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人民日報再發文譴責美國「稜鏡門」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6-28]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人民日報海外版6月28日發表文章譴責「稜鏡門」,全文如下:

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僱員、尖端國家機密、政府非法監控個人信息、爆料與逃亡、特工系統的官僚和謊言、全球緝拿、世界關注……

這部看上去像是好萊塢巨製的「諜戰大片」,正在現實中緊張上演。6月初,「主角」斯諾登對政府包括「稜鏡」在內的多個情報監視項目的曝光,讓一直號稱「自由、民主」的美國深陷「稜鏡門」醜聞,顏面掃地。

目前,「稜鏡門」事件仍處於持續發酵中。據報道,在香港停留數周後,過完30歲生日的斯諾登於6月23日飛往莫斯科,並預訂了24日從莫斯科飛赴古巴的機票。不過,斯諾登並未按期出現在飛往古巴的航班上,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6日則表示斯諾登目前仍停留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的中轉區。一時,關於斯諾登的去向引發了多方猜想。

著名軍事專家、國防大學教授李莉表示,不管斯諾登下一步到哪個國家,是否曝出進一步的內幕,「稜鏡門」事件遠未結束。

全球監控,美行為招各方聲討

2013年6月5日、6日,前中情局(CIA)職員愛德華·斯諾登先後通過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曝光了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一項絕密電子監聽計劃——稜鏡計劃(PRISM)。

據曝光的文件透露,該計劃自2007年起開始實施,監視範圍很廣,電郵、即時消息、視頻、照片、存儲數據、語音聊天、文件傳輸、視頻會議、登錄時間和社交網絡資料的細節都在監控之列。通過該項目,美國國家安全局甚至可以實時監控一個人正在進行的網絡搜索內容。

更令人震驚的是,任何在美國以外地區使用參與計劃公司服務的客戶,或是任何與國外人士通信的美國公民,都在監聽之列。微軟、雅虎、谷歌、蘋果等九大網絡巨頭都涉及其中。

「稜鏡門」事件一經報出,全球嘩然。在美國國內也引發軒然大波。2012年總統大選的獨立候選人羅恩·保羅稱,這是「蓄意破壞憲法的行為」。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已向法院提交訴訟,控告聯邦政府監聽公民電話是違憲的,並要求制止政府的監聽行為。

儘管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基思·亞歷山大辯稱,秘密監控是反恐需要,並稱該計劃曾幫助政府成功挫敗了數十次恐怖襲擊陰謀。然而,不斷曝光的機密信息令美當局的辯解愈發蒼白。

對美國的全球監控行為,自認為是「美國親密夥伴」的歐洲國家大為惱火。德國和歐盟官員就此提出投訴。德國總理默克爾對監控事件表達不滿,要求奧巴馬訪問德國時繼續澄清此事。歐盟主管司法事務的官員瑞丁致函美國司法部長,稱擔心美國已取得歐洲國家公民的大量個人信息,要求美方作出說明。德國司法部長施納倫貝格爾對「過度的通信監視行為」感到「震驚」,批評美國大範圍從事網絡監控的做法「令人擔憂」,並稱反恐不能成為美國政府為自己行為辯護的理由。。

中國也在美的監控之列。據斯諾登透露,美針對內地及香港的此類行動數以百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方應「給國際社會一個必要的解釋」,並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交涉。

雙重標準,「面具帝國」揭下虛偽面具

「稜鏡門」醜聞,不僅招致全球的聲討與抗議,也讓美國這個向來宣揚互聯網自由和網絡安全的國家,在世界輿論面前顏面掃地,自己可以做、別人不能做的「雙重標準」下的「美式虛偽」更是昭然若揭。

自克林頓政府以來,美國歷屆政府的高官都在公開場合倡導網絡自由。奧巴馬政府更是將互聯網自由作為核心外交政策之一,前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曾連續兩年就這一議題發表公開演講,指責其他國家限制互聯網自由的做法。

斯諾登表示,披露事件就是為了揭露美國政府的虛偽。美國政府聲稱並沒有像對立國家那樣監聽普通公民,但它不但這樣做,而且還害怕被民眾知道,不惜利用外交恐嚇等各種手段,來防止消息外洩。

