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網援引香港中評社12月28日文章,原題:美國重返亞太虛大於實? 近期,埃及因修憲而局勢不穩,敘利亞國內衝突愈演愈烈,一些分析人士由此認為美國將會優先解決中東問題,對於重返亞太戰略恐怕口頭承諾多於實際行動。
但近期美國從外交到軍事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來推動重返亞太戰略的實施。在外交方面,繼奧巴馬訪問緬甸之後,美國又準備同緬甸建立「最初步」的軍事關係,作為對緬甸改革開放的鼓勵與支持。在軍事方面,美國國防官員19日稱,國防部計劃未來幾年在亞洲港口和軍事基地部署P-8反潛飛機、巡航導彈、弗吉尼亞級潛艇、沿海作戰艦艇和F-35戰機等先進武器。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18日也說,美國將會在2017年之前把目前還處於研發階段的F-35聯合攻擊戰鬥機部署在日本山口縣的巖國機場。因此,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並不如這些分析人士所講虛大於實,美國從未停止過以實際舉措推進重返亞太戰略的實施。
從太平洋到印度洋之間廣闊的亞太地區是否會成為美國的戰略重心區,取決於該地區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
首先,恐怖主義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顯著下降。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打擊恐怖主義佔據著重要地位。但隨著阿富汗戰爭的進行,以及「阿富巴」戰略的逐步實施,此前對美國國家安全產生嚴重威脅的恐怖主義勢力已大為削弱,無法在美國國內實施恐怖襲擊,儘管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恐怖主義襲擊仍時常發生。因此,打擊恐怖主義在目前美國全球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已大為削弱。
其次,伊朗、敘利亞以及巴以問題等中東問題雖然一直是美國關注的焦點,但這些僅是地區性問題,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並不佔據優先地位。雖然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以及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美國也在該地區投入了大量戰略資源,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在中東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影響力,潛在的挑戰者仍無法撼動美國的優勢地位。
再次,歐洲目前正陷入債務危機之中,歐盟統一進程也遭遇到不少挫折,因此,歐洲對美國的威脅已大為降低。地處歐洲東端的俄羅斯雖仍具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但經濟結構單一,社會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尚不足以對美國構成最嚴重的挑戰。
綜上所述,全球範圍內,只有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不斷革新的中國最具有挑戰美國領導者地位的實力,雖然中國從未表明這一態度。在面對潛在挑戰者面前,美國並非只有遏制與打壓,也可以吸收與塑造。然後中國實力日益壯大所帶來的自信,使得中國對自身發展模式的信心也大為增強。中國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中國堅定不移的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表述,已經明白無誤的向世界表明中國開闢一條與西方不同的發展道路的決心。
在此背景下,美國必須抓住中國還未成長到直接挑戰美國領導者地位的時機,加強對中國的遏制、分化、瓦解,盡一切努力削弱中國的實力,使其挑戰者的地位不斷弱化。而要達到這一目的,美國就必須在中國經營數年的亞太地區,與中國展開競爭,因為該地區是中國能否順利崛起的關鍵區域。中國的大部分經濟活動,中國的政治影響力,中國的外部安全環境,尤其是中國的能源生命線都處在這一區域。只要遏制了中國在該區域影響力的擴張,即使中國在非洲、拉美等地擴大影響力,中國也依然無法順利崛起。因此,未來美國將把亞太地區作為美國的戰略重心區。
美國將從經濟、政治、安全等領域全方位的推動重返亞太戰略的實施。在經濟上,美國會力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簡稱TPP);在外交上,不斷鞏固舊盟友,發展新夥伴,接觸問題國家;在軍事上,召開地區安全會議,舉行聯合軍演等。美國國務卿希拉裡最近表示美國要在亞太地區推行經濟外交,即是表明美國已經意識到從經濟上遏制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會獲取更大成效。與此同時,接觸亞太地區的問題國家在削弱中國的亞太政治影響力方面也將獲得更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