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今天中國的空間環境——它不僅是商業觀測衛星最感興趣的地方,更是全球軍事偵察衛星最為關注的區域。每年都有數十顆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反覆從中國上空經過,而在它們背後,也許有成千上萬的分析人員正期待從這些衛星圖片中有所發現。
據中安在線-世界報報道,有這樣一個傳聞:美國衛星發現每年9月都有大量軍人在中國的校園中集結,然後於一夜之間消失。經過數月分析和進一步偵察後,他們才知道中國的大學生都要進行軍訓。
這就是今天中國的空間環境——它不僅是商業觀測衛星最感興趣的地方,更是全球軍事偵察衛星最為關注的區域。每年都有數十顆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反覆從中國上空經過,而在它們背後,也許有成千上萬的分析人員正期待從這些衛星圖片中有所發現。
自從「遼寧號」駛入位於青島的新母港,關於它的信息幾乎都來自國外商業衛星公司。比如美國的數字地球衛星公司最新發佈的衛星照片顯示,「遼寧號」與「88號」補給艦停靠在同一棧橋兩側。
這家衛星公司出於商業宣傳的目的,曾多次公佈拍攝到的「遼寧號」衛星圖,包括之前的海試情景。
「數字地球」不是第一家炫耀自己衛星對地觀測能力的美國企業。2006年,美國的商業衛星宣稱已拍攝到中國大連海域的「晉級戰略核潛艇」。當然,人們最熟悉的還是《簡氏》、《漢和》這樣的國際知名軍事刊物,它們經常用整頁的衛星圖片來揣測中國最新的軍情動態。
美國商業衛星經常「不務正業」
總部設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數字地球公司現在共擁有3顆衛星,包括「快鳥」、「世界視野」、「世界視野2」,據說都能達到0.5米左右的分辨率。
依靠這些強大的衛星,「數字地球」一直是谷歌衛星圖片的供應商,後者曾發佈關於中國軍事基地的系列衛星圖片。同時,「數字地球」也一直為美國政府和軍方的情報部門提供服務。
美國是世界上軍事偵察衛星能力最強大的國家。自1960年8月發射世界上第一顆照相偵察衛星以來,特別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多架戰略偵察機被社會主義國家擊落後,美國就用偵察衛星瞭解蘇聯、中國等國家的軍事實力。從那時起,它也不斷刷新對地觀測衛星的紀錄。
外界一直認為,美國最好的高分辨率偵察衛星擁有6米長的焦距相機,可以拍攝0.05米分辨率的影像。這意味著,它可以看清軍人胸前的姓名牌。
冷戰結束後,美國基本維持著6到8顆在軌偵察衛星的規模,它們主要是「鎖眼」系列光學偵察衛星以及「長曲棍球」系列雷達偵察衛星。前者從1960年開始發射,目前的在軌型號是第五代「鎖眼12」。
與其他用於偵察的衛星相比,這些以獲取照片、圖像為主的衛星,通常被稱為成像偵察衛星。
儘管「鎖眼」系列有許多優點,但它也存在所有光學成像偵察衛星共有的缺點:無法透視雲層。
冷戰時期,由於蘇聯的大部分領土和其他一些令美國感興趣的地區經常被雲層覆蓋,於是在1988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長曲棍球」雷達成像偵察衛星,美國也是最早擁有這種衛星的國家。
很快,海灣戰爭爆發。儘管伊拉克人點燃油井,但是「長曲棍球」仍然可以透過黑煙瞭解地面情況。這種衛星造價達到5億至10億美元。直到2008年,美國才承認這種衛星的存在。
除了這兩個型號的成像偵察衛星,美國在太空還有一系列電子偵察衛星,它們用於偵察、截收敵方雷達、通信和武器遙測系統所發出的電磁信號。
比如2012年6月發射的名為「NROL15」的衛星,目前其主要功能仍未披露。
能夠顯示美國偵察衛星實力的是,它們根據偵察對像不同,擁有不同的專門系列。比如除了光學、雷達成像衛星,美國不同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也擁有大量用於導彈預警的衛星。
