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山東四胞胎同上遼寧號航母服役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1-1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天津日報報道,近日來,濟南民族路九號大院老孫家的四胞胎可成了大紅人,原因是孫長宇、孫長峰、孫長嶺和孫長濤這4個小伙子全在「遼寧號」航母上當兵。

11月9日下午6時,記者在老孫家採訪時,航母「遼寧號」上打來電話,長孫孫長宇叮囑奶奶說:「明天颳風下雨,天冷您老不要出門了……」奶奶1.5米身高的一個小老太太,頓時像首長一樣挺直了腰板,嚴肅滿面地說:「我你別擔心啊,關鍵是搞好你們自己的事情,要認真學習,聽首長的話,和比你們大的大哥們打成一片……」

四胞胎,平民百姓家養大一個都得付出全家的努力,試問同時養大4個,會是一個多麼艱巨的「工程」?再者,如今參軍很難,老孫家的4胞胎孫子怎麼就一下子全都登上了航母「遼寧號」?

喜憂參半四胞胎

老孫家不簡單,爺爺孫成吉前年去世時86歲,解放戰爭中曾是挑著扁擔、推著獨輪車支持解放軍打贏淮海戰役的挑夫;奶奶王玉鈴曾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童養媳,老兩口把這4個同胎問世的孫子辛辛苦苦地拉扯大,剛滿17歲就把他們一起送進了部隊。爺爺病中說:「都去參軍為國家效力吧,進了部隊當上兵,我也就放心了。」最後得知4個孫子全去報了名,爺爺才謝世。

孫家祖輩很窮。當年,四胞胎爺爺的爺爺,一根扁擔挑著倆兒子,逃荒逃到濟南附近的青州府,靠做木匠紮住了腳跟。1945年青州地區第一次解放,那年眼見著就要被餓死時,孫家分到了救命的糧食和田地,為感激共產黨,解放戰爭打響後,四胞胎的爺爺、24歲的孫成吉應徵支前,推著獨輪車跟隨解放大軍,先打濰坊戰役,後打淮海戰役;那時四胞胎的准奶奶、年方15的王玉鈴(孫家的童養媳)在家給解放軍做軍鞋、烙大餅,倆人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過貢獻,堪稱擁軍支前的模範。

解放後,孫成吉進濟南城,在一家鐵路醫院當管理員,數年後和從8歲起就進孫家的王玉鈴成婚,住進濟南南郊一間被稱作是「窯洞」的房子。孫家喜歡男孩兒,但卻一連3個生養的全是女孩兒,直至三閨女8歲時,孫家才添了一名男丁,即四胞胎的父親孫建民,這時孫成吉已經年近4旬。孫成吉非常疼愛這個兒子,孫建民16歲時,就因轉年將要廢除「子女頂替父母工作」的政策,孫成吉提前好多年退休,把工作讓給了兒子。

退休後,孫成吉沒什麼事兒干,一年年地等著抱孫子。

1991年,兒媳蘇立新順產一個健壯的大胖小子,七斤八兩重。孫家美極了,豈料樂極生悲,第二天奶奶王玉鈴正煮著雞蛋準備發放給前來道喜的親朋好友時,突然有人報來噩耗,說是孩子「沒了」!不知什麼原因,那天嬰兒護理室裡同時夭折一男一女倆嬰兒。

孫家就像是挨了悶棍,一時緩不過神來。儘管爺爺奶奶勸慰兒媳說:「是兒不死,是財不散。認頭吧,別太難過了。」兒媳蘇立新還是傷心過度,像是患了今日所說的抑鬱症,沒事兒就哭,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公婆急了,說這樣哪行?孩子沒了,別再搭上大人,趕緊看病去。

家人給找了一位老中醫,30服中藥喝下去後,一日老中醫給蘇立新把脈,欣喜告訴她說:「你有喜了。」

那天兒媳笑瞇瞇地回家,婆婆奇怪:這孩子一年多了沒笑過,今兒是咋地了?原來是兒媳懷孕了。公婆一聽非常高興,因為這可沖淡了兒媳的那塊心病。

豈料沒過幾天,孫家公婆的心再次提起來,原因是兒媳去醫院照B超,大夫說不僅是喜,而且是個三胞胎。一聽三胞胎,兒媳蘇立新,一副高興的樣子,想這可能是上天補償我?公婆反倒緊張起來,那年頭兒雙胞胎都罕見,三胞胎他們從未聽說過,就想那三個胎兒一起長,對母體會是多大的傷害?同時也嘀咕:這吃了中藥懷上的孩子,別再有什麼毛病吧?孫家公婆儘管盼孫兒心切,但他們善良,放心不下兒媳的安危。婆婆這樣勸兒媳:「這事兒有點懸,你個人決定吧,問你自己是否承受得了?」兒媳的回答是:「是孩子,我就不放棄。」

懷孕到5個月時,兒媳腹部鼓脹得出奇,公婆不放心,催兒媳再去複查一次。這回一查,就連蘇立新都震驚:B超顯示告訴她胎兒不是仨,而是四個!

