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白宮或全面控制美政府內外政策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1-19]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第二任期開始在即。在扛過金融危機、通過醫改法案、結束伊拉克戰爭、大勝共和黨大選挑戰之後,奧巴馬將把美國引向何方?這一問題的答案,也許能從現已公佈的新內閣人選看出端倪。

對比第一任期時傚法林肯「政敵團隊」的內閣構建,新內閣內政外交兩套班子人選都明顯帶有更多奧巴馬本人的政策取向烙印,預示著一個更為自信、強勢的奧巴馬將按照自己的思路推動美國內外政策。

政策決策匯白宮

在第一任期,奧巴馬的重要內閣成員挑選傚法林肯的「政敵團隊」,「主將」包括布什政府中留任的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黨內預選對手希拉裡·克林頓和幾乎沒有政治傾向的技術官僚蒂莫西·蓋特納。

這一團隊幫助奧巴馬度過上任之初經驗與能力備受質疑的危機,但他們不可避免地在政府政策上留下諸多自己的印記。例如,在外交安全話題上,奧巴馬一度提出諸多設想,例如關閉關塔納摩監獄、改善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等,但這些並未成為其外交安全政策的主流思路。相反,他的外交安全政策更多延續了前總統布什的思路。希拉裡、蓋茨與曾擔任駐阿富汗美軍司令的前中央情報局局長彼得雷烏斯在關於這些問題的政府內部討論中多次「勝出」,對美軍海外行動充滿懷疑、主張戰略收縮的副總統拜登則屢屢在角力中失敗。

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2009年美國政府內部關於增兵阿富汗的討論。時任駐阿美軍司令麥克裡斯特爾希望增兵4萬人,得到希拉裡、蓋茨與彼得雷烏斯的全力支持。按照揭露「水門事件」的著名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在《奧巴馬的戰爭》一書中記述,奧巴馬本人對增兵的有效性持懷疑態度,但希拉裡與蓋茨這兩位大員的態度讓他難以全力支持也持這種看法的拜登及白宮辦公廳主任拉姆·伊曼紐爾。最終,軍方得到了3.3萬人。

如今,「政敵團隊」已成為明日黃花,奧巴馬外交與安全團隊的新成員在政策觀點上都與他本人類似,屬於中間偏左,甚至比他更為左傾。與相對保守的希拉裡和蓋茨相比,獲提名出任國務卿的約翰·克裡與獲提名出任國防部長的查克·哈格爾對應如何在海外彰顯美軍力量較為謹慎;經濟團隊最重要的新成員雅各布·盧為現任白宮辦公廳主任,更是奧巴馬的「圈內人」。

更為溫和的政見意味著新內閣,至少是外交安全團隊,比前任更容易接受奧巴馬的觀點,這也讓白宮全面控制美國政府的內外政策變得可能。曾在奧巴馬政府中任職的中東問題專家丹尼斯·羅斯評價說,奧巴馬政府的特點就是決策過程以白宮為中心。在這種生態下,更低調、理念與奧巴馬更接近的國務卿與國防部長將有助於政策決策集中在白宮。

外交安全「輕腳印」

從奧巴馬的國家安全內閣人選來看,美國未來4年在這方面的政策可能更多轉向「輕腳印」,減少單邊行動,更多借助盟友力量與秘密行動,而非動不動向別國出兵。

從其經歷和政治觀點來看,奧巴馬的新國家安全內閣人選似乎都比較容易接受這種逐漸被美國媒體標榜為「奧巴馬主義」的做法。克裡和哈格爾都參加過越南戰爭並負傷,曾親身經歷戰爭殘酷,也明白軍事力量的局限性。

越戰經歷對身為共和黨人的哈格爾似乎影響更大,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他為何曾冒黨內之大不韙反對伊拉克戰爭。2003年布什決定發動伊拉克戰爭後,哈格爾開始對這場戰爭產生懷疑,並成為共和黨內最重要的反戰者之一。正是出於對伊拉克戰爭的共同懷疑,奧巴馬與哈格爾結下深厚關係。

在2004年接受採訪時,哈格爾說,隨著伊拉克戰爭的開展,他逐漸發現這場戰爭與越戰的相似之處,並感到發動這兩場戰爭的理由都是「不誠實的」。他還將伊拉克戰爭與他1968年在越南參加的「春節攻勢」對比。他說:「我們在那年送回家1.6萬具屍體。那時我想,如果能活著回去,能有機會影響別人,我將盡我所能阻止這種事情再次發生,這是我欠那些陣亡士兵的。」

與哈格爾類似,克裡認同奧巴馬在國家安全問題上採取的務實方針。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專家卡裡姆·薩賈德普爾評價,克裡本人極為務實,「如果他認為能夠有助於化解我們與伊朗的核衝突,我認為他明天就會去見(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

奧巴馬國家安全團隊還有一名重要新成員,即獲提名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總統國土安全及反恐事務顧問約翰·布倫南。在情報與反恐問題上,布倫南與奧巴馬觀點類似。兩人2008年首次見面就一見如故。相關報道記述,當時奧巴馬已經當選,正在考察內閣人選。兩人在芝加哥見面討論反恐,都認為應擯棄布什政府時期用大炮打蚊子的反恐戰略,改用「精確打擊」手段,而非「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奧巴馬上任後,在布倫南領導下,美國利用無人機在巴基斯坦、也門和索馬裡等地襲殺恐怖嫌疑人的計劃得到極大擴展。布什政府時期,美國總共利用無人機開展了大約50次襲擊;而奧巴馬政府時期,類似行動起碼已有360次。

