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長期以來,在網絡安全領域的議題上,美國總把自己說成「受害者」,不時聳人聽聞地宣稱受到別國的網絡攻擊。
據新華社報道,「稜鏡門」爆料人斯諾登6月初陸續透露,多年來,美國通過「稜鏡」項目等在國內外持續監視互聯網活動和通信運營商用戶信息。德國《明鏡》週刊近日刊登從斯諾登處獲得的「頂級絕密文件」顯示,美國長期對歐盟機構和歐盟多個成員國進行監聽和網絡滲透。
作為目前世界上唯一公開承認正對別國採取網絡戰行動的國家,美國曾利用「震網」蠕蟲病毒攻擊所謂敵對國家伊朗的鈾濃縮設備,如今監聽到了最鐵桿的歐盟盟友頭上。從事全球政治風險研究和咨詢的歐亞集團總裁伊恩•佈雷默認為,「稜鏡」折射出了美國的言行不一,而這類表現並不只局限於互聯網領域。
「稜鏡門」發生後,歐盟及其主要成員國紛紛要求美國盡快做出全面解釋,顯然這種行為已開始損害美歐之間的戰略信任。
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1日晚發表聲明,要求美國立即徹查有關國家安全局對歐盟機構實施竊聽和監控的報道,並要求美方作出解釋。德國政府發言人賽貝特則表示,信任是合作的基礎,而「監聽朋友不可接受,行不通」。
「稜鏡」項目是對包括美國在內的諸多國家公民基本權利的侵犯,但時至今日,美國未見一句道歉,反而反覆為自己辯護,百般遮掩。
不過,這套混淆視聽的把戲恐怕難以取信於人。正如德國混沌電腦俱樂部發言人康斯坦策•庫爾茨對《法蘭克福匯報》所說︰「鑒於(美國)每月截獲的龐大數據量,反正只有最幼稚的人才會相信『稜鏡』真是為了反恐。」
眾所周知,美國在網絡領域的實力首屈一指,其圖謀網絡霸權也不是秘密。然而近年來,美國仍打著「網絡威脅論」的旗號不斷擴編網軍——「稜鏡門」掀掉了這塊遮羞布,明白無誤地向人們顯示,潮水退後,美國才是真正的「裸泳者」。美國在網絡監聽方面的所作所為,對其國際信譽不啻於沉重一擊。
目前,網絡空間已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後的「第五空間」,國家安全的範圍已從傳統的領土、領海、領空擴大到了「信息邊疆」,網絡安全問題已成為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安全關切。為長遠計,國際社會應加強合作,盡早制訂網絡行為規則,建設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而美國為一己之私在互聯網上恣意妄為必不見容於國際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