回家後,公婆一聽一顆心頓時提到嗓子眼兒,驚問怎又多出一個來,上回檢查時他在哪?兒媳說,大夫解釋,第四個被上面那三個蹬到腳底下了,所以大夫們上次檢查時沒看見。得,木已成舟,什麼退路也沒了,孫家緊張得如履薄冰。

兒媳成為重大保護對象。懷孕至7個月,孫家送兒媳住進山東省立醫院。到第9個月,蘇立新已無法站立,她丈夫孫建民終日陪護在床前。

1993年2月14日,剖宮產,4個可愛的男嬰一起問世。手術還算順利,只是四兄弟個個「缺斤短兩」,老大4斤8兩,老二4斤3兩,老三4斤5兩,老四才僅3斤9兩。而即使是這樣,4個小傢伙也已掏盡了母親身上的營養,蘇立新健康體系已近崩潰的邊緣。

母子平安,4個孫子個個存活,老孫夫婦謝天謝地。豈料醫生警告說,日後若無強大的營養和精緻的護理,母子平安會是暫時的現象,弄不好雞飛蛋打。夫婦倆頓時又緊張得要命,意識到萬里長征這才剛剛邁出了第一步。

艱難養育四兄弟

老孫家喜獲四胞胎,而且個個是男兒,消息傳遍濟南城,多少人羨慕和驚歎!然而老孫家卻亂了營,喜悅的心情有,緊張的心情更是無時不在,四兄弟個頭兒太小,捧手裡單薄得像小貓一樣。

直至今日,一想起那段驚險的時光,79歲老奶奶王玉鈴仍是大搖其頭,說是不堪回首。她回憶說,想當年,4個孫子接回家,誰來照看他們?兒媳虛弱得如同重病在身,臥床不起;兒子孫建民忙裡忙外,忙得鬍子老長沒有時間刮,再說他從小被母親和姐姐們嬌慣從沒幹過家務,怎會照料嬰兒?爺爺孫成吉更是幫不上什麼忙,一聽醫生說產後婦嬰必須要有強大的營養作後盾,70歲的人了便去「補差」給4個孫子掙錢,一天工作下來哪裡還有照看孫兒的氣力?餵養4個嬰兒的重任就全都落在了奶奶的身上,而那年,奶奶王玉鈴也已是年過六旬的老人。

奶奶王玉鈴曾是農村一個大字不識的童養媳,日後卻像首長一樣動員起整個家族的力量,打響一場曠日持久的育孫「保衛戰」。

3個姑姑和姑父輪流回娘家當義工,親戚家兩個女孩兒也被請來幫助抱孩子,但一到晚上,護嬰的主力就只剩下了奶奶王玉鈴。那時房子也特別窄小,夜晚分配給奶奶和4個孫兒的空間只能是一張鋼絲床。鋼絲床當中凹下去一塊,奶奶把4個孫子分放在鋼絲床兩側,頭全朝向外端,自己蜷曲成一團,臥在鋼絲床當中的窪兒裡。或許是因餵奶時間相同,寶貝們一尿全尿,有的尿到奶奶身上,奶奶就得起來,換好自己的衣服,再挨個餵奶給4個孫子,幾輪折騰下來,哪裡還有奶奶睡覺的時間?特別是孩子5個月大的時候,突然集體發燒、肺炎,全都住進了醫院,奶奶黑白兒提心吊膽地守護在病房,累得沒了人樣兒。半年下來,奶奶滿頭白髮,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年。

那時老孫家有幾大奇觀。一是嬰兒使用的尿布多,幾百塊,一串串晾曬起來像萬國旗,洗尿布愣是使壞了一台洗衣機。二是玻璃奶瓶多,喝水的,餵奶的,數十個奶瓶擺得小屋裡到處都是。母親身上的營養被他們掏了個乾淨,沒奶,小傢伙們靠鮮牛奶活命,一天30袋,一煮就是小半鍋,經常晚上沒奶了,急得父親孫建民半夜去砸濟南乳品廠的大門去買。

