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1日晚在自民黨總部的開票中心為當選議員貼花。 【文匯網訊】贏得參院大選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放言要推行「強有力外交」,25日起,他將出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三國。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訪菲之行,預計安倍此行將對菲提供援助,圖謀拉攏其共同制衡中國。但正如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所說,日本政客想借助「價值觀外交」包圍中國是不可行的,只能使日本自身更為孤立。日本與中韓等鄰國的外交僵局難解,並繼續以錯誤言行激化矛盾,引發各方擔憂。
選舉大勝安倍欲推「強有力外交」 忙於拉攏盟友
據中新網報道,安倍領導的自民黨與執政盟友公明黨在7月21日參院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終結了「扭曲國會」局面,使得安倍事實上成為日本六年來首位掌握國會參眾兩院大權的首相,也為其執政進入穩定期打下了基礎。
安倍在選舉後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說:「要專心、強有力地推進政策實施,展開強有力的外交,我希望向世界展示出日本的存在感」,強調了他要恢復經濟和致力於外交事務的決心。
據報道,安倍7月25日起出訪東南亞,將與新、馬、菲三國首腦就促進經濟和安全領域合作進行確認。這距離他贏得參院大選僅有4天時間。可以看出,安倍急於在外圍「找夥伴」,繞開當前與中、韓等鄰國的外交僵局。
在與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會談中,安倍將闡述安倍政府經濟政策,以及日本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上的立場。安倍還計劃在新加坡與美國副總統拜登進行會談,擬與拜登就加強日美關係進行確認,並重申日方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
在訪菲期間,安倍將會晤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菲外交部表示,兩人將「討論雙邊合作及地區問題,並進一步推動菲日兩國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安倍已表示有意向菲海岸警衛隊提供巡邏船。共同社此前報道稱,菲律賓去年曾要求日方提供10艘巡邏船。日本可能有意通過幫助菲律賓加強海上警力,以制衡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等「海洋活動」日趨頻繁的中國。
分析稱,安倍今年上半年先後出訪東盟三國、東歐,四處「兜售」「價值觀外交」,卻難消各方戒心,連連碰壁,「圍堵」中國想法落空。而且,上半年中韓、中美間關係深化,也讓日本大為緊張,擔憂遭到孤立。因此,此次安倍將在新加坡與美國副總統拜登會面,強調日美同盟重要性。
對於安倍此次出馬「再戰」,專家解讀稱,日本試圖再三確認日美關係,並拉攏周邊國家,實際是顯示出自身的不自信。不過,由於日菲都與中國有領土爭端,兩國「沆瀣一氣」、聯手制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與中韓關係惡化 鄰國外交僵局難轉圜
日本參院選舉前後,在中方關注的多個重要問題上,安倍政權沒有「相向而行」,反而頻頻釋放對華強硬信號,加劇中日間的緊張氣氛。
7月22日,中國海警局掛牌成立,引起日媒高度關注。日本TBS電視台、《讀賣新聞》等日媒紛紛報道消息,認為中國設置「超過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大規模海上警察組織」,意在強化在釣魚島附近海上活動。
24日,日媒報道稱,中國海警船隻首次在釣魚島附近巡航;中國預警機飛經沖繩主島與宮古島間公海上空。對於中方維權執法的行動,日本部分輿論認為,「(中國的)活動可能帶來新的摩擦」 ,「自衛隊應當替代海上保安廳在釣魚島執法」等。
然而,實際上就在7月17日,安倍在為參院大選造勢時,曾專程前往距離釣魚島僅100多公里的石垣島和宮古島視察海上警備。分析稱,宮古島與沖繩本島之間的海域是中國海軍進出太平洋的必經之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安倍在視察期間高調發表演說,宣稱日本周邊「安全形勢嚴峻」,將「堅決守護日本的領土、領海和領空」,不在釣魚島問題上「讓步一寸」。
