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國已成轉基因作物主要種植國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3-0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北京晚報報道,無論是頭髮的顏色與髮型,還是臉上的面相與神態,第一眼看到克萊夫·詹姆士(Clive James)博士,總感覺與經典影片《卡桑德拉大橋》中的喬納森·張伯倫大夫多少有些相似。不過與喬納森大夫的神經外科專業不同,克萊夫·詹姆士博士有自己專注的領域——轉基因作物。

作為ISAAA(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的創始者,臉型比喬納森大夫略寬的克萊夫·詹姆士博士,每年都有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就是編製全球轉基因作物年度報告。

兩天前,克萊夫·詹姆士博士再次來到中國。這次克萊夫·詹姆士博士拿出的,是最新編製的《2012年度環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使用情況研究報告》。

克萊夫·詹姆士博士是中國的「常客」——他是轉基因技術積極的倡導者,而中國,是全球轉基因作物最主要的種植國之一。

在最新的全球轉基因作物年度報告中,中國排在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之後,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位居全球第六,種植的主要作物,包括棉花、木瓜、西紅柿、甜椒等。

一年前,克萊夫·詹姆士曾經作出預測,未來全球可能用於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土地有1.5億公頃,其中五分之一在中國;兩天前,在克萊夫·詹姆士拿出的最新的全球轉基因作物年度報告中,中國依然是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長最多的國家之一。

在這份最新的報告中,發展中國家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量已經佔到了全球轉基因作物總種植量的52%,首次超過發達國家。

「這種增長與評論家的預測完全相反。評論家以前曾過早地預言,轉基因作物僅會為發達國家所使用,發展中國家不會接受並採用轉基因作物。」克萊夫·詹姆士說。

轉基因食品

安全性仍是最大爭議

最新全球轉基因作物年度報告表明,到目前為止,全球有59個國家或地區批准了兩千餘項轉基因作物申請,這其中食品項目幾乎佔了一半,遠超飼料等其他用途。

轉基因食品

走向餐桌已經難以避免

每年都要編製全球轉基因作物年度報告,看著每年報告中不斷增進的數字,克萊夫·詹姆士博士將轉基因技術稱為「近代史上最快被採納的種植技術」,轉基因作物則是「現代農業史上應用最迅速的作物」。

在最新的年度報告中,克萊夫·詹姆士有一項統計:到目前為止,全球有59個國家或地區批准了2497項轉基因申請,涉及25種作物319個轉化體。其中,1129項申請批准用於食品,813項申請用於飼料,555項申請用於種植。轉基因食品項目幾乎佔據了全部申請量的一半。

「轉基因技術是利用現代分子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方面轉變。以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這是轉基因食品的精確定義。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世界上第一種轉基因食品出現在美國,這種保鮮西紅柿其實最早是英國人培育成功的,不過卻是在遠隔重洋的美國實現了商業化。

有統計顯示,自那個保鮮西紅柿上市之後,轉基因食品在美國市場一發不可收拾。現在,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確定的轉基因品種種類繁多,美國由此也成為了轉基因食品最多的國家,超過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轉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麥是轉基因的。

在美國市場,轉基因食品不僅包括了轉基因植物,如西紅柿、土豆、玉米等,還有轉基因動物,如魚、牛、羊等。雖然轉基因食品與普通食品在口感上沒有多大差別,但轉基因的植物、動物有獨特的特性,如抗蟲、抗病毒、抗除草劑、改良品質、抗逆境生存等。

中國最初的實現商業化生產的轉基因食品,是耐儲存西紅柿和抗病甜椒,與此同時,還從美國市場進口了一些轉基因玉米、大豆和油菜籽,玉米主要用於飼料,大豆和油菜籽則用於加工食用油。

