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網援引香港「亞洲時報網」12月22日文章,原題:中國試探美國警戒線。在即將過去的一年裡,中國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重心,而這一再平衡戰略看上去更像是對中國的遏制戰略。
由於美國撐腰,一些國家開始壯起膽子,其結果是在2012年的大多數時間裡,中國都處在與鄰國的爭端之中。美國試圖逐步蠶食中國在朝鮮半島及南海的勢力範圍。同時,美國還參與了東亞的一場實力對決,其中包括美國在該地區最主要的代理人——日本。
這一現狀在西方媒體編織的報道中被誤讀為「強硬的中國加劇地區緊張」。但更準確的解讀應該是「中國的對手們加劇了地區緊張,目的是挑起對中國的恐懼」。
但是無論怎樣看,世界,尤其是日本在今年看到了中國能夠並已經對美國的重心轉移予以回擊。
伴隨著美國戰略重心一同回歸的還有難以言明的「美國自尊心」。隨著一位擁有樸素背景的黑人總統當選並連任,美國重申其佔據在其看來「與生俱來」的道德高地。而這一高地在很多人看來,美國已經喪失了將近20年。美國的這一損失是伊拉克戰爭、金融系統的管理混亂以及面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消極態度綜合導致的。
而在《紐約客》雜誌的外交評論人士伊凡•奧諾斯看來,美國毅然返回「領導崗位」的同時,「中國沒有什麼可向世界展示的東西,除了劣跡斑斑的威權政治經濟體制」;中國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教給世界,除了其本身可以作為引以為戒的反面教材;中國也沒有任何權利參與領導世界的理事會,除非西方允許。
這樣的態度與奧巴馬對中國存有明顯鄙夷之意的「不透明、不友好、令人厭惡」的描述相吻合。描述稱中國在衝突中總是過度伸張,對於中國必須施以約束、壓制和威懾,以驅使其走向「人性化」的方向。在奧巴馬政權的領導下,西方決定對中國採取遏制的措施而非接納。
中國做出的回應是,避免與美國發生正面對抗,而是在美國用同盟與代理人打造的鏈條上進行試探,尋找弱點,「並試圖將這些弱點轉化為自身的盟友與代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