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美國務院解密美中建交秘辛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4-25]    我要評論
         

鄧小平在中美建交後訪美戴上牛仔帽,被認為是鄧開展對美公眾外交的經典時刻。

【文匯網訊】美中建交是卡特政府外交上最顯著的成就,也是內鬥的結果。在此過程中,卡特總統經歷了從猶豫到堅定的過程,處理台灣問題成為美中建交唯一的重大障礙;美國還曾擔心美台斷交會導致台獨,並施加影響制止台灣發展核武器。

據中評社報道,美國國務院最新解密的一批對華外交資料中透露的訊息,其中包括1977年到1980年間與美中外交相關的大量對話筆錄、公文來往、政府文件。中美建交是這一階段美中外交最重大的事件,而圍繞美中建交的台前幕後,成為這份有1200多頁文件的中心內容。

卡特政府內部曾有分歧

編輯這份文件的歷史學家尼可斯(David Nickles)在前言中指出,美中經過秘密談判於1978年12月15日宣佈的建交決定,標誌著卡特政府最顯著的外交成就,但這也是卡特政府內部鬥爭的結果。華盛頓與北京更近的關係是以切斷美台官方關係和防務條約為代價,美國官員對此表示擔憂,部分是因為冷戰時期台灣在意識形態、戰略和經濟上的重要性;部分是因為美國要維持其國際承諾的可靠性;至少他們覺得美國有責任確保台灣人民追求和平未來的機會不被摧毀。

據透露,卡特1977年入主白宮之初,美中關係改善並非不可避免,當時美國國內政治氛圍並不利於美中建交,以時任加州州長、後任總統的裡根為代表保守派重量級人物反對美國放棄台灣。剛開始卡特也不信任中國,並與國務卿萬斯一起,懷疑尼克松和基辛格是否對中國讓步太多。萬斯反對為追求對華建交而損害美蘇和解,並認為不應人為訂立時間表;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及其助手奧克森伯格則努力推動美中關係正常化,並認為美國不可猶豫而喪失兩個大國建立更好關係的機會。

雖然有分歧,但卡特政府決定仍應遵守「上海公報」,即美國不挑戰只有一個中國,但希望台灣問題和平解決。1977年8月萬斯訪華前,卡特制定了美國對華談判的三個綱要:第一,改善中美關係必須是對等的;第二,美國不會懇求中國;第三,美國尋求保持台灣人民對未來繁榮與安寧的信心。中方則堅決要求,中美若要建交,美方必須做到與台灣「斷交、撤軍、廢約」。

美國政府告知台灣政府,評估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的進程有可能最終導致關係正常化,但不會以損害台灣安全和福祉為條件。而當時「中華民國駐美大使」沈劍虹曾要求美方不只是告知,而應當在這個過程中與台灣諮商,還要求看卡特與中國駐美聯絡處主任黃鎮會晤的紀要,被美方拒絕。

到1978年5月布熱津斯基訪華時,卡特已決定在其第一任內與中國建交,而且只能是在1978年底國會中期選舉後,到1979年底美國總統選舉開始前這一年的「窗口機會」。尼可斯稱,布熱津斯基訪華進行得很好,中方對布熱津斯基「聯中制俄」的態度和卡特與中國實現關係正常化的意願感到高興,而美方則對中國在「戰術上接受」美國在建交後繼續對台售武感到印象深刻。此後卡特接受了萬斯的建議,準備在1978年12月中旬宣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此後以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伍德科克為首的小組與中方展開了建交的秘密談判。

美曾憂心台獨和台核

在籌劃美中關係正常化的過程中,美國曾對台灣研發核武器和可能的台獨產生擔憂。1977年2月,國安會中國問題專家奧克森伯格評估,如果美國不介入,台灣有能力在2到4年內爆炸核裝置。根據一系列外交電文,當時美國駐台北最後一任大使安克志曾幾次面見蔣經國,傳達美方不願台灣有核擴散風險的立場。美方甚至直指台灣的核能研究院在研發可爆炸的核裝置,並強調如果台灣違背其不發展核武器的諾言,不調整其核項目,美國就不與台灣開展核能和平利用的合作,還會影響其它領域的合作。

