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李克強:日本必須歸還竊取的中國領土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5-27]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參觀了位於德國勃蘭登堡州的波茨坦會議舊址,並冒著小雨發表講話。他指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確定的原則,即日本必須歸還竊取的中國東北、台灣等島嶼。(編者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一天前祭拜了位於緬甸仰光的二戰日本侵略軍墓地。)

日本必須歸還竊取中國領土

據京華時報報道,李克強抵達時,受到勃蘭登堡州州長普拉策克的熱烈歡迎。波茨坦會議廳陳列著相關實物和照片。李克強詳細聽取了波茨坦會議有關情況的介紹,並觀看了《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珍版複印件。

參觀結束後,李克強冒著小雨向在場記者發表講話。李克強說,波茨坦會議舊址對世界和中國都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在這裡發表的《波茨坦公告》向法西斯勢力升起正義的旗幟。更重要的是向世界法西斯勢力發出了最後通牒。人們不會忘記,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發出最後通牒20天後,日本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並無條件投降,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人民的勝利。

李克強說,作為一個中國人,也作為中國人民的代表,我要特別強調,《波茨坦公告》第八條明確指出:《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開羅宣言》中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的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台灣等島嶼歸還中國。這是用幾千萬生命換來的勝利果實,也是二戰後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保證。所有熱愛和平的人,都應該維護戰後和平秩序,不允許破壞、否認這一戰後的勝利果實。

決不答應否認侵略歷史言行

李克強指出,歷史是客觀存在,也是一面鏡子,中國古語說,「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只有正視歷史,才能開創未來。任何否認或企圖美化那段法西斯侵略歷史的言行,不僅中國人民不能答應,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正義力量都不能接受。中國願同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人們攜手,維護二戰後確立的和平秩序,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

李克強最後表示,正是因為有了和平的國際環境,各國人民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中德兩國人民都熱愛和平,支持中德友好、中歐友好。我們願與德方、歐方一道,繼續共同努力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參觀結束後,李克強會見了勃蘭登堡州州長普拉策克。普拉策克州長熱烈歡迎李克強到訪,表示《波茨坦公告》塑造了戰後幾十年的世界秩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至今仍發揮著重要影響和作用。當前勃州正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期待同中國加強可再生能源、下一代互聯網、文化等領域務實合作。李克強對此表示讚許。

分析

日一再否定戰後秩序總理此訪有政治含義

中國人民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孟虹介紹,1945年波茨坦會議召開時,二戰還沒結束,德國方面已無條件投降,中日戰爭、日本和美國的戰爭還在蔓延,《波茨坦公告》對促進二戰結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對這段歷史有所瞭解的人,都希望去看看波茨坦會議舊址」,中國外交史研究專家章百家介紹,波茨坦會議舊址是二戰重要的歷史地點,是向日本法西斯發出最後通牒之地。總理此次參觀和講話也表明,歷史需要正視,二戰勝利成果必須維護。

中國前駐德國大使梅兆榮指出,《波茨坦公告》繼承了《開羅宣言》關於戰後秩序安排的規定,明確規定日本領土範圍及應該歸還中國之前被竊取的領土,這就包括台灣及釣魚島。

梅兆榮認為,參觀波茨坦會議舊址本身是一個文化性活動,但在當今形勢下,特別是日本否定戰後國際秩序、否認二次大戰勝利成果的背景下,總理此次參觀並講話有一定的政治含義,也有警醒的作用。

孟虹分析說,波茨坦會議之於二戰非常重要,李克強總理在德國的第一場正式活動就是參觀波茨坦會議舊址,這一日程安排充分顯示對歷史遺留問題的重視,對台灣問題、中日爭議,特別是對二戰的問題,都有一定寓意。

新聞背景

波茨坦公告定日本領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杜魯門和丘吉爾舉行波茨坦會議。會議期間,發佈了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簽訂了有關處理戰後德國原則的《波茨坦協定》。這是確定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文件。

此前的1943年,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發表宣言,明確「剝奪日本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在太平洋上奪得或佔領的一切島嶼」,日本強佔的中國領土如東北地區、台灣和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

