「要保障合理交通需求,治堵舉措要加大民意的份量。」如在大城市實行「公交問需」行動,面向全體市民徵求意見,解決部分區域公交車覆蓋面嚴重不足、部分線路過度擁擠、部分時段乘車久候等問題。

 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樹立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公共交通為主,由軌道交通網絡、公共汽車、有軌電車等組成的城市機動化出行系統,同時改善步行、自行車出行條件,這將是大城市治堵的有效解決之道。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認為,解決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從長期考慮,應該解決的是城市規劃和城市形態問題。從短期考慮,則需要公平的交通需求管理,應當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更多使用經濟手段而非行政手段來解決擁堵難題。

      責任編輯:馨瑶
甘肅「兩會」蘭州市長袁占亭:今年民生首抓治污治堵      [2012-01-13]
蘭州市長袁占亭:今年民生首抓治污治堵      [2012-01-12]
日媒:中國航母可控制第二島鏈      [2012-10-24]
建築工程領域成腐敗「重災區」      [2012-10-24]
中國擬實行精神病人住院自願原則      [2012-10-24]
滬指半日漲0.35%      [2012-10-24]
鄭州一水泥罐車側翻致8死6傷      [2012-10-24]
英專家警日本:中國有動武先例      [2012-10-24]
山東沾化兩農用車相撞4人死亡      [2012-10-24]
人民網:終結官本位 回歸民本位      [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