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外媒:北京在兩個蘇丹間跳探戈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1-09]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援引卡塔爾半島電視台新聞網1月7日文章,原題:中國在兩個蘇丹之間小心翼翼地跳外交探戈。中國在政治和經濟上向非洲推進,類似於西方通過軍事戰略和重建輸出自由民主體系。但中國由國家主導的資本主義經濟模式在非洲更有用。

中國並非向來積極投資非洲。上世紀80年代它還無力與西方的援助競爭,到了90年代隨著經濟實力上升,中國需要大量資源,從而再度轉向非洲,特別是蘇丹的石油。北京是喀土穆的傳統盟友,如今卻不斷派出高官拉攏南蘇丹。中國既需要南蘇丹的石油,也需要蘇丹的輸油管和煉油設備。但隨著中國將獨特援助打入南北蘇丹及雙方關係深化,北京不太可能繼續充當被動的投資者。

不干涉政策是中國在發展中世界的外交方針。但當2012年南北蘇丹爆發衝突時,該原則受到嚴峻挑戰。如塔夫茨大學世界和平基金會執行董事亞歷克斯德瓦爾所言,中國採取了簡單的立場,即希望看到公平協議下的石油生產和出口盡快恢復,故而向雙方施壓除了利用中國建造的現有基礎設施,北京對其他方案沒任何興趣。因此,中國充當的是低調、但始終堅定的角色。

流經蘇丹輸油管的石油大多流向中國。既得利益導致北京在這場衝突中改變不干涉政策。中國首度實行穿梭外交,派出特使調停緊張局勢。經濟需要迫使中國插手另一國的國內政治。一些人可能據此認為,北京已告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種看法過於樂觀了。中國只是在迫切需要,比如戰略資源供應受到威脅或國內政治受到影響時,才會與別國國內的權勢部門接觸,涉足其內部事務。

這種務實接觸可能令人不安,因為它損害善政,並可能取代西方為推進透明度和民主而精心設計的計劃。儘管如此,中國的務實接觸仍是有用的。

比如2008年中國利用與蘇丹的關係,不動聲色地施壓達爾富爾接受聯合國維和部隊。當然,中國絕不會推進民主這是西方的責任。但外界也不應把中國視為削弱西方計劃的威脅,而應視其為蘇丹的一個權宜夥伴。為保護自身的商業利益,北京必須採取不那麼狹隘的方式,即便這意味著對別國暗中施壓。最能說明問題的是一名中國官員接受國際危機集團採訪時表達的看法,我們不能只當旁觀者,我們要參與其中。你能想像擁有全部這些利益的哪個西方國家會怎麼做嗎?

輸出中國經濟模式的好處在於,它有利於雙方利益,同時將彼此拴在一起。這樣一來,中國就置身於一種困境,其不干涉的外交政策今後將繼續受到挑戰。(作者Tng Ying Hui為丹佛大學約瑟夫科貝爾國際關係學院研究生,喬恆譯)

      責任編輯:曾曉
中方歡迎南北蘇丹展現出積極姿態      [2013-01-07]
專家:美國對安倍外交動向警覺      [2013-01-08]
印巴再次在克什米爾地區交火      [2013-01-08]
律師:印輪姦案2嫌犯將否認指控      [2013-01-08]
外媒猜俄或可決定巴是否購殲10      [2013-01-08]
安倍執政後首次就釣魚島問題召見中國大使      [2013-01-08]
美國防長決定結束政治生涯      [2013-01-08]
日外相將訪菲 或談與中國爭端      [2013-01-08]
美偵查機墜海被菲律賓漁民捕獲      [2013-01-08]
美國在東亞南亞武器銷量或大增      [201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