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日媒:西方削弱中國會砸自己腳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0-28]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援引日本《外交學者》10月22日文章,原題:對不起,世界:北京發生的不會只待在北京。如今,許多中國問題觀察家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北京在面臨內部困難大大增加的情況下如何對外行事。今後數年中國將面臨的公認挑戰包括經濟活力下降、民族主義上升、要求政治改革的呼聲上升等。

這些內部困難會減少中國在全世界維持和擴大影響力的資源,制約解放軍的加速現代化等。最令人擔憂的是,由缺乏領導經驗和缺乏政治安全共同造成的行為無常,很可能成為今後數年北京外交政策行為的印記。

一些西方觀察家或許樂見中國內部此類問題堆積,因為它們會削弱中國影響力並減少「中國威脅」。但小心別許錯了願———一個更弱的中國可能給世界秩序造成嚴重破壞。其中一個明顯後果,將是北京不願在全球和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具建設性的作用。批評者可能說即便是在形勢大好時,北京也是空談多於行動。這類批評有一定道理,但更客觀的評估顯示,北京有時充當更積極的角色,比如在亞洲金融危機時期,還有中國對地區自貿的推動,但這些卻沒得到應有的肯定。但若中國領導人忙於應對國內危機,根本不想對世界做什麼貢獻,那麼哪怕是有限的貢獻都可能保不住。

一般認為,中國變弱的同時也會變得更好戰,因為北京將有動機通過民族主義和更強硬的外交來轉移國內注意力。如此理解北京行事過於簡單化。誠然,此類誘惑確實存在。但中國領導人不是傻子。講話強硬是一回事,行動強硬則是另一回事。回顧過去60年中國的外交行為,我們會發現北京雖然言語氣勢洶洶,但介入衝突謹而慎之。中國領導人深知本國軍力有限,因而避免涉足必輸無疑的交戰。

如果我們利用這一洞見來猜測中國今後的對外行為,唯一能確定的是不確定性。源自經濟強勁增長及國內相對穩定的自信將消失,對強硬言論的自我克制也會鬆懈。面對多方面挑戰,如經濟停滯、社會動盪、親民主勢力的復興等,北京可能變得更加心不在焉,在政治上更無力約束中國外交的多個相關參與者。這種內部問題累積帶來的影響,未必是侵略性的,但肯定會造成行為的飄忽不定,讓中國的鄰國和國際社會既擔心又困惑。(作者裴敏欣,汪北哲譯)

      責任編輯:Sunshine
日美修改防衛合作應對中國崛起      [2012-11-12]
美媒:助中國崛起 美能分享更多      [2012-11-11]
瞭望:「中國崛起」進第二階段      [2012-11-06]
簡氏:美或用核武制衡中國崛起      [2012-10-28]
外媒:「中國崛起」進第二階段      [2012-10-28]
美媒:中國不經意間成中亞帝國      [2012-10-26]
平衡中國崛起 俄武器出口越南      [2012-10-25]
美大選最後一辯談「中國崛起」      [2012-10-22]
英報:中國更多「綠卡」給老外      [2012-10-22]
美媒:中國因強大成美大選辯題      [201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