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滇景頗族人集結 或幫緬克欽族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1-1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京報報道,緬甸,這個因為昂山素季和政治改革備受世界關注的東南亞國家,最近再次因為誤射到鄰國中國的幾發炮彈而吸引了媒體的目光。在中國邊境爆發的戰火,暴露了這個一心推動改革、希望發展經濟走向世界的國家的多年頑疾——少數民族地區離心趨勢和武裝問題。近日,記者連線居住在戰火發生地及鄰近的雲南省盈江縣居民,講述他們經歷的緬甸邊境戰事。

「每天都聽到緬甸那邊打仗的聲音」

雲南盈江縣那邦鎮,距離中緬邊境的國門只有100米左右。趟過一條河,就到了緬甸境內的拉咱。正在與緬甸政府軍作戰的地方武裝克欽獨立軍總部就在那裡。近日,連日的槍炮聲,打破了這個邊陲小鎮的寧靜。

國境兩頭 同一民族不同境遇

「每天都能聽到炮聲。我們盡量少出門。」雲南盈江縣那邦鎮邊陲賓館工作人員、來自緬甸克欽邦的董麗艷對新京報記者說,這個賓館目前由10名緬甸人負責運營,老闆是中國人,但並不在這裡。

從去年12月底開始,連日的炮聲,令原本閒適的邊陲小鎮,變得不再平靜。去年12月30日,隨著緬甸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軍的戰事吃緊,3發緬方炮彈落入那邦鎮,損毀了一座房屋,幸好沒有人員傷亡。

「這些天每天都聽到緬甸那邊打仗的聲音,每五六分鐘就能聽到炮聲。聲音很大,像打雷一樣。晚上天天都在打,睡不著覺,炮聲一響,就起來看一看。」那邦鎮居民楊正文向記者講起這幾天的經歷,也很無奈,「我認為不會打到中國來,現在對生活影響也不大,但是生意不好做了。」

「前幾天有一顆炮彈打到僳僳族的村子裡面,他們還以為是地震,全都往外跑。」楊正文的老婆說,「還是挺恐怖的,以前從來沒有這種情況。我們沒什麼防護措施,也不知道怎麼防。」

盈江縣一家賓館的工作人員管小姐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她們的住處不在國界線附近,也沒有聽到槍炮聲,但是大家都在議論這事兒,非常擔心炮火燒到中國來。「這個可說不定,但還沒有想到預防這麼遠。」管小姐稱,最近安檢比較嚴,剛剛接到通知,只要外國人來住宿,就要通知邊防人員。「街上的警察也比以前多了,這段時間查得嚴,可能就是因為那邊打仗的關係。」

緬甸的克欽族與中國雲南景頗族是同一民族,只是名稱不同而已。楊正文對記者透露說,10日那天,那邦鎮上來了很多中國景頗族人,要求緬甸雙方停火。如果不停火,他們就要去幫緬甸那邊的克欽族。

中緬邊境 拒絕妥協的「獨立軍」

董麗艷來中國已經兩年,她每天都給緬甸的父母打電話。談到家鄉的情況,她並沒有表現得很焦急,她說,家鄉並未被空襲,父母生活如常。

緬甸有135個被政府承認的少數民族,行政規劃上分為七個省、七個邦和聯邦區。省是緬族主要聚居區,邦多為各少數民族聚居地,聯邦區是首都內比都。在七個邦中,克欽邦和撣邦與中國接壤。正在燃燒戰火的克欽邦約有8.9萬平方公里,首府密支那,2000年的人口統計有120萬人。

董麗艷的老家在密支那附近,這裡已經主要由緬甸政府管理。

雲南社科院緬甸問題學者熊麗英對記者介紹稱,對密支那城區附近,緬甸政府已經管控了很多年,有一部分克欽族的武裝已經跟政府妥協了,還有一部分不妥協的武裝,就是總部設在拉咱的克欽獨立軍武裝。

「緬甸的地方武裝比較分散,多則幾千人,少則幾十人。如果戰事沒有那麼緊張,也沒那麼團結,也有很多內部利益分歧。」她說。

克欽邦的地方武裝在抗擊英國殖民統治時期便已存在。1947年,緬北撣邦、克欽邦等少數民族武裝與「緬甸國父」昂山政權簽訂了《彬龍協議》,重點是各個少數民族地區享有充分自治,可以擁有自己的武裝。1947年通過的《緬甸聯邦憲法》,《彬龍協議》的原則也有體現。這成為緬地方武裝長期存在的重要歷史淵源。當然,有了槍,也就為緬甸少數民族地方與中央的長期對抗埋下了伏筆。