2012年初,天基紅外系統的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GEO1」投入使用。根據天基紅外系統的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網站文章介紹,這顆衛星具有非常強大、複雜的紅外傳感器,可專門探測地球上發射的導彈火焰。同時,「GEO2」也已經進入最終調試和預發射試驗階段。
作為目前最好的導彈預警衛星,天基紅外系統即使在來襲導彈助推段推進劑完全燃盡、火焰消失、彈頭與彈體分離後,仍能繼續跟蹤彈頭。
這些衛星的存在,也是導彈打航母的主要屏障:一旦導彈發射,衛星就會發現並計算其發射目的地,然後迅速通知航母轉移。
即使對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來講,維持如此龐大的衛星系統仍然存在難度。特別是美國的軍事戰略逐漸轉向應對突發事件和高技術局部戰爭,大型成像偵察衛星出現了成本過高、數量少、重訪週期長、機動能力差等問題。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決定推動「未來成像體系」項目,希望發射由更小、更輕、更便宜的小型衛星組成的偵察星座。
美國選擇了波音公司的方案,但在最終實踐中,成本大幅超支、關鍵技術無法突破,到2005年,這一已經耗資四五十億美元的項目被迫下馬。
曾經領導美國衛星偵察事業的中情局官員惠爾恩對此說出名言:成功撰寫方案不等於能成功研製出硬件。
為了解決「未來成像體系」失敗帶來的空白,美國採取了一些緊急措施:加強與「數字地球」等商業公司的合作,增加採購數額,同時發射新的「鎖眼」衛星。
然而,對於未來美國偵察衛星的發展,仍然存在不同觀點。
在這種情況下,奧巴馬在2009年批准了新的光學偵察衛星計劃,打算用數十億美元建造新的大型衛星。也正是在這筆資金的資助下,「數字地球」等也在研發新的商業成像衛星。
與白宮不同,美國國會希望使用更加便宜、採取新技術的衛星,乃至小型衛星星座。
全世界的對地觀測衛星從業者,目前都在觀望美國的最終選擇。
日本偵察衛星「掛羊頭賣狗肉」
在中國周邊,日本的偵察衛星能力不可小視。
2013年春,日本發射了新的「雷達4號」偵察衛星。日本內閣衛星情報中心說,「雷達4號」與其他在軌衛星配合,首次實現每天可對地球上所有地點進行至少一次拍攝。
日本自1998年決定發展偵察衛星,目前投入了約577億元人民幣。由於發射失敗等原因,目前的偵察衛星網絡比原計劃晚了近10年才得以實現。
「雷達4號」是一顆雷達偵察衛星,可以在夜間或多雲情況下監視地面,可分辨約1米大小的物體。此前,日本已經發射了3顆類似衛星。
此外,日本還擁有分辨率約0.6米的「光學3號」、「光學4號」及更老的「光學2號」。按照計劃,日本可能也會組建光學成像偵察衛星的「四星星座」。
日本的偵察衛星主要由三菱重工研發,不過一路波折。
2003年3月,日本用「一箭雙星」發射了一顆光學偵察衛星和一顆雷達偵察衛星。當年11月的第二次「一箭雙星」因火箭墜落而失敗。此後,日本改用「一箭一星」進行發射。
到2006年,日本發射的「光學2號」再次遇到困難:美國公司製造的集成電路芯片出現問題,用半年多時間進行了更換。有日本媒體認為這是美國政府授意所為。
而之前在2005年台灣媒體曾報道,台灣地區有關部門查出「日諜案」——「嫌犯蘇東宏將台美衛星影像交換合作的資料,洩露給日本防衛廳高階軍官」。
報道稱,美國對這一罕見間諜案相當驚訝,頻頻追問,急欲瞭解外洩的機密資料都有哪些,打算進行「損害控管」,讓洩密的影響減到最低。
台灣方面發現,嫌犯蘇東宏洩露給日本的台美衛星影像交換合作資料,可以讓日本依據這些機密資料,進一步研究美國衛星在太空的運行軌道、高度,以及飛越台海及日本海區域的時間,適時掩蔽日本的機密設施及行動。
