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官方媒體25日證實,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日前成功起降殲-15艦載機,朝著形成戰鬥力邁出關鍵一步。此時距「遼寧艦」入役整好兩個月。有西方媒體此前曾嘲笑沒有艦載機的「遼寧艦」不過是「紙老虎」,有人甚至將其稱做「浮動博物館」,現在看來,「老虎長出牙齒」的速度遠遠超出多數西方分析人士的預期。在緊盯住中國航母動向的同時,西方分析人士還針對這個「大傢伙」發出一長串疑問:中國航母會成為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嗎?它對東亞地區的領土糾紛有什麼影響?中國什麼時候擁有自己建造的航母?巧合的是,在中國航母「突飛猛進」之際,美國首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將於12月1日正式退役。有美國媒體感慨:「我們在邀請對手來挑戰自己。」有的甚至根據這「一退一進」預言:「航母戰爭正從地平線上升起。」看來,不管是「唱衰」還是「誇大威脅」,中國航母的一舉一動總能激發出無盡的「想像素材」。
中國迅速起降艦載機令外界震驚
「這項成果標誌著中國雄心勃勃的航母計劃邁出了關鍵一步,因為艦載機的起降訓練是最有挑戰性的任務。」俄新社25日如此評論中國殲-15戰機在「遼寧艦」上成功起降的消息。瑞士《20分鐘報》25日以「中國航母終於有了戰機」為題說,航母艦載機起降難度很大,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當中國首艘航母9月份入役時,軍事專家曾取笑它沒有艦載機。現在中國用殲-15戰機的成功起降給予有力的反擊。
「史無前例」,英國廣播公司用這個詞強調艦載機起降對於中國的意義。報道稱,中國官方週日證實,成功在300米長的「遼寧艦」上進行了殲-15戰機起降飛行訓練。作為中國首款艦載多用途戰鬥機,殲-15可進行制空、制海等作戰任務,配掛多種精確制導武器,具備遠程打擊和晝夜間作戰能力。韓聯社25日稱,中國軍事專家認為,以蘇-33為原型研發的中國首款艦載機具有對地攻擊、空中格鬥、精密射擊、遠程打擊等能力,性能與美軍F/A-18不相上下。香港《商報》說,軍事專家認為,當「遼寧艦」成功完成艦載戰鬥機的起降試飛,就宣佈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否則只能算是一個海上移動平台。
德國《柏林日報》25日稱,中國首艘航母就像一座中國的「浮動軍事大學」,很多技術都是中國自己研發的,包括航母上的戰機阻攔索等設備。殲-15的成功說明中國首艘航母開始形成戰鬥力,但從訓練艦轉向戰鬥艦還需要幾年時間。俄羅斯電視台稱,艦載機起降技術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一些軍事專家曾預計,中國在明年之前不會擁有這種能力。韓國《朝鮮日報》說,中國的首艘航母在服役僅僅兩個月後就能進行艦載機甲板起降,這是非常快的成功進展。《法國西部》的文章稱,這真令人震驚,殲-15貨真價實地完成了在航母上的起降。最初傳出這一消息時,人們還以為是好事者的捕風捉影,中國離讓戰鬥機在航母上起降還很遠。但如今視頻清晰展現在公眾面前,由不得人不相信。這是中國首次掌握這一技術,或許意味著法國的「陣風」戰機也能在「遼寧艦」上降落?
在「遼寧艦」交接入列的9月25日,美國《紐約時報》曾刊發題為「中國航母入役,但專家質疑它的價值」的文章稱,部分美國軍事專家對「遼寧艦」入役的意義不以為然,有海軍軍官甚至表示,應該鼓勵中國興建自己的航母和護衛艦,因為這「只是浪費金錢」。文章引述專家的話稱,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飛行員還是以陸地跑道模擬在航母降落,使用的飛機是以前蘇聯在25年前設計的米格-23為原型改良而來的殲-8。由於中國沒有合適的飛機,因此飛行員難以執行在航母移動時起降等困難任務。《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本月9日稱,中國發展航母增強海軍實力並非易事。試驗如何在航母上降落、如何保護航母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為了完善這一過程,在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美國很多飛行員丟掉性命。
中國海軍少將鄭明25日對記者說,航母艦載機殲-15成功起降說明訓練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還不能說已經形成戰鬥能力。航母最大的特點是飛機與艦船的結合,戰鬥能力不能僅靠少數戰機的起降,還需要更大的集體來完成,將來還要多種飛機完成在航母上的起降,才能更完整地體現戰鬥力。航母要完全發揮戰鬥力需要完成三個協同,現在艦機協同取得成功,今後還要讓更多機種進行與船艦的結合。其次是艦群協同,即航母與其護衛艦和海面上其他力量協同作戰。第三是艦網協同,將來全軍要形成一個全覆蓋的指揮網絡,包括各軍兵種,以及航天、「北斗」偵察系統等,航母要與這個大的網絡進行協同。