從其行動來看,布倫南本人比較支持為無人機項目制定較為嚴格的規範,並尋找法理依據,以實現這一項目的「操作安全」和可持續性。嚴酷手段審訊、秘密轉移恐怖嫌疑人等一系列反恐項目最終都因為缺乏內部規章而失去控制,最終在外部壓力下中斷。

財政經濟求平穩

相對於對外政策團隊的大換血,奧巴馬內政與經濟團隊變化較小,眼下只有盧接替蓋特納出任財長,勞工部長的位置需要換人,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則會留任。

這一選擇表明奧巴馬會在內政經濟領域求穩,但這不代表他的著眼點一成不變。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威廉·克萊因評價,奧巴馬的新財長人選釋放出經濟要務重心轉移的信號:以前,選擇蓋特納出任財長是想借重其金融專長來應對金融危機;如今,點將盧出任財長則是要借重盧在預算領域的豐富經驗和與共和黨談判的強項,來應對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危機。

盧1955年出生於紐約市,早年擔任民主黨人、美國會眾議長托馬斯·奧尼爾資深顧問,並在1998年至2001年擔任克林頓總統時期的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協助克林頓扭轉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並實現連續三年的財政盈餘。

加入奧巴馬政府後,盧先後在多個部門擔任要職。2009年至2010年期間,盧擔任美國副國務卿,成為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的副手;2010年 11月至2012年1月,盧再度出山,擔任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為奧巴馬掌管「錢袋子」,並於2012年1月接替白宮辦公廳主任威廉·戴利,成為奧巴馬的「大總管」。他在2012年美國兩黨解決「財政懸崖」的談判中發揮重要作用。奧巴馬用高效、全能、低調來形容盧的為人處事風格。

如果盧順利接任美國財政部長,他將面臨多項嚴峻挑戰。短期內,盧需要確保白宮不會因為「斷糧」而關門。美國聯邦政府的舉債額度於去年底達到 16.4萬億美元的法定上限,財政部目前採取的臨時性應對措施只能維持政府運營約兩個月。盧需要與共和黨議員協商,調高公共債務上限,並促成聯邦政府 2013財年(2012年10月開始)剩下半年的預算獲批。

中長期而言,盧還肩負著多項重要使命,包括確保財政部盡快從金融危機期間的救助計劃中徹底退出,推進金融監管改革的實施進程,減少美國財政赤字並重新獲得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的3A主權信用評級,啟動多年來「雷聲大、雨點小」的美國稅收制度改革等。

奧巴馬選擇盧或許還意味著他在債務與財政問題上不會再像2011年債務上限談判中那樣對共和黨「委曲求全」,而將採用更強勢的對抗性政策。對盧的提名,共和黨方面頗有微詞,眾議長博納就曾抱怨說,在「財政懸崖」談判中,盧幹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說「不」。

這一猜測在14日奧巴馬第一任期最後一場新聞發佈會上多少得到了印證。奧巴馬在這場發佈會上兩次提醒共和黨:「我們剛剛就債務問題展開一場大選。順便提一下,(大選結果顯示,)美國人民贊同我的觀點。」

拜登作用有加強

在美國政治圈,普遍的看法是副總統是個虛職,但在奧巴馬政府中,拜登的作用不可小視。他牽頭多項重要政策制定,甚至取代希拉裡主導與一些重要國家的外交關係。更重要的是,拜登在國會經營多年,在與共和黨的談判中,多次為奧巴馬政府與對方達成協議。

去年12月康涅狄格州發生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之後,奧巴馬任命拜登牽頭組建白宮跨部門控槍問題工作組,以提出綜合法律、教育、心理健康等因素的控槍對策,將這位副手置於聚光燈下。

與此同時,白宮與眾議院共和黨人就「財政懸崖」的談判破裂後,拜登接手談判,與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趕在新年前達成協議。這兩件事讓拜登在華盛頓的風頭僅次於奧巴馬。

觀察家們預測,有意在2016年競選總統的拜登在奧巴馬第二任可能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為奧巴馬出謀劃策、衝鋒陷陣。

除了拜登,奧巴馬政府多位大員也會留任,其中包括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托馬斯·多尼倫、國土安全部長珍妮特·納波利塔諾、司法部長埃裡克·霍爾德、教育部長阿恩·鄧肯、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凱瑟琳·西貝利厄斯等。這些已在第一任期內證明自己與奧巴馬具有「兼容性」的大員們將有助於奧巴馬塑造一個 「用同一個聲音說話」的聯邦政府,幫助他實現從管控槍支到移民改革,從削減赤字到改革稅制,從節省軍費到戰略東移的諸多目標。

      責任編輯:李可為
美政府拒50州66萬人「鬧獨立」      [2013-01-15]
韓民質疑韓大選 求白宮幫驗票      [2013-01-03]
官員證實金正恩為似金日成整容      [2013-01-19]
烏前美女總理被控謀殺或監禁      [2013-01-19]
美國流感來襲 29名兒童死亡      [2013-01-19]
俄將60名美國人列入入境黑名單      [2013-01-19]
日媒:美日加強對華空中警戒      [2013-01-19]
美軍艦菲擱淺海域船員棄船撤離      [2013-01-19]
日相下月訪美希拉里釋複雜信號      [2013-01-19]
人民日報:包圍中國是日本臆想      [201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