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毛澤東120周年誕辰將近,新華網7月11日發文《洛塔:一個毛澤東時代農業典型的變遷》,稱讚上世紀70年代「農業學大寨」的先進地區湖南洛塔鄉,稱其為毛澤東時代的成功典範。
新華網稱,「農業學大寨」運動一直持續到文化大革命結束。改革開放初期,以鄧小平為領導的中共中央,曾對運動中一些地方政府追求形式、浪費勞力的現象進行過反思、總結。
全文摘編如下:
距北京將近2000公里路程的湘西北土家族鄉村洛塔,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佈區。毛澤東主政的年代,村民們與石頭山做抗爭,堵河引水、開山造田,成為當時「農業學大寨」運動的典型。
如今,這些遍佈全鄉奇形怪狀的石山已經被開闢為烏龍山國家地質公園洛塔園區,「洛塔石林」成為遠近聞名的一道景觀,吸引了不少背包客和驢友前來一睹風采。
洛塔鄉位於海拔一千多米的武陵山脈深處,隸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受喀斯特地貌影響,洛塔鄉「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農作物唯一的灌溉途徑是天上的雨水,老百姓過著「靠天吃飯」的窮苦日子。
上世紀60年代,中國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運動。洛塔人民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創業精神,下天坑、堵陰河、鑿山為渠,引水造田,稻田面積和糧食總產分別增長4倍、5倍。
土生土長的村民楊明榮說,以前父輩每天的工作就是開山造田。「小時候每天吃玉米和土豆充飢,大米飯是很稀奇的。現在主糧是大米。」
與當年「下天坑」,「堵陰河」的豪氣和榮耀相比,如今的洛塔鄉顯得寧靜而安詳。村民集中居住在一條狹長的街道兩邊,大多是留守鄉村的老人和孩子。年輕的洛塔鄉黨委書記黎敏說,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如今村民的主要收入來自於外出打工和種植烤煙。
「當年農業學大寨,解決了口糧問題,村民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如今鄉里開展土地流轉,搞農業開發,種百合、烤煙、藥材和金銀花,農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黎敏說。
保護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洛塔鄉當前面臨的首要任務。黎敏說,由於退耕還林,當時造的梯田只剩下三分之一,山上一些新種的樹林部分是世界銀行貸款和德國援助的造林項目。
在洛塔鄉清潔整齊的街道上,隨處可見「發揚洛塔精神,城鄉同建同治」的標語。洛塔近七萬畝的林場,已成為湖南省面積最小的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的「寶物」是三棵兩千多年的古水杉樹,當時村組長拚死保護阻止砍伐才逃過一劫。
已進入耄耋之年的鄒序武,八個孩子都在外打工,每年子女們都會不定時回家探望老人。
「現在生活條件比以前學大寨的時候好多了,衣食住行都好,油鹽醬醋茶都不缺,說明當時的艱苦是值得的。但是記得這段歷史的人不多了,現在的人少了幾分當年的艱苦奮鬥精神。」鄒序武老人坐在「洛塔精神展覽館」門口,身子板還像當年那樣筆直堅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