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兩會前瞻:中國需重塑道德坐標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2-2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新社報道,本月14日,知名童話作家鄭淵潔81歲的母親外出,老人下台階時向一女孩伸手期望攙扶,女孩卻被家長告誡「小心被訛」。知名電視主持人趙忠祥與鄭淵潔在微博上就此展開的辯駁被戲稱為「蛇年第一掐」。

 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的話題,再度引起熱烈網絡「圍觀」。中國社科院1月初發佈《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2-2013》藍皮書。「逾七成受訪城市居民不敢相信陌生人」,這一判斷是藍皮書中對北京、上海、鄭州、武漢、廣州等7城1900多名居民所作調查的一項結論。

 當下中國的社會信任處在怎樣的狀態下?記者訪問到該藍皮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俊秀。他概括社會信任指標呈現的特點為:人際不信任擴大化,群體間不信任加深、固化,社會不信任導致社會內耗和衝突加大。

 王俊秀直言:當前中國,社會不信任導致社會衝突的增加,衝突又強化了社會不信任,社會信任已陷入惡性循環,即信任困境。

 雖不同意美國知名學者福山把中國「圍繞家庭維繫的信任關係」歸入「低信任度社會」,但他說:「我們必須接受,對多數人的不信任使得每個人都生活在謹慎和相互提防中,這種互不信任正逐漸固化為我們社會的性格,長久將成為一種不信任文化。」

 中國再進一步發展亟需建立共享價值觀,民間正形成共識。新華網、人民網等媒體去年所做「兩會調查」已發現,社會道德建設與食品安全監管、縮小貧富差距、房產市場調控和加強反腐倡廉並列為網民最關注的「五個熱點話題」。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也以600餘字篇幅談核心價值、公民道德,首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凝練為24個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如何重建社會信任,人們在方法論問題上的看法有別。近年在各種公共平台提倡核心價值觀引發各方討論的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認為,這是社會道德問題,應強調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責任。

 王俊秀在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舊的「熟人道德」已在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被打破,應建立新的、與市場經濟和社會流動相一致的道德價值坐標。而精神調節的三個支柱中,精神信仰調節與職業精神調節尚不足作為依靠,「政治調節上如果不使勁,主導力量出不來」。

 基於「黨風決定政風,政風影響民風」的觀點,公方彬特別看重新一屆中共領導人接手各項工作後首先推出的「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他說,中國共產黨管好8000萬黨員,將有助於整個社會風氣向好;這條路雖漫長,良好的起步給人希望。

 另有一種觀點,側重強調從制度層面重建社會信任。王俊秀表示,對人際、組織、媒體、公共權力的信任都需要一個保護信任的機制,該機制必須通過制度層面來解決。

 在王俊秀看來,制度建設應重點抓住「推動權力公開透明運行」,「信息公開和有效的輿論監督」,「打擊背信、失信的組織行為和個人行為」。

 方法有別,目標一致,重塑道德標準在中國社會正形成越來越強大的共識。「三鹿奶粉事件」、「郭美美事件」、「小悅悅事件」等公共事件已一再為中國社會信任惡化做了註腳,但類似熱點及其爭論一時過後仍缺乏顯著改觀。

 習近平23日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他律和自律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今年3月人代會開幕日,適逢中國老一輩領袖倡導學雷鋒50週年。在全球化時代如何彰顯一個民族的價值坐標和道德追求,民意代表們在重建社會信任問題上如何將十八大精神進一步從制度建設、執行力等層面落到實處,值得關注。

      責任編輯:新二
「學習粉絲團」博主憂過度曝光      [2013-02-25]
《瞭望》刊文:打鐵必須自身硬      [2013-02-25]
最高檢成立「死刑覆核檢察廳」      [2013-02-25]
北京元宵夜煙花「嗆」出重污染      [2013-02-25]
中國公務船元宵節巡航釣魚島      [2013-02-25]
李雙江之子看守所內多次提父親      [2013-02-25]
國際金融報:中日矛盾才是安倍執政需求      [2013-02-25]
閩試點地震預警 搶災害前幾秒      [2013-02-25]
解放軍藝術學院否認李雙江住院      [2013-02-25]
歐盟對華光伏「雙反」傷及自身      [201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