牛津互聯網學院學者、牛津大學網絡安全中心副總監伊恩·布朗直言:「美國是全球互聯網自由運動首要倡議者,這件事情顯示了它在這個議題上的虛偽,也嚴重影響了這場運動的聲譽。」在網絡上,「稜鏡門」也引發熱議。據不完全統計,在新浪和騰訊等網站上,網民發送和評論的微博數量已高達350多萬條。人們的觀點很一致——同情斯諾登,指責美國政府虛偽,並對美國標榜的所謂「民主」感到失望。

「斯諾登揭穿了美國的畫皮。」網友「女俠莫筱婷」說道,「美國是一個高喊自由民主法治人權而骨子裡反其道而行之的、虛偽的流氓國家。」

在全球不遺餘力推銷所謂「網絡自由」的價值觀外,美國還一直聲稱受到他國的網絡攻擊。伊朗、俄羅斯、中國等國屢屢「中槍」。

而事實上,不僅美國一直沒有確鑿證據證明中國的某個人、公司或團體對美國進行特定攻擊,相反,中國遭到的大量網絡攻擊的源頭恰恰來自美國。

據斯諾登透露,自2009年以來,美國國家安全局一直從事侵入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電腦系統。美國對中國數家主要電信公司發動過密集的攻擊,以獲取短信,同時還曾持續攻擊清華大學的主幹網絡。在一天時間內,美國曾入侵至少63台清華大學的電腦和服務器。

「『稜鏡門』曝光,令一向以網絡安全受害者、道德高地佔據者、民主自由標榜者自詡的美國,徹底被扯下偽裝,露出賊喊捉賊的虛偽面目。」海南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許森表示,「美國向來喜歡扮演網絡世界的受害者,但事實上,它才是世界最大的黑客。」

冰山一角,「稜鏡門」背後的網絡戰圖謀

事實上,「稜鏡門」只是揭開了美國謀求掌握全球網絡戰爭決勝權的冰山一角。近年來,在不斷指責他國發起對美網絡攻擊的同時,美國的網絡作戰力量卻在不斷增強。

早在2002年,美國就組建了「網絡作戰聯合職能司令部」。2010年,「網絡作戰聯合職能司令部」規模約1000人,預算1.2億美元。2013年,該司令部將擴編到近5000人,年度預算將達34億美元。據國外軍事專家評估,目前美國的「網軍」已超過10萬人,其規模相當於8個101空中突擊師。

在擴建網軍的同時,美國還利用互聯網對他國進行政治干預,鞏固其全球霸權地位。2009年伊朗大選前後的大規模流血衝突、2011年埃及革命等事件的背後,都有著美國利用網絡滲透干預的身影。

美國任意妄為的底氣,源於其在當今全球互聯網的「霸主」地位。美國不但在信息技術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還掌控著全球大部分互聯網資源和關鍵基礎設施,全球13台根服務器,有10台在美國。美國不僅擁有網絡域名的專控權和否決權,還擁有世界互聯網高速公路的主幹線,任何國家和地區的支幹線間的通信都要經過美國的主線。

從安全角度看,在緊急情況下,美國可以控制任何支幹線的「交通」,理論上可以拒絕任何人訪問互聯網。如果美國想在信息技術方面懲罰哪個國家,只要在互聯網網址上刪去目前代表該國的域名,該國就將成為國際主幹網的看客。

此外,全球計算機用戶多數在使用有美國背景的公司研發的操作系統;全球IT企業製造的網絡設備和相關係統,其核心器件和關鍵程序多與美國背景的公司有所牽連。

在稜鏡計劃中,美國正是依靠微軟、谷歌網絡巨頭,獲取個人用戶信息和通訊信息。雖然這些公司都急於撇清自己與稜鏡計劃的關係,聲稱沒有介入攻擊和窺視,但在李莉看來,這只是單方面的表達,究竟介入到什麼程度,需要進一步的證據。