台灣獨立也是卡特政府關切的議題。1977年7月24日,萬斯向卡特發出的備忘錄提示,台灣是中國一省是台海兩岸都認同的基本原則,而台灣獨立將改變台灣的法律地位,切斷與中國的聯繫;台獨對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將是嚴重打擊,讓國際接受一中原則是中國外交的核心,「上海公報」美國也認識到這是美中關係正常化的必要因素;同時北京相信美國對台灣的未來仍有影響力,如果台灣宣佈獨立,北京會歸咎於美國,要美國不予承認,其反應還會超出美中關係,施壓其它國家與台灣斷絕經濟關係。

萬斯當時評估認為,短期內台灣宣佈獨立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台北在考慮採取激烈行動前,會先觀察美中關係正常化的影響,且蔣經國不願放棄其父蔣介石的一個中國遺產。不過如果台灣感覺被拋棄,他不完全排除台灣走向獨立的可能性。布熱津斯基則建議,在美方與中國談判建交的策略報告中,應加上「我們不會承認一個獨立的台灣」的條款。

對台售武問題最棘手

對台售武是美中建交談判涉及台灣的最棘手問題,直到談判最後時刻伍德科克面見鄧小平時,建交公報的其它條款均已達成,但售武問題仍然沒有定案,鄧小平對美方提出仍堅持軍售感到很生氣,會談氣氛一度緊張。據參加會面的時任美國駐華聯絡處副主任芮效儉對中評社記者敘述,當時伍德科克表示,美方認識到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但如果完全停止對台軍售,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下,卡特總統就無法在美國國內推進美中關係正常化;雖然美方同意不會每年都出售,但完全終止是不可能的;而美中雙方有外交關係,比沒有外交關係更能較好地處理對台軍售問題。芮效儉說,當時伍德科克將其個人的評估坦率地告訴鄧小平,鄧小平沉思片刻,只說了一個字:「好」。就這樣美中兩國同意建交,但對台軍售成為懸而未決的問題。

這份解密的外交文件透露,萬斯和布熱津斯基於1978年12月15日指示安克志即刻面見蔣經國,通知台北方面,卡特將於美東時間12月15日晚9時、台北時間12月16日上午10時,正式宣佈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關係。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代表政府,並認知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台北時間12月16日凌晨兩點多,當蔣經國聽到安克志的轉達時,感到憤怒。根據安克志的外交電文敘述,蔣經國認為美國這麼做等於把台灣交給中國大陸,以往蔣經國對美國有信心,認為美國不會這麼做,沒想到美國做出這麼重大的決定,竟然在宣佈前7個小時才通知。

安克志向蔣經國傳達,卡特已同意台灣的軍售要求,美方向中方表明,1979年1月1日美台防禦條約結束後,台灣仍可向美國購買謹慎選擇的防禦性武器。他還表示,美方相信美中關係正常化可產生積極影響,有意與台灣維持並擴大雙邊建設性關係,並希望蔣不要做出過激負面反應。

      責任編輯:SalviNg
布熱津斯基:朝鮮安靜中國或施壓      [2013-04-25]
西方媒體借新疆恐襲事件抹黑中國      [2013-04-25]
俄第一副外長獲任命為新駐華大使      [2013-04-25]
習近平會基辛格和美前財長保爾森      [2013-04-24]
印指中國軍隊「越線」 中方回應      [2013-04-24]
日本自衛隊將赴美演練「奪島」      [2013-04-24]
巴黎爆發大規模遊行 反對同性婚姻      [2013-04-24]
稱「侵略」無定義 安倍洗白日本      [2013-04-24]
拜鬼遭譴責 安倍:我們絕不屈服      [2013-04-24]
孟加拉塌樓 致82人死700人傷      [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