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專家:新班子選人重視基層歷練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3-2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新網報道,「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連日來,從中央到地方,省部級高官密集調整。國家主席習近平引此古語,並以自己為例,闡析中國新領導班子的幹部遴選機制。

19 日,習近平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時說,「我在農村幹過,擔任過大隊黨支部書記,在縣、市、省、中央都工作過。幹部有了豐富的基層經歷,就能更好樹立群眾觀點,知道國情,知道人民需要什麼,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各方面經驗和專業知識,增強工作能力和才幹。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條件。」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名地方黨政主要領導獲任新職,晉身國家領導人。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曾在多地、多個崗位任職,履歷豐富。「兩會」後展開的省部級官員調整,同樣高度重視基層歷練。

比如,接替盧展工擔任河南省委書記的郭庚茂,曾在河北工作30餘年,起初只是一名公社黨委副書記。再如,履新青海省委書記的駱惠寧起步於一名煉鋼廠工人,曾在安徽工作超30年。另外,升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的劉慧曾是一名工人,30餘年來一直在寧夏工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6歲的陸昊此前曾一直在北京市和團中央任職,此次調任黑龍江省委書記,是他仕途中的首次「離京」。在此番人事調整中,與陸昊一樣調離北京的,還有多年供職於中共中央組織部和國家行政學院的李建華,供職於中央政法委的周本順,以及供職於國務院研究室的謝伏瞻。

此外,從西藏調任青海省委副書記的郝鵬、從青海調任江西省委書記的強衛等一批幹部還獲得了省際之間調動的機會。縱觀上述人事調整,無論是從中央調任地方,還是省際互動,無疑都著眼於豐富官員的地方履歷。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事實上,多年來中共歷來重視從基層選拔幹部。習近平自己正是中共幹部遴選機制的典型案例。從大隊黨支部書記起步、在農村歷練多年的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強調基層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幹部「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多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多到發展最困難的地方去打開局面。」

「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履職後,中共自身幹部隊伍建設的不足該如何變革與創新,是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現在來看,其思路之一就是打造基層經歷豐富的人事班底。」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解讀。

張希賢認為,這一幹部遴選機制,可以破解幹部隊伍建設的一些現實尷尬:一是改變公務員選拔側重從「校門-校門」、「校門-機關門」的模式,避免政策制定空疏和執行不到位;二是「減速」幹部成長,規避部分幹部拔苗助長現象;三是著眼於人們對「空降」幹部的微詞,平衡中央與地方人事調整利益格局。

「重視拔擢基層經歷豐富的官員,更是治國理政的需要。」張希賢指出,在中國,治國理政的重點是大多生活在基層的普通百姓,在國情民情相當複雜的當下,如果執政層沒有基層經歷和經驗,就很難把握群眾的動態需求和冷暖疾苦,久而久之會脫離群眾。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重視基層經驗可謂中國特色幹部選拔標準。但隨著時代變遷,這一標準也與時俱進,不再是「管農業的就要種過地」,而是在基層經驗基礎上,還著眼於幹部強大的戰略思維和渾厚的知識儲備以及人文情懷。

張希賢指出,中國要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須從第一線選拔幹部,因為基層幹部接地氣,在社會中有「根」。此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就要求領導幹部有與老百姓一起摸爬滾打的經歷。他說,「這不僅是一種氣概,更需一種務實精神。」

      責任編輯:曾曉
原信訪局長王學軍任安徽副書記      [2013-03-21]
兩會後31省委書記空缺填補到位      [2013-03-21]
31省市一把手逾八成文科出身      [2013-01-24]
國務院發佈關於機構設置通知      [2013-03-21]
李克強:轉變職能是本屆政府要辦的第一件事      [2013-03-21]
陸昊28歲成最年輕國企一把手      [2013-03-21]
孔慶東狀告80後作家 索賠50萬      [2013-03-21]
原信訪局長王學軍任安徽副書記      [2013-03-21]
國務院領導分工和機構設置確定      [2013-03-21]
李克強:政府說到做到不放空炮      [201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