還好,精心護理下,4個孫兒一天天長大,而且越長越結實,但也越來越頑皮。孫家藏有一張黑白照,照片上院子裡曬著一大盆水,4個脫得精光的小子爭先恐後地要往盆裡跑。奶奶說就這樣,小時幹什麼四兄弟都要搶,洗個澡都得好幾個人合作,有人管脫衣服,有人管洗澡,還得有人負責洗後抱著,不然放地上一跑,轉眼間又會髒得跟沒洗似的。

辛苦,非常辛苦,但老孫夫婦倆卻樂此不疲。爺爺孫成吉「離休」,養老金不低,但都貼給4個孫子了,日子過得清苦他願意。老孫夫婦倆也有特牛的時候,那就是他們推著4個孫子外出遛彎兒一輛大輪的童車裡,擠滿四胞胎,在這獨生子女的世界,走到哪,他們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贏得無數羨慕的眼光,被人圍觀和讚歎。每當這時,苦頭吃盡的爺爺奶奶豪氣沖天。

報名參軍齊上陣

養育四胞胎,開銷太大,人家一個孩子的花費,到老孫家就得乘上4倍。比如4個孩子的托兒費,其父孫建民每月工資全部交上還不夠。於是還要搭上爺爺的退休金和姑姑等親友的贊助。

錢緊,四胞胎的父親孫建民從未中斷過工作(原濟南鐵路醫院工人),其母蘇立新身體康復一些後也得趕緊去上班(濟南機床一廠工人)。但如此一來,奶奶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她日夜寸步不離地看著4個孫兒,心血全部傾注在孫兒們的身上。爺爺心疼老伴兒,孩子兩歲半時他不再去「補差」,回家和老伴兒一起專職照看孫子,一直到4個孫子16歲中學畢業。

16年,哺育孫兒們的工作爺爺奶奶分工各有側重。奶奶負責孫兒們身體上的茁壯成長,天天忙乎著伙食上的營養。孫兒們一天天長大,飯桌上一趴你爭我搶的飯量也跟著往上長,後來奶奶每天要做很多的飯,比如大餅要烙一大摞;饅頭要蒸上下屜;一說吃餃子,奶奶要忙上一整天。如今,哥兒四個結結實實地站在那兒,若說他們生下來時體重三四斤,誰聽也不信。

爺爺負責孫兒們政治思想上的健康成長,慣用的方式就是講故事,講解放軍如何打仗,講他當年怎樣跟著一起上前線。爺爺講這些孫兒們信服,因為爺爺告訴他們好多故事都是爺爺親眼所見。等孫兒們再大一點,爺爺又講孔融讓梨,講雷鋒等故事,教四兄弟如何學會謙虛禮讓和助人為樂,再就是要求孫兒們做人一定要忠實,不許說瞎話,不許弄虛作假,更不許見錢眼開,看著人家的東西眼饞。

在爺爺奶奶的教育下,四兄弟非常懂事,在外從不惹是生非,更不仗勢欺人去打群架。奶奶記憶中,只有老二上初中時和同學相互調皮時逗急了眼,被對方用水瓶砸破過頭皮,此外再沒有過因打鬥被請家長的事件。同時四兄弟之間也很謙讓,爭吵的時候有,惹出麻煩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有,卻極少動手打架。尤其老大,他大過弟兄們的「年齡」也就一兩分鐘,卻蠻有大哥的風範。

說來也怪,一胎下來,四兄弟身材、長相並非特別相像,性格、愛好也有差異。小時沒有話語權時,四兄弟服飾全都一樣,一上小學,再買衣服就有了各自的選擇。但他們喜歡抱團兒,辦事同出同行,鮮有分開的時候。譬如說初中畢業之後的選擇,考慮到將來4個孩子假若全考大學的話,經濟方面會有困難,就想讓其中的兩個報考山東省濟南商貿旅遊學校。豈料一到校長那兒,校長說:「你家不是有4個嗎?怎麼才來了倆?」聽說其餘兩個另有打算,且有經濟的原因,校長說:「別,讓那倆也來吧,學費問題咱第一年全免。」結果四弟兄全都進了那所學校。

老孫家育子與眾不同。很多人家不切實際地望子成龍,老孫家只求4個孫兒結結實實地平安長大,再就是做人正直和誠實。尤其爺爺孫成吉,看社會上很多孩子嬌生慣養,長大後講吃講喝,抽煙喝酒蓄長髮,擔心自家的孫子也變成那樣,於是很早就想讓孫子們到部隊去鍛煉一下。