自去年日本一意孤行非法「購買」釣魚島以來,中日關係便跌入低谷。隨著中國海監船隻在釣魚島海域巡航維權常態化,日本預警機監視中國也趨於常態化。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稱,為應對可能進入「日本領空」的中國飛機,今年4至6月日本航空自衛隊戰鬥機緊急升空69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
在7月早些時候出爐的日本2013年度防衛白皮書中,日方還「倒打一耙」,反指中國不斷進入日本「領海」,是引發釣魚島局勢緊繃的根源。據共同社7月9日報道,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在編製白皮書時曾做出指示:「沒有必要為了顧及對方而變得謹慎」。
但在參院大選中獲勝後,安倍轉變節奏,呼籲盡快與中國對話,並強調中日關係「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庚欣指出,應注意安倍的舉動具有「兩面性」,長期執政才是安倍及自民黨政權的訴求,穩定國內局勢後,在外交問題上安倍更容易放手去做。
庚欣認為,在當下日本面對的國際格局中,維持與中韓的良性關係,對於安倍的長期執政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但是,由於近期日本政客圍繞參拜靖國神社、慰安婦等歷史觀問題頻繁出現錯誤言行,以及釣魚島、獨島爭端激化,日本與中、韓關係均惡化,安倍與中韓國家首腦的會談也遲遲未能實現。如日方的錯誤言行和強硬立場繼續,與中韓的對話基礎無法形成,外交僵局不僅難以轉圜,甚至可能激化矛盾,使日本面臨的外交局面更為嚴峻。
修憲、擴軍、改史、爭島 日本或成東北亞「亂源」
此次參院大選翻盤,日本政治出現新生態,使得安倍政府更為自信。分析稱,安倍已成為近些年來最具權力的日本領導人之一。掙脫在野黨束縛「韁繩」的安倍,忙於修憲、擴軍、改史、爭島,是否會帶領日本徹底「右轉」?無論盟友還是對手,日本國內外的政治人士已經表達了他們的憂慮。
安倍執政盟友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多次強調,中韓兩國都在關注安倍的行動,作為首相,安倍應考慮各方,明智應對。他要求安倍不要在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平曾批評安倍公開挑起與中韓的矛盾。他說,日本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首相安倍也拒絕承認(在二戰中的)侵略行徑,他們想借助「價值觀外交」來包圍中國,但無法做到孤立中國,反而會讓日本自身更加孤立。鳩山認為,安倍政府改變其亞洲政策已迫在眉睫,日本應以史為鑒,和其他亞洲國家合作發展。
曾就日本侵略表示反省和道歉的「村山談話」發表人、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也批判稱,安倍此前表示要修改「村山談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擺脫「戰後體制」,而此舉不僅將使日本失去政治信譽,也是背叛歷代自民黨政權的行為。
日本生活黨黨首小澤一郎則批評安倍的國家觀「偏離正道」,認為「安倍右傾的政治姿態會使日本失去國際社會的信賴,也會在國內招致混亂」。
日本《朝日新聞》指出,安倍展開「價值觀外交」的做法令人擔憂。希望日本政府能不以敵友來區分,而在充分考慮各個國家所處的複雜立場上,慎重地開展外交活動。
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羅素表示,美國認為用「和平而深思熟慮的方式處理問題至關重要」,敦促日本改善與中韓關係。美國輿論也對安倍動向頗為關注,《紐約時報》文章稱,嘗試修改憲法讓日本保持正規軍而不是自衛隊,將讓地區安全架構發生巨變。《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日本邁向軍事復活》的長文,則點明了日本謀求增強軍力的動機和進展。文章稱,日本謀求推動民族主義的任何步驟,都可能導致日本與中、韓的緊張關係惡化。
美國《僑報》指出,安倍政府決議以民意實現右翼政治理想的「正當性」。但若走得太遠——如擺脫「戰後體制」的步伐觸動了美國的利益底線,安倍的自信就會付出代價,使日本成為東北亞的「公敵」,甚至變成東北亞的「亂源」。 |