另據報道,負責研製殲-15的中航工業沈飛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羅陽在25日在「遼寧艦」突發心臟病,並於11時許去世。
中國航母激發各種「想像」
外界還迅速把中國艦載機成功起降與當下東亞的領土爭端扯在一起。法新社25日說,在與鄰國的一系列領土糾紛越陷越深之際,航母成為中國軍力增長的一個頗具象徵性意義的里程碑。中國首次實現航母艦載機起降,加強了北京在領土爭議中投射不斷增長的軍力的能力。奧地利《格式》雜誌以「龍的升級」為題稱,艦載機起降成功是中國日益升級的海軍力量的反映,航母上的現代化裝備提升了中國的信心,讓「海上的虛線」變得更加牢固。日本NHK電視台25日稱,中國軍隊的「展開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對於在釣魚島和東海問題上與中國爭端不斷的日本以及南海諸國而言,需要加強警惕中國試圖通過航母控制海洋的努力。日本時事通訊社稱,一旦中國靈活掌握作為空中力量平台的航母,亞太地區特別是太平洋近海的軍事平衡就可能被打破。
台灣《中國郵報》25日稱,台灣「中央社」提前拿到的香港《明鏡》月刊12月號內容顯示,中國大陸將於2013年造出完全國產的航母,並將於2015年到2016年間入役。中國在擁有第一艘航母的基礎上,兩年後將擁有第二艘航母。該雜誌還稱,中國計劃在20年至30年間建成世界一流海軍。俄羅斯「軍事觀察網」稱,中國現在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沒有國產航母的國家,因此航母對中國而言不僅是軍事工具,也是大國雄心的展示。
「在亞洲軍力提升中,所有目光都聚集在中國身上」,《澳大利亞人報》以此為題稱,相對於作為美國海軍在亞洲核心力量的9.7萬噸級「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而言,「遼寧艦」實力平平。不過即便這艘航母被有的西方分析人士稱做「浮動博物館」,它仍是中國向大洋投射實力願望的有力體現。地區所有國家,不需要看到「遼寧艦」服役就應該能看得很清楚了,近年來這些國家都為了應對中國崛起在穩步加強國防實力。有一件事很確定,隨著中國經濟和軍事實力的持續增長,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所有國家都在關注中國。
「我們在邀請對手來挑戰自己」,讓「洛杉磯每日新聞網」如此感慨的,除了中國航母的進展,還有美國首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的正式退役。報道稱,當1991年冷戰結束時,美國海軍炫耀說有529艘艦船,包括15艘航母和121艘潛艇,我們的制海權不可挑戰。今天,美國海軍有285艘艦船,包括11艘航母和71艘潛艇,而且奧巴馬政府還要讓「企業」號航母正式退役。奧巴馬在其外交政策中大張旗鼓地嚷嚷「重返亞太」,但當中國在該地區更加「咄咄逼人」時,他卻在約束美國海軍,傳達出的信息是什麼?美國《時代》週刊網站稱,在美國航母減少之際,世界另一端傳來完全不同的消息,有中國學者表示,中國能夠擔負得起4支航母艦隊,「航母戰爭正從地平線上升起」。
日本JARO網站25日稱,中國的空中力量將來究竟會成為什麼樣子,對於假想中美日未來可能在太平洋上打響一場戰爭的人們來說,可算得上很好的想像素材。
「巨大反響證明航母威懾力」
「中國航母之所以引起如此大反響,恰好證明航母自身巨大的威懾力。」中國軍事戰略問題專家彭光謙25日對記者表示。他認為,不管外界貶低中國航母,還是借此渲染中國軍事威脅都站不住腳,因為中國航母起步晚,自然無法與美國等國的航母抗衡。中國不過是追趕者,威脅何從談起。
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解放軍現役少將對記者說,為什麼中國有一兩件新武器就引發軍備競賽,而其他國家就不會呢?而且中美軍事實力差距還很大,比經濟方面的差距要大。中國發展軍力不以美國為目標,而是以本國需要為目標。不論外界怎麼說閒話,發展與國家實力及國際地位相稱的強大軍隊都是中國的既定目標,任何國家也都會這樣做。今後無論是在航母方面,還是在其他軍事方面,中國還會繼續進步。
事實上,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世界大國都有航母更新計劃,數量最多的美國正在建造「福特」級新一代航母。俄新網24日報道稱,俄海軍司令奇爾科夫表示,俄羅斯海軍需要現代化的新航母,目前正在進行未來航母的設計工作。韓國《東亞日報》日前題為「韓國的航母夢」的報道稱,包括美國、英國、俄羅斯和法國在內的10個國家擁有航母。日本有直升機母艦,在戰時能被改裝成戰鬥機母艦。印度也在研發自己的航母。最近,韓國議會國防委員會劃撥1億韓元用於「利用航母提升軍隊實力」這一研究課題,這是具有重大意義的第一步。德國《亞洲明鏡》稱,在中國看來,航母是不可缺少的,它展示了一個偉大的力量,中國海域曾長期被其他國家控制,因為中國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