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財經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周小川駁貨幣超發推漲物價論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1-0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北京青年報報道,金融危機從初露端倪到集中爆發再到席捲全球,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都全面地對其進行了觀察、分析、反思和對策研究。日前,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了周小川的新著《國際金融危機:觀察、分析與應對》。該文集收錄了2007年夏季危機剛剛開始顯現到2012年夏季這5年間周小川在不同場合關於這次危機的演講稿、公開發表的文章,還有少量的媒體訪談稿,共45篇。其中24篇是首次與讀者見面。

據出版方介紹,該書所收錄的45篇文章圍繞金融危機涉及危機的成因、危機救助、國際金融改革和監管、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等多方面的問題。其中也涉及中國應對危機、維護金融穩定和改進經濟平衡的政策分析,主要包括人民銀行在貨幣政策、金融穩定等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政策選擇,以及我國在穩增長、擴內需等內容。比如,該書收錄2011年3月18日周小川在中國人民銀行第69次學術講座上的講話稿《中央銀行治理研究:議題與要點》。其中就談到大家熱議的「貨幣超發」問題。

針對近年時常有人提出中國「貨幣超發」這一概念,並將它解釋為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周小川提出了不同看法。

周小川指出,在中國,「貨幣超發」這個說法,接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所謂「非經濟發行」的概念。非經濟發行指超過實體經濟需要量的貨幣供應,經濟發行則指貨幣供應量正好符合實體經濟需求。由於過去中國所統計的實體經濟只涵蓋物質部門、不包括服務業,所以,隨著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及經濟快速發展,貨幣供應量很快就超過當時統計口徑的「實體經濟」的需要,表現為超經濟發行,即所謂「貨幣超發」。但實際上,貨幣供應不僅是滿足實物經濟的需要,還需滿足服務業及金融市場的需要。

此外,由於多數研究和實證檢驗證明,調控貨幣供應量與中央銀行保持物價穩定的目標之間並無必然聯繫,貨幣供應量這個指標,在西方學術界基本上已被棄用。周小川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理論指出,具有理性預期的經濟主體預測經濟現象時,會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所有能得到的信息來作出判斷,不會犯系統性錯誤。因此,中央銀行能夠預測的指標,公眾也能預測。

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周小川則指出,將政策利率作為單一的貨幣政策工具的想法面臨著挑戰。因為這一做法的理論假設是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順暢,但現實的貨幣政策傳導與此存在差異。

      責任編輯:Joshua
周小川缺席IMF年會被指不守規則      [2012-10-14]
楊潔篪:周小川缺席IMF年會妥當      [2012-10-11]
周小川等缺席IMF年會挫日銳氣      [2012-10-11]
周小川謝旭人缺席東京IMF年會      [2012-10-10]
美加緊「印鈔票」 中國臨通膨      [2012-09-13]
外媒評十大央行行長 無周小川      [2012-08-25]
周小川:父愛式管制中國資本市場      [2012-05-16]
周小川:倡企業和居民海外投資      [2012-04-03]
周小川:銀行業改革需打破壟斷      [2012-03-21]
央行行長周小川:銀行暴利說法有些過分      [201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