2010年秋,四兄弟17歲,到了能夠認真考慮個人前途的時候。四兄弟當時學的是旅遊專業,校方也曾許諾過會給介紹一個好工作,比如進接待國家領導人級別的國有賓館,待遇多半錯不了。但四兄弟心有不甘,總想幹些更有份量的事情。這時爺爺孫成吉86歲,重病纏身,自知時日不多,他把4個孫兒叫到床前,說:「參軍吧,你們進了部隊當上兵,我就放心了,跟黨走才能不學壞。再說是男兒就應報效國家。」這話哥四個記下了,自小到大他們最聽爺爺的話,於是作出了投筆從戎的決定。數日之後爺爺病逝,料理完爺爺的後事,2010年9月27日,哥四個即去武裝部報名參軍。

孫家四個航母兵

然而參軍入伍談何容易?四兄弟聽說現在參軍難著呢,有些膽怯。奶奶鼓勵他們說:「怕什麼?去闖一下唄。」

哥四個去報名,而且是要報考海軍小時他們跟父母去青島海邊看到過軍艦,海軍那漂亮的軍服從那時起就深深地迷住了他們。武裝部工作人員說:「歡迎參軍,可惜名額有限,只能說是給你們試試。」

此事渺茫,四兄弟不抱希望。不想消息很快傳來,哥四個都可以去體檢。原來,徵兵部門的領導非常欣賞四胞胎兄弟集體報名參軍的精神,這說明軍隊具有很強的感召力,因此破格接受他們的報名。檢查時,一名軍官特意找到他們,問:「你們4個都想當兵嗎?」哥四個說「是」。那軍官說:「好,只要體檢能過,我就幫你們實現自己的願望。」美得哥四個回家跟奶奶報喜。

2010年12月16日,哥四個一起穿上了軍裝。爹媽高興,奶奶更高興,一想起這4個威武雄壯的戰士是被自己一手養大的,老太太自豪得要命。她跟孫子們照相,完事還要帶著孫子們去爺爺的墓地上照相,激動地告訴老伴兒說「老頭子放心吧,孫子們已實現了你的遺願」。送孫子們出發那天,老太太站在火車站月台上,強忍著不掉一滴眼淚。可一回到家裡,空蕩蕩的房間讓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她把四朵碩大的光榮花往飯桌上一擺,「嗚嗚」地哭起來,一哭就是兩小時。

哥四個進海軍蚌埠士官學校接受培訓。選擇專業時,老大孫長宇選擇了水下「聲吶探測」;老三孫長嶺選擇了「艦艇指控」; 老二孫長峰、老四孫長濤選擇了空中「電子對抗」。

培訓結束後,按常規他們將被分配到不同的艦艇上。這時正趕上海軍開始選拔首批到航母「遼寧號」上服役的士兵。上航母,多少海軍戰士的夢想?孫家四兄弟不用商量,爭先填報了想上航母服役的志願。哥四個知道,此事希望不大,且不說上航母要經教官推薦、校內選拔和高層考核等道道難關,部隊也一向有不讓親屬在同一單位工作的規則。豈料好運再次降到他們頭上,哥四個全被批准上航母,成了中國第一代的航母艦艇兵。

消息傳來,老孫家甭提多高興。奶奶王玉鈴說,他們爺爺要是知道了這事兒該多好啊,60年前他擁軍支前,60年後他一手培養起來的4個孩子又一起登上了航母。同時還讓奶奶高興的是,4個孫兒無時不在牽掛著她,經常在航母上給她打電話,叮囑她注意身體,注意天氣,她最愛聽的一句話是:「奶奶啊,我想你。」每逢這時,老太太就愛拿出老伴兒的遺照看,拿出和4個孫兒的合影看,一看就覺得她和老伴兒的這一輩子真是沒有白活。

      責任編輯:果果
港媒:中國航母迫美考慮新戰略      [2012-11-16]
中國新艦艇防禦導彈已裝備航母      [2012-11-12]
港媒:殲15在遼寧艦上觸艦復飛      [2012-11-10]
中國航母將首次起降試飛戰鬥機      [2012-11-09]
遼寧艦明再出海 或試驗艦載機      [2012-11-09]
烏專家盛讚中國航母史無前例      [2012-11-07]
中國航母設計師:遼寧艦是開始      [2012-11-07]
台媒:滬在建巨艦 似國產航母      [2012-11-06]
日美軍演:美派航母 日出動忍者      [2012-11-06]
美媒:遼寧艦任何事故都是災難      [201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