克欽獨立軍1961年成立,與緬甸中央政府軍在當地的武裝衝突持續了33年。克欽獨立軍是緬北最有勢力的民族武裝之一,最高政治訴求是獨立。1994年,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軍簽署停火協議,此後十多年來,雙方基本相安無事。

2008年,緬甸通過新憲法,遭致一些少數民族的反對,認為新憲法沒有賦予其充足自治權。2009年4月,緬甸軍政府擬定了全緬民族武裝的整編計劃,同樣遭到絕大部分民族武裝的拒絕。其中就包括克欽獨立軍。

2011年6月9日,由於整編談判破裂,緬甸政府軍和克欽獨立軍打破了多年的停火協定,戰火再燃。直到近日衝突激化,把戰火燒到中國境內。

衝突根源 為公平也為經濟利益

家在拉咱、目前在新加坡上學的克欽族小伙子扁昂(音)對本報記者表示,緬甸政府對少數民族不公平。「克欽一直在努力,希望緬甸(中央政府)能給予公平的機會。」雖然扁昂對中央政府有不滿,但他也不願意打仗,希望雙方能談判解決問題。

熊麗英也認同扁昂的看法。「緬甸對幾乎所有少數民族都有一些不平等的政策。」她說,「雖然現在有些改觀,但是距各個少數民族的要求還很遠。要真正解決民族問題,緬甸政府要更多地兼顧公平,尊重少數民族的信仰,靠武力解決很難。」

戰事一起,扁昂也時常給在拉咱的父母打電話,問詢安危。他連連對記者說「父母太辛苦」。扁昂說,克欽並不窮,不少中國人和緬甸人通商。不過隨著空襲,「恐怕生意要停兩三天了」。

另外,緬甸內地和少數民族發展的差異很大,豐富的資源大部分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克欽邦就以盛產翡翠玉石和硬木材聞名於世。

「在經濟利益的分配上,大家有很多分歧和爭議。少數民族地區武裝覺得這是自己的土地,中央政府開發,但是地方卻拿得很少。經濟利益的再分配,也刺激了緬甸的地方軍事衝突和民族問題。」熊麗英表示。

多年纏鬥 「地方軍閥」日益勢弱

和中央政府多年的矛盾和衝突,使得克欽充滿了「武裝鬥爭」的氛圍。研究緬甸多年的熊麗英說,克欽族有點「全民皆兵」的感覺。戰爭一直打打停停,只要一到緊張時期,不僅男的,很多女人也會加入隊伍。

不過,與政府軍纏鬥多年後,克欽獨立軍等地方武裝與前者的實力對比已日漸懸殊。

緬甸軍隊的國防建設日益進步,而少數民族武裝多年來難得援助,其軍備已經落後一大截。再加上緬甸中央政府的禁毒工作,嚴重削弱了少數民族武裝的實力。上世紀90年代,多支地方武裝與政府簽訂停火協議,包括克欽獨立武裝。2009年,緬甸政府「收復」了撣邦的果敢,將主要的地方武裝「緬甸民主同盟軍」趕出了果敢。

時至今日,仍然抵抗的緬甸境內的少數民族武裝人數少、軍備差,在實力上無法與政府軍相比。但是他們打慣了游擊戰,地理環境佔優勢,還能利用鄰國制約緬甸政府軍。比如,克欽邦與緬軍動武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到中國雲南省邊境,鄰國會有意見,這些都成了制約緬甸政府的因素。

熊麗英稱:「緬甸少數民族武裝與政府的停火協議,不確定性很高,反悔或者破壞協定的事件時有發生。克欽邦應該說是目前跟政府對抗的比較大的一支武裝力量,情況最危險。」

停火談判 各持己見 短期和平難

本月11日,一架政府軍軍機在拉咱墜毀。克欽獨立軍方面馬上宣佈,他們擊落了這架直升機。

但緬甸總統發言人在自己的「臉譜」主頁上稱,直升機墜毀是由於引擎損壞,而非被擊落。

關於去年底一度燒到中國境內的戰火,緬甸官方媒體稱,發動攻擊甚至戰機空襲是為自衛還擊。他們指責克欽獨立軍拒絕政府為拉咱軍營運送補給,並在政府軍行軍道路上埋伏地雷,搞偷襲。克欽獨立軍方面則說,是政府軍方面主動攻擊。熊麗英說:「雙方都在各說各話,地方武裝與政府軍擦槍走火的事情很多,很難判斷和界定。」

據悉,自從雙方再起戰端後,克欽邦獨立組織和政府舉行過談判,但是雙方訴求相差太遠。政府堅持要先停火,再談其他事情;但克欽邦獨立組織要求政府承諾保留民族武裝,以及政治上、經濟上的利益,才能停火。