「這個情況說明,美國實際具備這樣的技術基礎,利用自己分佈全球的大公司進行滲透,包括對於路由器的截獲、攻擊。」李莉表示,「它不是單一電腦的攻擊,我們不能理解為是單一黑客的行動,這是美國政府有組織的官方行動。」

斯諾登曝光美國發起的全球範圍內的網絡攻擊行動超過6.1萬項,按照李莉的估計,相當於幾十億台的電腦都在美國的攻擊和掌控之下。這一數字,足以讓各國震驚。

自主可控,增進國家網絡安全的必由之路

網絡無國界,但安全和利益有國界。「稜鏡門」事件還在持續發酵。英國《衛報》21日披露,英國情報機構也曾有過類似的監控行為。

另據報道,斯諾登爆料稱曾持續受到美國攻擊的清華大學,是內地的六大骨幹網之一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的所在地。數以百萬計的中國公民的互聯網數據都可從中挖掘。斯諾登還透露,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思科路由器監控中國網絡和電腦。一時輿論嘩然,引發了對國家信息安全的思考和擔憂。

據瞭解,與美政府和軍方保持著密切關係的思科參與了中國大量大型網絡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海關、金融等諸多要害部門的網絡建設,以及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基礎建設。

IBM、英特爾、谷歌、微軟、蘋果等美國巨頭在中國的IT相關領域中也同樣佔據了相當份額,並積極佈局進軍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領域。「所有依附於其他國家的信息產業是不牢靠、不安全的。」李莉呼籲:「我們一定要有自己自主的路由器,包括相關的信息產業,包括芯片,沒有這個自己的國家安全是沒有辦法建立的,相當於建立在一片散沙的基礎之上。」

事實上,這一問題已引起重視。去年10月,中國聯通完成了169骨幹網江蘇無錫節點核心集群路由器的搬遷工程,這是中國通信業界首個思科集群路由器的搬遷工程。

「用自主可控的國產軟硬件和服務來替代進口,這是從根本上提升中國網絡空間的防護能力的一個關鍵舉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倪光南對本報表示,「這當然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首先應當確立這樣的目標,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地付諸實施。」在倪光南看來,這方面,我國用自主可控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逐步替代GPS就是一個範例。

倪光南建議,國家應在公共採購等方面出台一些支持措施,同時利用網絡改造和升級的機會,實現替代。

倪光南直言,與發達國家相比,在重視信息安全方面我國還是有相當差距。「我們往往有時把信息安全作為一個技術部門去管,美國則制定了一個網絡空間的國際戰略。」

我國近年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積極扶持和鼓勵互聯網的發展,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處追隨者的位置。在騰訊CEO馬化騰看來,我國這些政策缺少對互聯網戰略地位的關注。在今年兩會上,作為人大代表的馬化騰建議,國家應制定和實施互聯網戰略,將互聯網作為戰略性產業支持,扶持民族互聯網產業發展。

「長期以來,國際網絡規則和秩序是由美國人創製的。」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副主任趙可金表示,「『稜鏡門』暴露出互聯網被美國一家壟斷的嚴重缺陷,有必要加強國際合作,通過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制定有規則、有執行、有監督的國際網絡管理法,這才是真正解決斯諾登事件的治本之策。」

中國政府也一直強調通過對話和合作構建安全的網絡空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希望通過對話溝通,增進瞭解信任,加強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

      責任編輯:glory
國防部:稜鏡門折射有關國家虛偽      [2013-06-27]
專家談稜鏡門:美國沒少害中國      [2013-06-26]
美國稱追緝斯諾登直到天涯海角      [2013-06-24]
稜鏡門爆料人斯諾登已抵莫斯科      [2013-06-23]
李開復:推開稜鏡門進入網絡1984      [2013-06-22]
谷歌抗議美國發「稜鏡門」禁言令      [2013-06-19]
奧巴馬首次為稜鏡門辯護:或引渡斯諾登      [2013-06-18]
美情報人士:斯諾登洩密僅是開始      [2013-06-18]
思科捲入稜鏡門 參建中國所有軍政網      [2013-06-17]
港議員呼美盡快澄清稜鏡門事件      [201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