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粉絲可以因為衛生廳副廳長而關注我,但在交流時,我更希望出現在他們眼中的是廖新波這個人。——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
開微博就是網上辦公。不忽悠、不作秀、不迴避是基本原則,網絡問政就要真問、互信,真聽、實幹。——惠州市委書記黃業斌
官員開微博首先要學會「聽話」,即傾聽網友的意見、建議。在真誠的傾聽中讀懂民意,並以此作為政策制定的參考;並學會在微博上「說人話」,不講刻板、空洞的「官話」,而是以通俗易懂的真話與網民進行互動交流。——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張志安
據南方日報報道,與政府官員就社會熱點話題展開「平等」對話,甚至直接詬病和質疑,在廣東啟動網絡問政5年後,已不是新鮮事。隨著大批官員積極觸「網」入「微」,有關微博官員的角色定位,成為爭論不休的話題。
官員微博,究竟應該純粹於一種個人表達,還是應該視作一種職務行為的延伸?種種爭議的背後,又預示著新媒體時代下,微博官員們應該堅守怎樣的行動邏輯?
領跑全國廣東官員微博上很潮
近幾年,在廣東官員中,用好微博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在微博異軍突起並迅速成為輿論新陣地時,一大批黨政官員便第一時間進駐微博,並由此開啟了廣東官民互動的一個全新時代。
廖新波就是其中最早嘗鮮的人之一。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啟動公測。工作人員找到了已經在博客中風生水起的廖新波,並向他發出邀請。聽完一番簡單的介紹後,他立即就萌生了興趣。
7天後,@醫生哥波子正式落戶新浪微博。截至日前,僅新浪微博上,廖新波的微博數就達到了6800餘條,粉絲人數更是超過了245萬,@醫生哥波子成了名副其實的廣東微博名人。
儘管聲名鵲起,網絡影響力斐然,廖新波卻並非是廣東微博官員中職務最高的。廣州市政協前主席林元和,則是全省副省級官員中第一個實名開微博的人。這位「微博控」,在任期間還一舉推動了廣州市政協委員微博議政平台的開通。2011年6月,廣州百名政協委員集體開微博,已經成為新時期政協議政的一段佳話。
與此同時,深圳、佛山等地的黨政官員也開始行動了。劉潤華在深圳市民政局局長任上,成為該市局級官員中實名開微博的第一人;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鄧偉根則以「樵山潮人」為名,刮起了一陣微博「潮人體」旋風;肇慶市公安局警察公共關係科科長陳永博,則被稱為「中國公安微博第一人」……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統計顯示,去年全國各省區黨政機構和公務人員微博議政排行中,廣東位列第二。其中,在活躍度和傳播力排行上,均穩居全國前列。
動機迥異官員都有自己的表達模式
入「微」兩年多來,黃業斌一直沒有離開過他的「網上辦公室」。他邀請市民分享「感動」,與新客家人探討「歸屬」,和一線工農評說「幸福」……聽民聲、聚民智、解民困、釋民惑,網友們不時還會收到一份特殊的驚喜——來自市委書記的親筆批示。
他還常常在微博上主動發問,讓網友為惠州開「處方」。堅持閱讀每一條網友留言,企盼從中發現真知灼見。在他看來,「開微博就是網上辦公」。儘管會增加工作時間和工作壓力,但他樂此不疲。
與黃業斌相似,林元和在廣州市政協主席任上時也全力倡導「微博議政」。不僅身先士卒織「圍脖」,還不惜「網開一面」地開出各種優惠條件,鼓勵政協委員入微。目的就是激發他們的履責意識,創造性地「問政於民、問計於民」。
不過,同樣有著官方身份的廖新波卻不主張把政治融入微博,他更願意將他的「菠菜園」視作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粉絲可以因為衛生廳副廳長而關注我,但在交流時,我更希望出現在他們眼中的是廖新波這個人。」他說。
因此,廖新波的微博題材與形式均很豐富。除醫改、醫生、醫院等中心話題外,還時常會關注並評點環保、交通、食品安全等社會民生熱點話題。
不囿老套的親善姿態加上個性化的表達,為廖新波贏得了全所未有的關注度,但官員微博的特殊性,讓他也時刻感受到身上沉重的政治包袱和風險。「稍微一講『錯』就會形成軒然大波,成為社會的眾矢之的、媒體的焦點。」在身陷過「誤診門」、「獻血門」、「醫生尊嚴論」等多重網絡輿論漩渦後,他深知博海驚險。
黃業斌和廖新波只是廣東官員行走微博所選擇的兩種不同路徑。在更廣泛的範圍裡,越來越多的官員正在嘗試著各種適合自身的微博表達模式,由此也揭開了官員微博背後的真實行動邏輯。
雙重身份公私難分開,官員很糾結
顯然,官員微博因官員自身的「雙重身份」,決定了其完全「私人化」終歸只能是一種理想狀態。官員微博中的言論常常會被公眾不自覺的貼上公共標籤,尤其是在涉及政務話題探討時,往往會被「放大」定格為官方執政者、或是官方機構的直接代言。
談工作,還是談生活?當官員微博不得不在職務角色與個人身份的轉換中糾結時,微博官員們也頻頻會在去或留的問題上出現徘徊。
事實上,因為種種原因,許多積極入「微」的官員仍然選擇了在微博上淡化官方身份或職務。一些黨政官員雖然實名註冊,但通常會註明微博與政事和身份無關;一些雖然化名但身份早已曝光的官員,往往迴避進行官員職務認證,而是使用學術機構兼職身份,有些甚至連所在部門也不公開;而更多的人,則選擇了在微博上沉默的「潛水」。
然而,微博已然成為官員必須掌握的一種執政手段。
省委書記汪洋就曾要求,各地領導幹部不做網絡菜鳥,帶頭「上線」、「觸網」、「開微博」。今年6月,廣東省21名地級以上市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網絡應用技能考試,書記、市長們還被要求考核發郵件、看微博、上QQ、回復網友問題。
「來到這個位置上,就應該表達,掌握好話語權。為什麼不盡量表達自己的意願,或者說理想呢?」廖新波說。儘管有擔心、有壓力,但他覺得現在「關閉微博比開微博還要難」。為避免出現自己的話讓「衛生廳被代表,醫療隊伍被代表」的情況,他採取了將問題拿出來討論、平等溝通表達方式,而在語言上也盡量去官味化。
其實,在多元化、草根化的微博話語環境中,習慣了傳統政治話語體系的官員們,必須重新學習說話、聽話,官員微博也必須遵循一種更開放也更有責任的行動邏輯。
「官員開微博首先要學會『聽話』,即傾聽網友的意見、建議。」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張志安說,官員要在真誠的傾聽中讀懂民意,並以此作為政策制定的參考,並學會在微博上「說人話」,不講刻板、空洞的「官話」,而是以通俗易懂的真話與網民進行互動交流。
「不忽悠、不作秀、不迴避是基本原則,網絡問政就要真問、互信,真聽、實幹。」秉持微博工作化的黃業斌也說。而在廖新波看來,官員微博不能譁眾取寵,要守住本職和本質,因為裡面包含著責任和良心。
而現實中,像廖新波一樣,一批官員微博憑借自身的個性化表達引得了眾多粉絲的熱捧。微博官員們通過微博展示自身價值觀與理念,發揮人格力與影響力,並由此強化和帶動公眾對其身後的政務職能部門的信任和理解。
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教授郭巍青認為,微博官員在與網友的來往中,往往會體現出真性情、真水平。越來越多個性化官員微博的出現,既顯現了廣東政界的開放風氣,也體現了從政者的責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