日本的新型偵察衛星,除了具有0.6米的較高分辨率,更強調機動性和控制能力。據稱它使用了輕質材料、高效能太陽能電池板等新技術,使用更靈活,只需在目標上空通過一次就可完成多種工作。
日本《產經新聞》說,朝鮮發射的彈道導彈和衛星是對日本的重大威脅,雖然說朝鮮的核設施和導彈是日本衛星緊盯的目標,但是,日本防衛廳和海上保安廳當時正是通過衛星獲取的情報,確認了中國「春曉」和「天外天」油田之間的石油管道已經鋪設完成。
印俄韓跟著湊熱鬧
在中國西南方向,印度於1978年就制定了航天計劃,提出「先衛星後火箭」的發展路線。1988年3月17日,印度第一顆實用的遙感衛星「IRS1A」使用蘇聯「東方」運載火箭在拜科努爾發射成功。
1995年12月28日,印度使用俄羅斯的「閃電」火箭發射了第二代遙感衛星「IRS1C」,一般認為,它與中國「資源」系列衛星的早期型號相當。
到2005年至2010年,印度又發射了多顆「繪圖」衛星,據稱分辨率最高達到0.8 米。
到2012年,印度擁有全球最大的遙感衛星群——有12顆衛星在軌運行,其中最好的是「雷達成像1」。
印度計劃未來再發射至少6顆成像偵察衛星,並將分辨率提高到0.5米左右。它也可能成為亞洲第一個擁有專用軍事衛星的國家。不過,對於印度來講,航天事業仍然荊棘密佈,比如它到目前為止仍在探索穩定的火箭發動機技術。
另一個航天大國俄羅斯,在2013年春天剛剛由俄羅斯國防部與拉沃奇金科研生產聯合公司簽訂一份研製新型偵察衛星系統的合同,價值約700億盧布。這個偵察衛星系統將由5顆衛星組成,分辨率將低於1米,能辨識地面汽車牌號和人臉特徵。
按照計劃,俄羅斯將先發射2顆衛星,再發射3顆衛星,從而組成完整的太空偵察網絡。由於俄羅斯沒有類似的偵察衛星,拉沃奇金科研生產聯合公司將考慮從國外購買相關技術。
蘇聯也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發射成像偵察衛星,一直按照「宇宙」系列的編號進行發射,至今已發展了五代,俄羅斯使用的主要是後三代衛星。
同時,為了應對冷戰時期的核威脅,蘇聯於1967年開始發射預警衛星,由3顆星組網進行預警偵察。1980年起,蘇聯把3顆星組網擴大為9顆星組網的體系。
總體而言,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成像偵察衛星一直在壓縮。在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衛星數量已經由186顆減少到137顆。到1999年,俄羅斯宣佈將衛星數量再縮減30%,維持在100顆左右,據稱這個數量僅能滿足俄軍用和民用的最低需求。
2006年4月,俄羅斯僅存的一顆偵察衛星突然從軌道上脫落焚燬。雖然俄軍方後來緊急發射了一顆替代衛星,但俄羅斯在5天時間中出現了「偵察空白」。6月2日,俄聯邦政府軍事工業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普季林上將就宣佈,將重點採購新型偵察衛星。
製造衛星只是偵察衛星龐大開支中的一項。2003年俄羅斯撤回駐越南金蘭灣海軍基地和古巴監聽站。當時俄軍方高官表示,古巴監聽站「不包括人員維持費,每年監聽站的租金就高達2億美元,用這些錢我們可以購買並發射好幾顆偵察衛星,或者購買100部雷達」。
而中國周邊的最新動向是,韓國為了加強自主監視能力,決定將軍事專用偵察衛星列入中長期計劃中,並逐步將其轉化為戰鬥力。
韓國軍方目前通過多功能實用衛星「阿里郎3」監視朝鮮的核試驗場、火箭發射場等核心設施。但「阿里郎3」並非軍事專用衛星,拍攝週期長,分辨率為0.7米級。
韓國總統樸槿惠曾在大選時承諾,為了加強對朝監視能力,將確保軍事專用衛星和無人偵察機等所需的能力。另一方面,韓國軍方也要求擁有早期預警衛星,在太空利用紅外線傳感器探測朝鮮導彈,僅這項預算就在280億到400億人民幣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