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援引西班牙《國家報》10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崛起的第二階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日前指出,要想瞭解中國真正的發展水平,就必須注意到2009年中國的人均消費是1306美元,僅為美國的4%,日本的5.5%,儘管中國的GDP已經超過了日本。由於擔心變成一個泥腿巨人,大部分中國官員認為,此前沿用的模式已經走到盡頭,中國需要另一項戰略來應對信息越來越豐富、要求越來越高的民眾的需求。
11月8日即將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十八大的任務是領導層換屆,但同樣重要的是要推動一個能夠處理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並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體制。所有這些都是開始更均衡的發展模式的必要步驟,在這一模式下,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公民是佔據中心位置的。
很多人認為,需要一個更堅實的領導集體來應對中國崛起的第二階段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1978年,鄧小平將市場規律引入中國經濟,並開始了中國崛起為世界大國的第一階段。30多年過去了,這一集約生產的模式已經走下坡路了,特別是在政府為了躲避2008年的全球衰退而下令大量注資之後。經濟刺激計劃造成了通貨膨脹,付出了高昂的環境代價,在投資方面沒有選擇性,最嚴重的是,鼓勵地方當局加劇負債。
現在,在新一輪全球經濟危機面前,必須遏制經濟刺激計劃帶來的這些意外後果。
中國如果想在不激化社會失衡現象的前提下繼續前進,除了在投資方面更有選擇性,加強對地方當局的控制之外,別無選擇。
智利美洲經濟網站10月23日文章,原題:中國需要經濟改革以確保增長速度
每到夜幕降臨,在北京大街小巷和公共廣場上都可以看到一群群伴著歡快歌曲跳舞的人。他們中不乏在北京打工的農民工。
在過去20多年裡,大批農民湧向大城市,尋找更好的生活。很多人已經實現了夢想。在「致富光榮」口號的號召下,中國實現了經濟飛速增長,並且把大批農民變成了城市需要的建築工人或小販。有些人白手起家,也有些人借助房地產業發家致富。
對中共來說,讓人民富裕是其合法性和權威的根源。這一模式至今是成功的,但現在遇到了一些困難。貧富差距在增大,經濟增速在減慢。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的經濟增速只有7.4%,是近3年來最低水平。
正當領導層準備換屆的時候,中國也正面臨進行經濟改革的挑戰,以便使經濟仍能具備廉價勞動力、大量出口和強勁的投資:中國需要推動國內消費。然而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
香港第一東方投資集團董事長諸立力指出,中國需要生產來實現調整增長模式的目標。讓人們更有信心地花錢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
諸立力對中國領導層充滿信心,他指出中國領導人是最善於瞭解國際形勢的。與一些人認為中國經濟將出現「硬著陸」的看法不同,許多分析人士預測中國經濟將在有控制的減速之後出現「軟著陸」,實現更有質量的增長。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約翰·奎爾奇指出,過去10年中國對經濟的調控是成功的。顯然全世界面臨的挑戰會影響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必須在刺激國內消費中尋找平衡點,但我十分肯定中國領導層的效率,從財政的角度說,他們是十分優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