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一段時間以來,北京市民出行「打車難」和出租車司機「賺錢難」這對矛盾,成為困擾北京都市生活的「城市病」。北京市交通委承諾在1至2年內緩解「打車難」問題。副主任李曉松說,這次調整「開始觸碰到了出租車行業原有利益格局的根本」。
據新華網4月18日報道,早在今年2月初,習近平就曾到北京市一家出租車公司,與司機們探討關於「打車難」的看法。習近平表示,有關部門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努力解決好「打車難」問題。
近期,北京市交通委宣佈,將出台《關於加強出租車管理提高運營服務水平的意見》,承諾在1至2年內緩解「打車難」問題。而這份《意見》中,最給力的內容當屬「出租車經營權由無期改為6年有效、租價結構近期將調整」等。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李曉松說,這次調整「開始觸碰到了出租車行業原有利益格局的根本」。
上世紀90年代,為了解決由於公共交通不發達帶來的「出行難」問題,中國開始鼓勵發展個體出租車行業。從1992年到1993年,不到兩年時間裡,北京的出租車數量從1萬多輛增長到6萬多輛。與此同時,出租車拒載、繞路等問題也開始層出不窮。
為了對出租車行業進行整體管控,北京開始實行公司制經營,將承包給個人的出租車全部劃歸到各出租車企業之下。正是從那時開始,出租車司機的收入開始不斷減少,有關出租車行業的壟斷、暴利、剝削等質疑愈發強烈。
「現在早晚高峰時候想打到車要拼運氣,雨雪天能打到車簡直就是中了大獎!」北京市民魏小威說:「好不容易碰到一輛亮著燈的空車,看見你招手他根本就不停。出租車真是越來越難打!」
在北京出台限行、限購等一系列給路面交通「減負」的措施後,也令需要打車出行的人數激增。
在「打車難」的另一面,是出租車司機們的「賺錢難」。一般來說,一名出租車司機每月需向公司上繳4000元多元的「份子錢」,此外還要承擔油錢及修車費用。 「每天一睜眼就欠公司一百多塊錢,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才能勉強養家餬口。」出租車司機王師傅說,他們呼籲多年的惡劣天氣出車風險補助和擁堵時段補助問題,也一直沒有得到絲毫解決。
與之相對,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在北京存留的極少數個體出租車司機的收益,數以倍計於出租車公司的司機。
據瞭解,2011年之前,北京市出租車司機的收入還高於北京市社會平均工資的10%左右,而今,出租車司機的收入已經低於社平工資1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胃下垂、糖尿病、頸椎腰椎勞損、風濕關節炎等成為出租車司機常見的職業病。
在本次出租車改革中,社會輿論將矛頭指向了壟斷性質愈發明顯的出租車公司。「出租車公司沒有承擔起任何市場風險,他只管每月向司機收固定的份兒錢,不承擔油費、維修、保養等負擔,簡直是坐著數錢的買賣。」一位曾擔任出租車公司管理層的人士向記者如此「揭底」。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洪洋說,出租車司機與公司在收入分配的博弈中處於劣勢地位,由於油價上漲,處於強勢地位的出租車公司不願意降低份兒錢,司機收入進一步減少,份兒錢的矛盾就從拒載、高峰交接等方面表現出來。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姚恩健說,出租企業固有的利益格局,是目前出租車行業的主要問題。市場缺乏競爭,好的經營主體和好的司機難以進入到行業中來。
「打破壟斷」是本次出租車改革的一個亮點。根據《意見》,北京出租車特許經營權將設置一定的期限,當經營權到期後,投訴率高的企業可能被勸退出市場。李曉松認為,這種競爭機制的引進,將倒逼企業形成盈利與保護司機利益之間的良性循環。而對於壟斷性企業來說,「這是動了命根子的事」。
而對於社會上比較關注的出租車租價問題,《意見》提出,要理順出租車租價體系,要「建立租價油價聯動動態調整機制、出租車運營激勵措施,增強出租汽車行業吸引力,提高交通高峰時段出車率。」
「此次價格調整,政府禁止各企業漲份兒錢。」李曉松強調,一旦有企業私自漲價,「見到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她表示,租價調整帶來的新收益將向駕駛員傾斜。
但是,記者採訪的部分「的哥」也表示了擔憂,出租車公司可能「變相增長份兒錢」,沒有得到利益的只有兩個:一個是乘客,一個「的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