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環球網綜合報道】據《簡氏防務週刊》12月5日報道稱,中國航母艦載機計劃新重大里程碑:11月25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航母上,成功完成戰機起飛降落。
兩架由沈飛研製的殲-15「飛鯊」,編號分別為552和553。這兩架戰機從地面基地起飛後,成功降落在「遼寧」號航母甲板上。「遼寧」號航母於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列服役。隨後,兩架殲-15在航母上首次採用滑躍起飛方式起飛。
據中國其他媒體稱,首架完成降落的殲-15飛行員戴明盟來自「海空雄鷹團」。儘管11月25日當天,電視媒體進行了全程直播,媒體也對外發佈大量照片。但是一些報道認為,可能早在11月19日就已經進行真正的試飛。無可厚非的是,推遲真正發佈日期意在避免暴露潛在風險。
在早前的試驗中,「遼寧」號航母已經完成直-8直升機的試飛。據悉,「海空雄鷹團」的殲-15飛行員已在8月和9月間進行復飛練習。但這次是高性能固定翼戰機首次完成降落任務。同時,這也是一次對遼寧艦甲板性能的測試:考核其進行攔阻索攔阻、飛機滑跑及飛機起飛的性能。
新華社在報道中稱,殲-15完全由中國自主設計研發。然而,沈飛的殲-15研發項目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便已啟動,並複製蘇33「海側衛」戰機技術。而蘇33「海側衛」戰機是由蘇-27衍生出來的艦載機種之一。儘管早前中國曾向烏克蘭購買了一架T-10K戰機(蘇-33原型機),在接受《簡氏》採訪時,俄方仍反覆表達其質疑。俄方認為沈飛不會複製蘇-33內部結構。
然而,沈飛殲-15早在2010年7月已經開始進行試飛。「遼寧」號航母上完成起飛降落的兩架殲-15配備俄制AL-31F渦輪風扇發動機。這一跡象證明,配備了國產WS-10A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殲-15戰機還無法完成艦載起飛降落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