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美國航天政策知名專家約翰·勞格斯頓博士表示,美國航天界強烈希望與中國航天合作並尋求合作契機。但一些立法者因不滿中國在其他領域的行為而通過了阻止美中航天合作的相關法律。在該法改變之前,美中航天合作尚無可能性。
據環球時報報道,執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的3名中國航天員20日成功進行太空授課,外界對中國載人航天項目發展的關注熱度提升到了新的層次。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航天大國,美國航天界的專業人士對於中國神十任務以及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怎麼看?他們之前的經驗是否會對中國的載人航天進程具有一些借鑒意義?未來中美之間是否存在著進行空間合作的可能性?兩國的航天器、航天員是否能在太空中實現「對接」?帶著這些問題,記者20日對3位重量級美國航天專家進行了專訪。
記者:中國航天員這次進行的各種太空活動與美國相比大概處於什麼水平?是否像有些人說的那樣還只是很初級的階段?美國航天員在太空中進行過的比較複雜的活動有哪些?主要的難點在什麼地方?
埃利奧特·普勒姆博士(美國航天基金會總裁、曾擔任波音公司副總裁、肯尼迪發射中心新聞發言人及美空軍參謀長顧問等職。美國航天基金會曾將美國2009年度「航天成就獎」授予中國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團隊):中國神舟十號任務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和美國航天項目的漫長歷史相比,中國是在其載人航天項目起始階段就取得了如此偉大的成就。美國在「阿波羅」飛船具備承載3名宇航員能力之前曾通過「水星」和「雙子星」計劃進行了多次飛行試驗。美國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將首位女宇航員送上太空。和美國比,中國航天的發展速度就快得多了。當然,不可否認,美國今天所進行的太空活動比中國更複雜和精細,但我們必須承認,中國航天發展迅速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約翰·勞格斯頓博士(美國航天政策知名專家,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事故調查委員會成員,美宇航局顧問委員會成員,美國空間政策研究院前院長):神舟十號相當於40年前蘇聯「聯盟」號飛船項目的水平。迄今,美國航天員已經完成了以「阿波羅」任務為成果的探月工程、完成了135次航天飛機飛行任務、完成了5次修復「哈勃」太空望遠鏡的飛行任務並在軌組建了很大的國際空間站。
焦立中博士(第一位太空行走的美國華裔宇航員):我不認為中國處於很初級的階段。我認為神十正在執行的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無疑證明它是偉大的。它表明神十較之神九已經增加了操作的複雜性。
記者:對於航天員而言,太空生活最主要的挑戰是什麼?這次中國航天員將在軌飛行15天,已經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單次最長在軌時間,長時間在太空生活還需要注意些什麼?中國這次的垃圾處理採用增加垃圾袋密封的方式,美國航天員在這方面有什麼好方法?在空間狹小的艙內,在保證男女航天員的個人隱私方面美國有什麼經驗?
埃利奧特·普勒姆博士:我認為駐紮太空,航天員將會面臨來自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挑戰。生活在一個與他人共存的相當局限的空間中是挑戰,特別是你不能隨意避開他人進行漫步。這是太空探索的嚴酷性,而太空探索的紀律和規則對宇航員的行為規範大有幫助。在太空中,我們要做的事情太多,因而需要明確和規範每個宇航員的責任和指令,這樣可幫助他們更有秩序地安排太空生活、減少機組成員間的緊張情緒。但是,即使是在國際空間站中,空間也是有限的,隱私也是相對的,與地面上不可同日而語。你帶到太空中的每盎司物品都極其昂貴,因而,回收和再利用你能用的一切是非常重要的。
約翰勞·格斯頓博士:航天飛機也只容許15-16天的飛行。要在太空逗留更長的時間,美國的唯一經驗是長期駐紮在空間站上。對於長期生活在太空會對人身體產生影響這個問題,我們也還在探索和學習中。如何保持身體的良好狀態恐怕是航天員面臨的最大挑戰了,這需要進行大量的鍛煉。
焦立中博士:我想食物、水和氧氣不是問題,堅持鍛煉對航天員保持太空中的健康至關重要。密封式處理垃圾是個不錯的方法。美國航天員對於隱私問題的理解是:給予女航天員一個處理她們隱私的空間。
記者:您認為神十任務中,最大的亮點在什麼地方?中國航天員進行了天地授課,美國此前也進行過類似的太空教學,進行這類太空教學依靠什麼技術?有什麼經驗可以傳遞給中國航天員?
