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國18個集團軍15個曾赴朝作戰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2-20]    我要評論

曾任阜新軍分區政委的吳明錄回憶了大裁軍中的一幕:始建於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一個軍及所屬3個師均列入撤銷番號範圍。

他說,這個部隊最有名的戰績就是在朝鮮戰爭中「奇襲白虎團」,以及堅守文登裡戰鬥。很多人都知道,擁有這個戰績的就是第68軍。

當時68軍剛從江蘇調防到東北,行李尚未拆包。吳明錄走進一個團政委家時,「直面1米見方的行李包裝箱上貼著『徐州—XX』3個大字時,幾乎難以面對它的主人。」原來,這位政委的妻子幾經周折才調動成功,與丈夫在同一地工作,結果立刻就要面對不可知的未來。

另外一些細節更令人歎息:為交接物資,來自東北三省5個軍單位、10多個團單位的交接人員住滿了68軍下屬師、團的招待所,經過兩個多月時間完成了裝備物資移交。

1997年解放軍裁軍50萬人,《中國青年報》說,這次大裁軍解散了大部分守備部隊,部分集團軍建制的乙種師歸武警部隊。2003年又裁軍20萬人。這兩次共有6個集團軍的番號撤銷。

由於歷經多次大規模裁軍,到2003年時仍存在的陸軍集團軍已經屬於「精銳中的精銳」。然而,面對軍隊轉型的需要,一些部隊仍然被撤並。

香港《文匯報》當時曾撰文介紹被裁撤的23集團軍。它屬瀋陽軍區,軍部駐哈爾濱,防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

23集團軍前身為第三野戰軍第4縱隊,曾參與蘇中「七戰七捷」戰鬥、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後,改稱23軍,並在渡江戰役後與英國遠東艦隊發生衝突。新中國成立後,23軍先後參與抗美援朝、珍寶島戰鬥。在2003年,它下屬的部隊還處理了齊齊哈爾日本毒氣事件。

《文匯報》分析說,2003年裁軍涉及北京、瀋陽兩大軍區,與這兩個軍區步兵人數過多有關。中國北部邊境安全形勢已大為好轉,因此裁減這兩個軍區的步兵在情理之中。

軍隊的傳承

目前媒體披露的集團軍番號,分別是第1、12、13、14、16、20、21、26、27、31、38、39、40、41、42、47、54、65軍。

對於歷次裁減集團軍的標準,還沒有公開資料,但是從這些部隊的歷史仍可一窺端倪。

首先,它們幾乎都參加過朝鮮戰爭。在上世紀50年代初的60多個軍裡,有不到30個先後赴朝鮮作戰。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70個軍》材料,目前保留的18個集團軍中,曾有15個赴朝作戰。其中除了因朝鮮戰爭成名的38軍,還有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戰的39軍、長津湖戰役的20軍、上甘嶺預備隊的12軍等。

就歷史而言,目前的18個集團軍大多組建於1945年之前,極少數建於解放戰爭時期。其實解放軍中不乏具有光榮戰史的部隊,大裁軍中很難憑借歷史傳統得到保留。相對而言,自1949年以來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部隊看起來更受青睞。

較為典型的是組建於1952年的54軍。它不僅赴朝作戰,報告文學說,它還在六七十年代先後參與兩次邊境自衛反擊戰,並於1959年參與西藏平叛。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70個軍》說,54集團軍由第45軍軍部及下屬134師、135師以及44軍130師、131師391團組成。它在80年代整編時又編入43軍127師,最終才成為今天的第54集團軍。

這些下屬部隊都具有悠久歷史。比如45軍最早是中華蘇維埃政府警衛團,127師的一個團即為葉挺獨立團,它組建於1924年,因而成為唯一一例「團史早於軍史」。

在沒有參與朝鮮戰爭的部隊中, 41軍曾在遼沈戰役中擔任錦州西部阻擊任務,即塔山、白台山戰鬥部隊。這場大戰成為整個解放戰爭的轉折點。

14軍雖然也未參與朝鮮戰爭,但根據目前媒體披露的情況,它和41軍一樣常年駐守廣西雲南邊境地區,並參與了70年代邊境自衛反擊戰。

組建於1947年的31軍則在1950年進抵福建後,一直駐紮在台海一線,並不斷編入其他部隊。

集團軍變遷

在2003年即第十次大裁軍後,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分析了中國陸軍集團軍的發展。

它認為,雖然中國把主要軍費花在海空力量方面,但還是有重點地逐步使幾個集團軍的作戰裝備發生了質的變化,尤其是重裝集團軍所屬機械化步兵師的攻擊能力得到提高。

這些改變包括改進型主戰坦克、二代步兵戰車、武裝直升機等相繼裝備部隊,

從宏觀上講,新的裁軍使中國陸軍的集團軍數量減少到18個,陸軍建設方向也發生了一定變化。過去集團軍之間戰鬥力差距明顯,「主力集團軍」的建設方式使陸軍第38、39、54等集團軍成為陸軍中最好的部隊。

儘管這種戰鬥力差距依然存在,但是解放軍似乎更多地注意到了「重點與均衡」的發展,因此在各個集團軍內部都組建了一批戰鬥力比較強的師、旅。

作為集團軍建設的重點,裝備大量主戰坦克的重型機械化師由於很難滿足應急需求,以輕型輪式裝甲車和輕型步兵戰車為主要裝備的輕型機械化部隊逐漸得到了重視。

1個標準的機動步兵旅由4個機步營、1個裝甲營、1個炮兵營、1個工化營和1個通訊營組成。1個機步營轄3個機步連,每個機步連裝備13輛步兵戰車。

集團軍的裝甲旅有4個裝甲營、1個機步營、1個炮兵營和1個防空營,全旅作戰部隊約4 000人、132輛主戰坦克,相當於半個師的編成。

有公開資料說,這些師、旅並非上下級關係,而是統一由集團軍管轄,每2至4個師、旅以及防空、陸航等部隊組成一個集團軍。

《漢和防務評論》認為,中國機械化步兵師的裝甲機械化水平非常高,擁有足夠多的坦克和戰車。

但是,「中國軍隊全軍所擁有的攻擊直升機、運輸直升機數量遠遠不如美俄軍隊,這是中國陸軍的弱勢。就廣義而言,今日機械化部隊的定義發生了本質性改變。中國軍隊的機械化定義以『履帶化』為主,這是蘇軍摩托化阻擊部隊的概念。對於美軍而言,『機械化』的定義已經朝『空中強襲』的方向轉換。」

顯然,解放軍的集團軍在機械化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就「合成」而言,還需要更多提高。

按照官方說法,解放軍正在努力實現由半機械化向信息化邁進,這對於中國的集團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參考了《親歷中國軍隊重大改革與發展》、《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70個軍》、《張愛萍傳》以及《解放軍報》、新華社、《中國青年報》、《黨史博覽》的相關報道)



上一頁12

      責任編輯:glory
人民日報:解讀中國集團軍番號      [2013-01-27]
中國公開集團軍番號 外媒大讚      [2013-01-20]
外媒讚解放軍公開集團軍番號      [2013-01-19]
教授:我集團軍番號公開無玄機      [2013-01-18]
陸軍18個集團軍 8個拱衛北京      [2013-01-17]
解放軍陸軍集團軍番號公開 不再以「某」替代      [2013-01-16]
解放軍陸軍集團軍番號今起解密      [2013-01-15]
紀寶成:市長書記孩子不上職校      [2013-04-15]
武漢城管為防誤會與小販「對跪」      [2013-04-15]
人民日報:改作風不能做表面文章      [201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