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阿巴斯否認在京會晤內塔尼亞胡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5-07]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5月5日,現年78歲的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抵達北京,開啟了3天訪華之旅。這並非他首次訪華,但卻因此行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華行程有一天重合,引發了各界的關注。

據新京報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在人民大會堂同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舉行會談。習近平就推動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提出四點主張,強調中方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事業,願同巴方一道,傳承和發展中巴友好合作。

習近平:對巴支持是發自內心的

習近平表示,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這個問題持續半個多世紀未能得到解決,給巴勒斯坦人民帶來了深重苦難,也成為中東地區長期動盪不安的重要根源。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權利得不到恢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就不可能實現,中東地區和平穩定也無從談起。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巴勒斯坦問題,必須把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放在重要而突出的位置。

習近平提出四點主張:第一,應該堅持巴勒斯坦獨立建國、巴以兩國和平共處這一正確方向。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擁有完全主權的獨立國家是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的權利,也是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關鍵。同時,以色列的生存權和合理安全關切也應該得到充分尊重。

第二,應該將談判作為實現巴以和平的唯一途徑。第三,應該堅持「土地換和平」等原則不動搖。有關各方應該在「土地換和平」原則、聯合國有關決議、「阿拉伯和平倡議」等既有成果基礎上,全面推進中東和平進程向前發展。第四,國際社會應該為推進和平進程提供重要保障。

習近平表示,中國人民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中方將一如既往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事業。巴以和談之路雖然艱難曲折,但我們相信,只要緊緊把握和平的大方向,並鍥而不捨付出努力,巴勒斯坦人民一定能夠實現建國夢想。

阿巴斯:讚賞中方秉持公正立場

阿巴斯表示,巴方感謝中方長期以來給予的支持和幫助,希望同中方政治上加深相互理解和支持,經貿上加強合作,巴方歡迎中國企業到巴勒斯坦投資。

阿巴斯強調,政治解決是最佳、也是唯一出路。巴勒斯坦堅持和平這一選擇,尋求在「兩國方案」基礎上,通過和談,最終實現巴以和平共處。當務之急是以方遵守國際協議,停建定居點,為盡快重啟和談創造條件。巴方致力於實現內部和解和團結。巴方高度讚賞中方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秉持公正立場,希望中方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訪談:阿巴斯回應「是否和內塔尼亞胡在京見面」

「他到北京,我已走了」

「這次和習近平主席的會談成果,不能僅僅以好來形容,而是非常好。」昨晚,釣魚台國賓館,滿頭白髮的阿巴斯在接受數家媒體採訪時,如此評價他的此次中國之行。

5月5日,現年78歲的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抵達北京,開啟了3天訪華之旅。這並非他首次訪華,但卻因此行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華行程有一天重合,引發了各界的關注。阿巴斯和內塔尼亞胡,會不會在北京見面呢?

「原則上,我不反對和內塔尼亞胡總理見面。」阿巴斯平靜地回答說。滿頭白髮的他語速平緩,不時輔以手勢來強調自己的觀點。

「如果能和內塔尼亞胡見面,我很歡迎。可是他8日才到北京,而我明天就走了。」阿巴斯強調,如果內塔尼亞胡能夠接受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劃定巴以邊境,「在這個前提下,我願意見他」。

在接受央視專訪時,阿巴斯多次強調1967年邊界問題的重要性。他說,自己和內塔尼亞胡已經見過3次,一共談了16個小時。

提到巴以重啟和談的障礙,他認為這些問題應該「在內塔尼亞胡那裡尋找答案」。他一連提出了幾個反問:為什麼以方要一意孤行?為什麼仍然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上建立定居點?為什麼我們明明同以色列達成了釋放巴勒斯坦人的決議,而以色列仍然扣押著巴勒斯坦人?

近年來阿拉伯國家局勢的發展,使得「巴勒斯坦問題已經被邊緣化」的聲音出現。對此,阿巴斯說,雖然大多數阿拉伯國家都關注自己的內部問題,但是,沒有一個阿拉伯國家放棄巴勒斯坦問題。

      責任編輯:曾曉
習近平晤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      [2013-05-06]
克裡會晤內塔尼亞胡探討重啟以巴和談      [2013-03-24]
王毅出訪冷落菲律賓 菲稱不屑      [2013-05-07]
300億只蟬將入侵美國東海岸      [2013-05-07]
阿巴斯否認在京會晤內塔尼亞胡      [2013-05-07]
美國團體測試3D打印手槍遭指責      [2013-05-07]
美再宣稱釣島受日本管轄      [2013-05-07]
尼泊爾或租中國衛星 印度擔憂      [2013-05-07]
美稱中國釣島領海基線劃法不合法      [2013-05-07]
前日相曝日俄密商平分爭議領土      [201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