無論如何,拉咱的戰火還沒有結束。扁昂過幾天要回家鄉,因為「很擔心,一定要回去看看」。

扁昂有好幾個同學在當兵,平時生活還可以,但是這兩天都聯繫不上了,就連克欽的官方網站都沒法訪問。不過,他似乎還很樂觀,還說:「他們應該沒問題,等我回去的時候,就該平息了吧。」

10日,緬總統吳登盛說,政府與克欽族獨立軍討論停火及政治對話的大門一直敞開,「為使政府與少數民族武裝組織之間建立信任,政府成立了多個委員會,正在努力尋求永久和平。」

糾結的緬甸民族認同

「民族本不存在,他只是想像的共同體」,在史學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眼中,上世紀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運動是政治家們創造出來的一個又一個神話,因為歷史證明,人類對於身份認同的感情是非常強烈的。像其他殖民地國家一樣,緬甸的精英們也創造了自己的「民族國家」概念,一個是兼顧少數民族的 「Burma」,一個是大緬族主義的「Myanmar」,過去60多年來,這兩種概念的碰撞留下了緬甸至今難以解決的民族衝突。  國名背後的民族衝突

「Burma」還是「Myanmar」,這是緬甸至今仍未停止的國名之爭,民盟領袖昂山素季一直堅持使用代表多元緬甸意味的「Burma」。緬甸國內有135個民族,主體民族是緬族,佔全國人口2/3,其他主要少數民族為撣族、克欽族、孟族、佤族等。在緬甸獨立前,這些少數民族原則上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民族自治。

二戰結束後,緬甸開始了民族獨立進程,為了打破英國殖民者「分而治之」的圖謀,國父昂山將軍身穿克欽族服裝來到克欽邦首府,勸說克欽一起建立聯合國家。其他各少數民族紛紛響應,並於1947年簽署了《彬龍協議》,決定在聯邦國家體制下實行民族自治,各族平等,並依此協議形成了《緬甸聯邦憲法》,其中規定了撣邦和克倫尼邦在十年之後有權決定是否繼續留在聯邦內。

《彬龍協議》對緬甸民族政策產生了深遠影響,直至今日很多少數民族仍表示要在這個協議框架內與緬甸政府談判。

然而,5個月之後,緬甸聯邦的締造者昂山將軍被暗殺了,繼任者沒有沿著昂山的路繼續走下去,他們修改了昂山國父制定的憲法,對於這種根本的轉變,負責修憲的緬甸法學家吳強吞說,「我們國家,理論上是聯邦制國家,實際上是單一制國家。」

單一民族還是多元緬甸?

在宗教政策上,繼任政府也背離了昂山國父的意願。緬甸有句諺語,成為緬族人就是成為佛教徒,但其他少數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1961年,緬甸將佛教定為國教,1962年,軍政府執掌緬甸後,國家概念變成了——在一個種族(緬族)、一種語言(緬語)、一個宗教(佛教)的理念下,通過民族建構實現民族同化。

這一舉動的直接後果就是促使少數民族選擇武裝起義抵制中央政府,其中最大的起義運動就是由克欽獨立軍發動的。克欽族多信仰基督教,他們認為佛教成為國教是沙文民族主義的體現,因此開始了長達數十年與政府對抗的歷史。《緬甸:起義與種族政治》一書作者馬丁·史密斯認為,在今後的許多年中,像克欽族一樣,起義成為緬甸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

緬甸現在有公開的25支民族武裝和10多支隱秘的民族武裝,多年衝突沒有讓民族武裝,也沒有讓政府軍取得勝利。緬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沙空認為,60餘年的民族武裝衝突證明,在「一個宗教、一種語言、一個種族」的理念下,通過民族建構而實施的同化政策,不適合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緬甸。

隨著緬甸去年宣佈改革,民族問題迎來了新契機,目前,緬甸政府已經同多個少數民族簽署停火協議。但簽訂停火協議遠非長遠之計,動亂衝突仍時有發生,雲南省社科院緬甸問題專家熊麗英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只要不公平的民族政策存在,衝突就不可能真正平息。緬甸現有政策無法讓少數民族相信能夠得到平等的權利。如果不從國策上改變,就很難徹底解決衝突問題。」

      責任編輯:冬瑾
原雲南省委書記擁有3個身份證      [2013-02-04]
雲南白藥回應「洩密」事件      [2013-02-03]
英媒:中國將緬變成「西海岸」      [2013-02-03]
中方否認向緬甸提供武器準備      [2013-01-29]
李紀恆當選雲南省省長      [2013-01-27]
張學群當選雲南高院院長      [2013-01-27]
秦光榮當選雲南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3-01-27]
中外交部否認向克欽獨立軍軍售      [2013-01-26]
緬甸克欽軍司令部距中國僅10米      [2013-01-24]
中國在緬甸可可群島建軍事基地      [201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