約翰·勞格斯頓博士:我認為,神舟十號最大的亮點是太空授課,它具有強大的教育作用和正能量輸入。神十是中國首次進行太空授課,而美國太空教育可謂歷史悠久,如今美國宇航員每次登上國際空間站都會對地面上的學校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授課。
焦立中博士:神舟十號最大的亮點是在進行交會對接中所展示的操作的複雜性。
埃利奧特·普勒姆博士:我認為最大的亮點是神十對地球上人們的激勵。當然,中國人身受鼓舞並為此感到自豪和驕傲,神十對於中國人來說具有強大的凝聚作用。對於其他國家的人們來說, 神十仍具有激勵作用,他們看到了中國的航天科技有益於全人類。
記者:有報道稱,國際空間站2020年即將達到設計壽命,未來美國航天員利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活動的前景如何?以美國航天員的太空經驗,中國空間站在哪些方面還需要改進才能更好地適應他國航天員的生活?
埃利奧特·普勒姆博士:一切皆有可能。但我在此更願預測未來將會有可充氣的或可展開的容量更大的太空站的出現。美國商業公司經驗日益豐富,他們將或載人或載貨的太空艙送入太空並往返於國際空間站,我認為屆時由美國商業公司研發的地球低軌道空間設施勢將帶動政府和私有承租人更多的融合。中國將有可能介入到這樣的商業活動中。
約翰·勞格斯頓博士:國際空間站最早的退役時間為2020年,其壽命還可延長至2028年。天宮一號即將退役, 中國新天宮需要更大的空間和相兼容的對接機制。
焦立中博士:國際空間站將於2020年退役。我堅信國際空間站會擴大國際合作夥伴的範圍,將中國吸納進去。中國應加入國際空間站,美國應引領未來的探索項目。對美國來說,加入未來的中國天宮項目會是件有趣的事情。這樣的合作將會改進中美兩國的關係,就像當年美蘇太空合作改進了兩國關係一樣。
記者:女航天員在參加航天選拔和太空生活時,需要比男性克服哪些方面的額外困難?外界報道往往會提到女性航天員面臨很多困難,包括生育問題等。美國航天員如何看待女性在航天事業中的定位,認為女性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特殊性在什麼地方?
埃利奧特·普勒姆博士:我認為,對於男女航天員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適應在微重力下的生活。太空面臨強輻射的挑戰,但長期的失重會導致人的身體產生重大改變——從脊柱的伸長到骨骼和肌肉量的退化。人在太空是平等的——例如一個90磅的人能像職業運動員和體育健將一樣搬動一個300 磅的箱子;所以從這方面來說,太空是一個偉大的均衡器。
約翰·勞格斯頓博士:現今已有近50名美歐日俄的女航天員上過太空,應該說,她們均未因為性別出現過情況。
焦立中博士:鍛煉會幫助航天員緩解很多副作用,但不同的個體也會面臨不同的身體反應。
記者:未來中美載人航天合作的可能性有多大?
埃利奧特·普勒姆博士:我認為美中學習在太空領域進行合作非常重要。不幸的是,當前,由於政治原因,阻擋了兩國在這一重要領域攜手共進。這與當年美蘇「阿波羅」和「聯盟」號的情形相近,但美蘇後來衝破重圍在太空領域進行了成功合作。所以,我希望我們能夠建立互信,學習在太空領域攜手合作。我認為在這方面,航天基金會可以起到保持兩國接觸、保證兩國航天界公開對話、增進相互理解和友誼的作用。
約翰·勞格斯頓博士:美國航天界強烈希望與中國航天合作並尋求合作契機。但我們的一些立法者因不滿中國在其他領域的行為而通過了阻止美中航天合作的相關法律。在該法改變之前,美中航天合作尚無可能性。
焦立中博士:我強烈堅信美中應進行太空合作。不幸的是,美國國會的情緒受到幾個持孤立主義觀點的議員負面聲音的影響,使合作成為當前不可能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