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外媒:印度熱衷軍購 與中國對抗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1-20]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評社1月20日援引俄羅斯軍工綜合體新聞網報道,俄羅斯世界武器貿易分析中心根據已簽訂的合同和採購意向,對2012年除了俄羅斯之外的其他國家巨額武器交易情況進行總結,推出了年度世界20大武器交易排行榜,其中印度不僅高居榜首,而且還6次上榜。

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印度時,還與印度簽訂了總價達29億美元的軍購大單。2012年1月,印度更是以購買總價約110億美元的126架法國「陣風」戰機讓世界為之側目。印度在軍火貿易市場屢次出手,並不乏大手筆,到底是出於何種初衷呢?

分析人士表示,印度如此熱衷於軍購,是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增強自身軍事實力,更好的與中國對抗。筆者認同這種說法。首先,中印同為崛起國家,又是鄰國,戰略利益區嚴重重疊,這為中印理論上的軍事衝突埋下了隱患。雖然從現實情況來看,中印目前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很小,但只要這種可能性仍然存在,印度就必須為此做好充分準備。尤其是印度認為近20年來,中國國防開支一直以兩位數增長,對印度的國防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雖然中國增長軍費並非指向印度。

其次,印度一直極為關注印度洋的安全,並以在印度洋建立絕對優勢為印度國防安全的首要目標。因此,印度不惜花費巨資從俄羅斯引進「維克拉馬蒂亞」號航空母艦,還引進了數百價先進的戰鬥機、運輸機等對海洋作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的空軍武器。

由於印度洋對中國的戰略地位也極其重要,印度一直擔心中國在印度洋建立強勢影響力,從而威脅印度在印度洋的優勢地位。從中國向索馬裡派遣軍艦護航以及中國十八大提出建立海洋強國的動向來看,未來中國國防建設將以海洋建設為重要,這對於印度而言絕非利好消息,因此,印度需要採取措施來提高自身軍事實力以應對這一挑戰。作為提升軍力最快捷的手段之一,軍購自然成為了印度的首選。

再次,印度近年來的軍購集中於戰鬥機、殲擊機、運輸機以及加油機等空軍設備。這些空軍武器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中印邊界衝突做準備。此外,印度一直對實現「大國夢」念念不忘,而要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國,軍事上的強勢是必不可少的。印度的很多戰略學家信奉實力至上的原則,因此更加推升了印度的軍購熱情。

然而,無論是出於對抗中國的目的還是實現「大國夢」,印度如此大手筆的軍購還是引起了包括印度國內分析人士的質疑。印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近年來經濟建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財力仍有限。目前,印度仍有3億人口生活在貧困之中。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印度的經濟形勢也受到影響。政府財政赤字居高不下、盧比持續貶值,投資增長乏力。國際知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12月11日再次警告,由於財政赤字居高不下以及債務負擔沉重,印度的主權信用評級在未來24個月有三分之一的可能被下調至垃圾級。因此,印度政府的當務之急應是努力扭轉不良經濟形勢,而不是花費巨資進行軍購。

要知道,一國的強大不僅是軍事力量的強大,而是經濟實力、政治制度、軍事力量以及文化價值等綜合力量的強大。印度如此熱衷軍購,但軍購就一定能造就印度的軍事大國地位嗎?顯然不是,一國軍事力量的強大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自身的獨立奮鬥。如果沒有自身國防工業的獨立強大,就算是採購再多的軍火也是徒勞的。曾有戲言稱俄羅斯之所以願意把尖端武器賣給印度,而不是中國,就是由於印度的仿製能力太差,不會對俄羅斯的武器出口造成影響。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印度國防工業水平的底下,而國防工業能力的強弱才是衡量一國軍事實力的主要指標之一。與其把大把的金錢用於採購先進武器,還不如集中精力發展自身的國防工業。

此外,經濟實力是軍事力量的堅實保障,沒有經濟實力的強大就沒有軍事力量的強大。印度目前經濟形勢的惡化顯然並不利於印度軍事力量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從根本上講,印度應該轉變觀念,將有限的資金用於經濟發展,而不是大肆採購軍火。未來,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軍事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印度能否順利崛起,成為真正的世界大國。

      責任編輯:張斐
美表態不支持日解禁集體自衛權      [2013-02-02]
中國船長向日方承認非法捕撈      [2013-02-02]
美媒:汽車致中國城市空氣污染      [2013-02-02]
美國派核潛艇參加韓美聯合軍演      [2013-02-02]
專家:中美應避免致命戰略對抗      [2013-02-02]
沖繩縣知事再次要求美基地遷出      [2013-02-02]
美司令稱不會軍事介入釣島問題      [2013-02-02]
韓美情報局:朝隨時第三次核試      [2013-02-02]
安倍將發表二戰新聲明或引不滿      [2013-02-02]
日以非法捕撈逮一名中國漁船長      [201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