在人們對中國轉基因水稻種植開始擔憂時,美國批准了6個轉基因水稻品種的種植,伊朗也批准了1個。加拿大和墨西哥則批准了轉基因水稻的進口,並允許其食用。

轉基因食品在人們的疑惑與爭議中,走向餐桌已經難以避免。

轉基因安全性爭議

今後將長期存在

對於轉基因食品的疑慮,世界各國態度不一。

在轉基因技術使用時間較長的北美,對轉基因食品的顧慮相比歐洲和亞洲等地要低。美國和加拿大是少數幾個非強制標注轉基因食品標籤的國家之一;歐盟則對轉基因食品以及作物持保守態度,但也批准了一些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及上市,用於食用和飼料等用途。相較而言,亞洲民眾對於轉基因食品存在更多的疑慮和擔心。

對於疑慮和擔心,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志興認為大可不必。

「這種全球轉基因作物規模化應用已逾十幾年,全世界每年上億公頃土地種植轉基因作物,每年數億人群食用轉基因食品,迄今尚未發現確有科學實證的轉基因食用和環境安全問題。」王志興說。

不過質疑者認為,目前對於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都是短期的,無法有效評估人類幾十年進食轉基因食物的風險。

「人們之所以認為轉基因不安全、不敢吃,主要還是不瞭解轉基因技術。」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認為,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是以科學為基礎的,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科學證據證明其對人體健康有影響。「至今尚未發現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陳君石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范雲六則認為,轉基因育種技術本身是常規技術的延伸、發展和新的突破。轉基因技術打破不同物種間天然的雜交屏障,擴大了可利用基因的範圍。同時,轉基因食品安全的長期效果已進行實踐。美國市場上包括嬰兒食品在內,2億人在吃,轉基因加工食品也已被食用十幾年,是空前大規模的人體實驗,目前並沒有發現轉基因安全事故。

轉基因食品安全

源於嚴格市場監管

除了普通消費者的疑慮,一些環保組織也對轉基因疑慮重重,擔心轉基因生物不是自然界原有的品種,對於地球生態系統來說是外來生物。轉基因生物的種植會導致這種外來品種的基因傳播到傳統生物中,並導致傳統生物的基因污染。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楊曉光認為,人類食用的天然食品中含有各種基因,尚未發現基因的水平轉移或跨物種轉移。從科學角度看,轉基因食品跟其他常規食品不存在特別之處。食品進入人體後會在消化系統的作用下,降解成小分子,而不會以基因的形態進入人體組織,更不會影響人類自身的基因組成。因此,轉基因食品不可能改變人的遺傳特性。

「轉基因與非轉基因食品的區別就是轉入了特定蛋白質。只要這種蛋白質不是致敏物和毒素,它和食物中的蛋白質就沒有本質差別,都可以被人體消化、吸收,不會長期保存在身體裡。」

不過,要想消除人們對於轉基因食品的疑慮,確保轉基因食品安全,還要源於嚴格市場監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楊曉光認為,轉基因食品對人體長期健康效應是轉基因安全評價的重要問題之一。轉基因食品推到市場之前須經過嚴格的食用安全性評價,這套評價體系相對於傳統食品而言,要更加嚴謹甚至苛刻。其中就包括了對人體長期健康效應的評價,在實驗過程中採取的是超常量實驗,即大大超過常規食用劑量。之所以採用超常量實驗,就是考慮到了長期效應,科研上的模型相當於長期效應實驗。現行的化學食品、藥品多是用這套系統進行驗證的。

兩院院士鄭哲敏稱,轉基因食品安全關鍵在於建立嚴格的系統監督,科學界有責任建設好該制度,只有嚴格操作規程、檢查、控制,才能使人們放心食用。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津則認為,農業生物技術應當發展,但涉及食品問題仍需謹慎,尤其對食品安全問題要加強管理。

      責任編輯:東風
江澤民妹:今年將關注生態問題      [2013-03-03]
大會堂省電 前廳僅亮燈兩盞半      [2013-03-03]
中國曾用無人機參與核試驗      [2013-03-03]
航天總師:正研製大推力火箭      [2013-03-03]
委員:中國應該有火星探測計劃      [2013-03-03]
委員:中國軍事戰略高度透明      [2013-03-03]
尹卓少將:退役後考慮開微博      [2013-03-03]
工商總局長談奶粉問題哭了起來      [2013-03-03]
中俄六月擬在日本海大規模軍演      [2013-03-03]
陳光標大會堂賣空氣 每罐5元      [201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