《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第六條規定:「欺騙及錯誤領導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權及勢力,必須永久剔除。」

新聞鏈接

中國領導人多次參觀會議舊址

西席林霍夫宮坐落在柏林西南哈韋爾河畔的波茨坦市,始建於1912年,1917年竣工。它是一座赭牆紅瓦的建築,共有5個內院,175間房子,由威廉二世所建,後被一富商購得改為別墅,因《波茨坦協定》在此簽署而聞名遐邇。

收藏有協定文本

波茨坦會議的中心會場在進入大門的正面大廳內。大廳約40平方米,廳中央是一張櫟木大圓桌,上面插著與會的蘇、美、英三國國旗。繞桌分放三把大扶手椅,靠窗的一把為斯大林的座位,其餘兩把為杜魯門和丘吉爾的座椅。牆上掛著三國首腦的大幅照片。

宮內走廊裡陳列著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波茨坦會議的資料和照片。其中,最醒目的是掛在牆上的《波茨坦協定》文本,上面赫然簽署著斯大林、杜魯門和艾德禮(代替大選中下野的丘吉爾)的名字。

現在會議大廳和三國首腦的工作室等均對遊客開放,供人參觀。

領導人多次到訪

中國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朱鎔基、溫家寶、習近平等都曾在訪問德國時,把參觀波茨坦會議舊址作為重要行程。

2002年4月10日,在德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來到西席林霍夫宮,他說:「在這裡參觀,引起了我對《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的回顧。《開羅宣言》確認,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堅信,台灣一定能與祖國實現統一」。

2004年5月3日,在德國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參觀了波茨坦會議紀念館。溫家寶指出,波茨坦會議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確認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二戰後,台灣回歸祖國,這是正義戰勝邪惡的結果,也是全世界一切熱愛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勝利。

2009年10月11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德國時也到此參觀,聽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有關將台灣歸還給中國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情況介紹。

新聞述評

德國的「華沙之跪」與日本的「添了麻煩」

1970年,首任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向猶太人的墓碑下跪,史稱「華沙之跪」。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輕描淡寫地提到日本在戰爭中給中國「添了麻煩」。

中國前駐德國大使梅兆榮指出,德國和日本都是二戰侵略的罪魁禍首,但兩國對於二戰歷史的認知和態度卻是天壤之別。

梅兆榮介紹,對於二戰,德國公開承認罪行並請求寬恕,一點不推卸責任,嚴格遵守領土、賠償等戰後協定,在國內進行了比較徹底的清算,法律規定不能宣揚希特勒的言行,學校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歷史。

「日本不一樣,戰後由美國獨佔,沒有改變天皇制度,沒清算軍國主義」,梅兆榮指出,日本朝野對二戰的罪行都缺乏認識。不僅如此,還把最突出的戰犯放在靖國神社公開瞻仰,這與德國把法西斯集中營作為戰爭紀念館截然相反。

「最後的結果當然不同,德國在世界上重新贏得信任,日本在亞洲尤其不得人心」,梅兆榮說。而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近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德國被評為「世界最受歡迎國家」。

孟虹介紹,在德國的標誌性建築勃蘭登堡門旁就有猶太人屠殺紀念碑,類似這樣的紀念地還有很多,政府官員和學生都會參觀。此外,德國還拍了不少反思二戰的電影,對二戰罪行有一個深刻的全民的反思,並勇於承擔責任,日本遠遠沒做到。

李克強亞歐四國行
      責任編輯:蘇萊
李克強外訪彰顯中國擇友新標準      [2013-05-29]
李克強笑看德前總理施密特展煙癮      [2013-05-29]
李克強:要大力發展服務業      [2013-05-29]
李克強外交首秀展現「李氏風格」      [2013-05-29]
李克強訪德:中歐應解決貿易摩擦      [2013-05-28]
「李克強版」經改方案釋重要信號      [2013-05-28]
李克強首次出訪彰顯中國成熟外交      [2013-05-28]
李克強結束亞歐四國行乘專機回京      [2013-05-28]
迎李克強來訪 德國政府周末加班      [2013-05-27]
李克強:幫助歐洲就是幫助自己      [20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